第303章 武皇的四項創舉(2 / 4)

“朕還記得,當年改貢舉制度的時候,先帝還說過一句話:‘期乎來日,朝臣中士族、勳貴出身者,哪怕以蔭位得官,卻也覺不由貢舉入仕,終不為美。’”

如今許多年過去了。

這句話已經基本算是實現了。

朝堂上已經形成了‘貢舉進士’考出來的官,含金量更高,也更容易升官的認知。

因而朝上走貢舉出身的官員,確實是越來越多了。

多有世家勳貴的後代,哪怕父祖爭氣,能夠庇廕給他一個蔭封官,還是會選擇去搏一搏科舉,實在不行再‘繼承家業’。

但……

貢舉在朝堂上越來越重要,也就催生了一個新問題:貢舉進士的含金量高,世家名門都越發重視——但他們重視的方式,也不光是督促家中子弟刻苦勤學,爭取考個好名次。

他們還很重視搞搞歪門邪道,透過各種賄賂考官,來給自家兒孫弄個好的貢舉名次。

聖神皇帝略蹙眉,帝王之威展露無遺。

“朕也知人情之事最難推脫——考官也在朝為官,若是上峰、交好同僚,亦或是姻親舊故,將子孫的姓名託付過來,考官難免要容情一二。”

“考卷上需寫明詳細籍貫,姓名,甚至父祖姓名,原是為了怕貢舉考子眾多,若有重名者會混了文卷。”

“既如此,自今歲貢舉起,學子需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1]

看不到是誰,作弊走人情給名次的難度自然極大地提升。

糊名法,自此而起!

此法一出,後世無論如何改朝換代,都歷代延用此制!直至姜握來到這裡之前的時代,亦是如此。

看著這幾l個字,她不由就想起,自己小時候第一次參加考試,見需要側過試卷來寫名字,回家還問過父母。

媽媽告訴她,這是為了到時候把試卷上的名字一起裝訂覆蓋起來,閱卷老師看不到具體是哪位學生的名字,能夠更公平的來閱卷。

彼時的她年幼,還沒有開始上歷史課,根本還不瞭解武皇其人,其事。

但其實在那時就……姜握想,她親身體會到陛下留下來的傳承,其實比她知道預想中的,又要早很多年啊。

*

姜握看向第二張竹紙,亦是千載延續的一項科舉制度:殿試!

聖神皇帝從開著的窗戶,望向外面巍峨宮殿。

“今歲十月,各州縣的貢舉考子,皆要入神都洛陽備考。”

“待考卷之後,朕要親自策問貢士於殿上!”[2]

不只是看著禮部呈上來的名單。

她要去親眼看看這天下的人才,親自考一考這些人,選出合乎其用的人才。

聖神皇帝道:“自此後,這天下之才,盡是天子門生了!”

自今歲起貢舉出身做官之人,不再只是禮部官員們選出來的人了。而是她這個皇帝親自一個個拔選出來的。

士為知己者死。這便是道理。

就如同姜握興辦的學校一樣,從此後,那些從【高等學校】裡深造出來的官員,也都是她這位校長的‘學生’。

自此,天地君親師,皇帝不只佔了君的忠,更佔了師長的尊。孝親尊師,乃天地之道。

*

姜握翻到了第三張竹紙。

“朕還記得當年,你於稷下學宮辦的詩會。”

姜握頷首:其實,武皇一直很愛詩文。在數十年前的掖庭,武皇就提過駱賓王的少兒之作《鵝》。姜握甚至還記得,那晚她們的主菜正是一道燒鵝。

彼時還是媚孃的武皇就感嘆過:七歲就有如此之作,不知將來他能做出什麼樣的華彩文章詩篇來。

此時不光姜握想起舊事與陛下的舊日話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