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麵條(1 / 2)

在趙晨星製作的過程中,將藥材分成三份,先後加了進去。

第一次放進去的藥材,是用來蒸煮析出竹子內部的雜質和膠體。

第二次放進去的藥材才是真正軟化竹纖維的物質。

第三次放講去的藥材則是一些附在竹纖維上,防水的物質,用它們蒸煮出來的竹纖維,只要幹過一回,便不會再滲透進水分,而變形……

而在完成這三部加料的高壓蒸煮之後,那些去除了雜質的竹子,便也在藥材的作用下只剩下了軟化的竹絲。

這些竹纖維,因為包含水分的原因,所以就好像泡的麵條一樣又柔又順,隨手一擰,一拉便能將竹片纖維根根分開。

看著分開的竹纖維,光老闆喜出望外,孫小余面代意外,趙晨星自己則快的將那些分開的纖維放進了他先前準備的醫用酒精桶裡。

就這樣,一片片板材在趙晨星的手中變成一束束的竹木纖維。

那些纖維一沾染到趙晨星手下的酒精桶,便如花兒一樣飄散,懸浮了開來。

等到最後,一鍋的竹纖維,都放到了白色清亮的酒精桶中。

來的時候,它們是烏漆嘛黑的竹子截段。

走的時候,它們是一桶如金羊毛一樣的絹絹細絲……

然後,提著這一大桶東西,趙晨星他們又嘩嘩啦啦的離開了這飯館的後廚,只剩下飯館老闆李大磊,望著那三個人遠去的背影。

過了好一會,驚愕的李大磊才開口說道:“原來竹子……真可以做麵條呀……”

……

回到自己的店裡後,趙晨星讓大家把那盛放著竹纖維的酒精桶放下。

而後他把雙手伸進酒精桶中,將一些柔韌的竹纖維撈出來,又放進另外一個比較小的酒精桶中,細細的編制繩線……

趙晨星編的繩子是九九制的繩索。

先將三股纖維編成一股小繩,然後再將三股小繩編成一股中繩,最後再將三股中繩編成一個桶匝。

這個編竄的過程,幾乎都是在酒精的浸泡中完成的。

而孫小余看著這些,便不解的向趙晨星問道:“師,師父,為啥你編這繩索,要始終泡在酒水裡?”

對問,趙晨星迴答道:“這叫'酒幹法',用來置換竹繩裡的水分……”

原來,在用竹子纖維製作繩索的過程中,最難的一步便是將水分置換出來。

要知道,竹纖維在有水分的時候,是柔軟而異變的,適合編制。

而一旦失去水分,就會變得乾燥而堅硬。

同時,如果編製成竹繩後,裡面的水分不能快蒸的話,那麼竹繩索裡的殘餘水分便會日久生黴,進而導致崩壞。

因此,編制“諸葛藤”這種獨特竹繩的最重要技術便是要在一邊編制的過程中,一邊用“酒幹法”,將竹纖維的水分置換出來。

說到酒幹法,趙晨星又不得不提起酒精的性質。

酒精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和水份無線溶解置換的有機質。

它不會傷到竹子的纖維,而且又可以把纖維裡的水分引誘置換出來。

而且,酒精具有強揮性,等趙晨星完成桶匝的製作後,它們會在一兩個鐘頭之內徹底揮殆盡,快而不傷竹製的桶匝定型,收緊……

趙晨星在解釋完的時候,他用“九股繩”編出來的,第一個桶匝便製作完畢了。

這桶匝編出來的樣子,有點兒像女人的麻花辮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