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巨浪(1 / 2)

卡維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快完成了擺爛流水賬式彙報,看著說了全過程,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這種做法深深刺激了那些外科醫生們的神經。

就算是醫學院裡脾氣最臭的解剖學教授,在面對那些麻煩學生的時候也沒這麼說話的。何況站在卡維面前的還是在手術劇場深耕那麼多年的主任級醫生,彙報的還是壓臺手術,怎麼可以這麼糊弄人?

你倒是把細節說清楚啊!

“完了?”

“完了。”卡維兩手一攤,“本來就不是什麼拿得出手的手術,實在是瓦特曼院長抬愛才把我放到了這個位置。大家如果有問題就問,沒問題就散了吧,我看大家忙了一天也挺累的。”

這麼一說,搞得臺下那些醫生非常鬱悶。

要是放在從前,高高在上的他們哪能忍受這樣的屈辱,如果場內有年輕人如此胡鬧肯定會惹來巨大的非議。輕則被噴下演講臺,重則直接轟出學院會場。

其實一開始他們就是這麼打算的。

一個平平無奇的伐木工,偶然機會下進了市立總醫院工作,又在伊格納茨的提點中機緣巧合地做成了一兩臺手術。

小市民會在看完報道之後稱他為百年一遇的外科天才,年輕的外科醫生們也許會羨慕他的手術天賦,但已經有了些許成就的主任級醫生們的感覺就不同了。

作為前浪的他們雖然也會羨慕後浪,可這後浪來的也太猛了都快成巨浪了,或許還沒到沙灘就能把他們吞個乾淨。

因此,羨慕很快就轉變為了嫉妒。

有些是嫉妒卡維完成了複雜的手術,而有些則要更神學一些,嫉妒他深受天主的照顧。

當然這兩臺手術都是客觀存在的,過程近乎完美,作為資深外科醫生們沒可能錯過。但他們的目的並不純粹,除了學習一些細節處理之外,肯定還夾帶了一些質疑的眼光。

只可惜卡維剛才拿出的貴族證明悄悄埋下了種子,潛移默化下把他們的這種想法全壓在了心底......

外科學院的例會不是喝酒吃席,同僚之間聊天說笑,而是在於交流和學習。早上那些新風向也就看個新鮮,真正吸引他們的還是下午的手術彙報。

彙報的前半段乾貨不多,許多醫生都是選擇性無視,因為那些手術他們平時也在做,無非就是成功率和術後恢復的問題,不受他們掌控。後半段就不同了,都是他們很少會去碰的大手術,技術難度直接上了好幾節臺階。

比如鼻成形+下頜骨切除就不是人人能做敢做的,就算真做了也沒有那麼成功的案例。剖宮產按卡維的說法需要依靠縮宮素,闌尾更是靠尋找時的一點點運氣。

這些手術的技術門檻很高,成功率非常低,但至少操作流程他們是知道的,有些還上手做過,只是成功率和膽子不夠而已。

相對的,最後這一臺現場快止血縫合對他們來說就真的是盲區了,別說做,就連看都沒看過。

那幾個去過前線做過軍醫的,戰時也就是待在後方戰地醫院做手術。前線和後方差得太遠,靠戰地馬車送回來時間肯定來不及。遇到嚴重的四肢外傷,他們就得當場截肢,脖子外傷半路就沒了。

而城市更麻煩,沒有急救系統,街道巷口錯綜複雜,不管大小馬路早晚都是高峰期,堵車也是常態。【1】

外部條件如此,嚴重外傷只能在現場等死,醫生也就沒了練手的機會。

有不少人甚至都沒見過頸靜脈破裂的病人,更不知道該怎麼在血流光之前控制住切口,快做縫合。而脖子出現血腫後的環甲膜穿刺,對他們來說更是天方夜譚。

提問都是建立在完整彙報的基礎上做查漏補缺,現在卡維擺明就是不想好好講,丟個答案,連思路也不給讓學生們自己去琢磨。

他們無從問起,想來想去還是得從頭還原整個場景才行。既然是臨場做的急救,那就得有些臨場的感覺才行“能不能描述一下李本先生當時的基本情況?”

“恩......滿地都是血,人身上也是血,恕我詞窮不太好描述。”卡維想了想,還是說道,“如果硬要做比較的話,就和身上擺了幾十條水蛭一起吸血時一個樣子臉色煞白。”

“失血過多?”

這個年代醫生正在為血液多少愁,多了自然要用放血療法,但少了又不行。幾十條水蛭一起用餐顯然是不行的,可想而知當時的李本失血有多麼誇張。

在歷史上就有很多人嘗試過止血,從最早的體表的物理壓迫到後來變為大面積烙鐵沸油,再到現在重回物理壓迫的懷抱,縫線能做到更精確更細緻。

其實就在不遠的未來,當電氣裝置進入醫療,類似烙鐵這樣的止血方式又會重新回到外科醫生的手中。只不過比起中世紀,現代的電刀也能做到更精確更細緻,甚至還能替代掉一部分手術刀的功能。

但四液學說一直都有一個盲點,從來就只有放血,卻沒有輸血。

如果醫生真的判定了病人血液不足,也只能靠調配好的草藥慢慢補血,更直接的輸血一直都是個難題。【2】

卡維現在也沒辦法做輸血,能做的就是在短時間內止住出血,降低死亡風險,而這正是臺下那些醫生最想聽的“卡維醫生,在面對這樣一位傷員時,到處是傷口,到處都在出血,你是如何做判斷的?”

“因為頸部切口很長,出血最多,考慮到頸動脈,我肯定優先檢視頸部傷口。當然在檢視之前,我還得看看大腿的傷口有沒有傷及股動脈。這兩處肯定要比手臂來得重要,需要優先處理。”

卡維簡單的兩句話,在他們聽來就和天書一樣“這......這怎麼檢視?”

“當然翻開了查啊。”

“頸部出血非常嚴重,一旦翻開那還止得住麼?”

經歷過剖宮產的醫生都知道這種出血有多猛,子宮是大範圍不停往外滲,而靜脈本身就和破了的水管子一樣咕嘟咕嘟往外流。他們對止血的觀念還停留在被動觀察和大範圍壓迫,對於精細化的縫合結紮並不熟。

“不翻開怎麼知道破的是動脈還是靜脈,不翻開怎麼知道具體傷到了什麼地方,不翻開怎麼做止血?”卡維一連三問,問得臺下啞口無言,“這裡面就是一個度的問題,翻開一旦看到出血嚴重,需要立刻尋找出血點。”

“然後呢?”

“上下都用鴉喙鉗夾閉住血管,截斷血流。”

“......能不能再說具體一些?”

卡維有些無奈“已經很具體了。”

“卡維醫生,你或許誤會了。我們無法理解的是,你是如何只靠一盞燭燈,在一片溢滿了鮮血的脖子傷口處找到出血點的。要知道傷口雖然有十公分,但並不算太長,你當時可就只有一個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