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天使與惡魔(1 / 3)

腎上腺作為腹腔內的重要臟器,也和別的器官一樣,會出現各種病變。

出現器質性病變並有進一步惡化甚至癌變的可能,或者病變本身已經影響身體激素水平且內科治療效果有限時,現代外科就會進行干預,最常見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切除已經病變的腎上腺。【1】

但腎上腺擔負著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保持正常血壓心率的重要作用,切除尤其是雙側同時切除會帶來許多副作用。

所以雙側腎上腺切除術有極其嚴格的適應症。【2】

一旦接受了腎上腺雙側全切術,術後需要終生服用激素。但單純服藥的補替治療終究是在機械化地提升激素水平,無法與正常腺體分泌的調控能力相比擬。

最明顯的就是調控全身激素的垂體,腎上腺的缺失讓垂體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難以抑制,長期刺激反而會讓垂體生病變。【3】

這時候維持腎上腺水平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應對臟器缺失,外科的辦法一般就是選擇移植。但田鼠太小,做腎上腺血管吻合是不可能的,而且卡維是臨時做的決定,切除腎上腺時也沒保留足夠的血管。

所以這裡只能做單純“種植”,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移植。

不過比起用於對沖雙腎上腺切除後並症的種植術,卡維至少不需要處理腎上腺上的病變組織,直接跳過準備階段,直接就能做。【4】

對於腎上腺組織中仍有可用部分的病人,外科醫生找到了一種能夠做切除後自體種植的辦法。

“麻醉還有一段時間,讓他躺一會兒吧。”卡維拿了一塊蘸滿溫熱生理鹽水的溼紗布蓋在託雷的腹部切口上,說道,“我們先把腎上腺周圍的脂肪剝離乾淨,然後......”

這時,馬蒂克和科赫似乎走進了進實驗大樓。

兩人應該對化學課上的一些內容產生了些不同的意見,還沒開門,極差的隔音效果就把兩人的對話帶進了卡維和薩瓦林的耳朵裡。

“我承認德國化學能力要比奧地利強許多,但那隻停留在了染料研水平。”馬蒂克說道,“但現在奧地利有了亞甲基藍,在染料研上已經有了起色。”

科赫似乎並不在意“我去過那家染料廠,很不幸的是,研出亞甲基藍的那位化學家是英國人,是位德國人的學生。而那位德國人叫奧格斯特·威廉·馮·霍夫曼,現在正在柏林大學擔任化學教授......”

“我知道,接下去你就要說,霍夫曼的老師也是德國人,叫尤斯圖斯·馮·李比希。是提出有機基團理論上了教科書的大老,我肯定認識。”【5】

兩人並排推開了實驗室大門,馬蒂克的反駁還在繼續“但這和亞甲基藍擁有奧地利化學專利沒任何關係。”

“只是其中一種染料而已,又不是......”

話題到此戛然而止,因為兩人現卡維正在實驗室裡。

“卡維先生!”科赫很激動,“您怎麼來了?”

“正好過來做個實驗。”卡維看了兩人一眼,很快收回了視線,“既然你們來了,就一起過來看看吧,手術不需要你們做,但需要了解下實驗目的和內容。”

因為資訊封鎖的原因,剛結束的伯爵夫人手術在普通民眾中的討論度不足,地位沒有剖宮產高。但在醫學界內部,這臺手術出動了現今奧地利最有名的三位外科醫生,做出了好幾種創新,震動是空前的。

科赫只是德國一位還沒畢業的博士生,經驗技術和國籍都不足以讓他登上這種舞臺,但卡維卻還是幫了他。遊學時帶著如此經歷,也能為他將來回國工作鋪好道路。

所以這裡科赫用了尊稱。

卡維倒是沒想過那麼多,因為在已經有尹格納茨做主導的情況下,再找其他病理學專家就會顯得很尷尬。而在年輕醫生中,能做到跟上尹格納茨病理實驗能力的人,也沒幾個。

大家水平相近,自然是人際關係更重要,卡維就挑了貝格特和科赫。

事實也證明,兩人完全有上臺做實驗的能力。

“我這次要研究的是腎上腺。”卡維開門見山,“解剖學上,腎上腺的位置已經明確了,包括周圍組織和血管。現在要研究的是它的功能,也就是它存在於人和動物體內的意義。”

“好大的課題......”

“方法就是切除腺體後觀察田鼠的日常生活,這兩個就是田鼠身上的腎上腺。”卡維晃著燒杯說道。

“好小的腎上腺......”

兩人大致瞭解了接下去的實驗專案,但疑問也跟著產生了“既然已經切掉了腎上腺,為什麼切口還敞開著?”

這麼做的主要原因肯定是出在了薩瓦林身上,因為接下去的實驗主導不是自己,他得穩住對方的情緒。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沒辦法好好做成手術,那接下去這間實驗室裡也不會再有他的位置了。

“好問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