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手術過半(1 / 2)

手術到了這一步,在場觀眾被明顯分成了三大部分。

其中佔比最小的還是那幾位主任級醫生。

靠著紮實的解剖功底和手裡的望遠鏡,算是基本瞭解了手術的全部流程。雖然細節方面還是一團亂,有許多操作根本看不清,但至少握住住了大方向。

剩下那些有醫學基礎的其他醫生則組成了第二部分。

他們有著不錯的解剖學知識,只是對腹腔這個不太涉及的領域瞭解不多,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內容都是聽得雲裡霧裡。

他們早就略過了手術細節,諸如“這裡要注意!”、“這兒需要xxx”、“千萬不要在這裡xxx”之類的說辭完全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這些年輕醫生們只希望能掌握住每一個手術流程的目的和操作概要就算完成任務,至少也對得起花出去的上千克朗。

可惜,想要做到這一點也很不容易。

不少人邊聽邊看邊討論也只能摸出個大概的框架,再加上現場討論在這種現場直播一樣的情況下算是把雙刃劍,導致不少人其實能聽明白的地方很有限。

對他們來說,現在看卡維的手術除了學一些縫扎基本功外,涉及手術思路和具體處理辦法的部分還是太早了。

除開這兩類,餘下佔比最高的就是毫無醫學基礎的資本家和貴族們。對於手術怎麼就進行到了這一步全然不知,對於手術什麼時候結束也全然不住,對於接下去要如何處理血管分流更是全然不知。

他們唯一知道的就只有兩點,一是費爾南的脾臟沒了,二是費爾南還活著,活得好好的。

這些人中也包括了坐在vip席位上的愛德華。

就算不懂解剖一,也不懂手術,他還是能從現場反應和手術團隊的從容中看出一些端倪。撇開難度不談,至少到現在,手術還處在可控的範圍內。

這種現實與腦海中預期走向慢慢脫軌並且逐漸分道揚鑣的感覺,讓愛德華忍不住問向了自己身邊的醫學顧問“你覺得手術怎麼樣?”

“手術本身就已經足夠精彩了,再加上使用的輸血輸液和血壓計都非常有創意,脾血再回收也算創舉,而且效果也非常不錯......”

說的雖然是真實感觸,但用的語句都是些客套話,因為這位顧問的注意力全在手術上,生怕錯過接下去的血管吻合手術。

可愛德華管不了這些“所以說,手術什麼時候失敗?”

“......失敗?為什麼要失敗?”

顧問一時間沒明白他的意思,回過神來才意識到這臺手術最初的意義“從剛才護士彙報的血壓和心率來看,這位病人活得很好。手術已經過了大半,從之前的手術技術和流程來看,應該不會出什麼大問題才對。”

“不會出問題?這手術不是很難麼?不是成功率無限接近o麼?”

愛德華之前就有這種預感,可一直覺得以卡維的年紀根本沒辦法處理這種手術。其實這個年紀就算站上這樣的舞臺也需要非凡的勇氣,更別說手術了。

現在聽自己的顧問這番話後,愛德華越來越擔心手術成功之後該怎麼辦?

畢竟卡維之前和他聊手術的時候並不是這麼表達的,他把手術成功比作了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年輕人忽然做成了一桌豪華法國料理。現在看來,所謂的“什麼都不懂”的年輕人其實是和阿爾方斯差不多的人物。

愛德華有些不悅“他可是死刑犯,這是刑場!”

“可惜人還沒死,死了才是刑場,沒死只能算手術廣場。”顧問知道他有些急了,只能安慰道,“不過接下去的血管吻合難度非常大,如果做不好,人估計很難活下來。”

“你說真的?”

“真的......(大概吧......)”

......

他們眼中的手術成功率早就因為手術方案的修改而改變了。

之前因為斷定有肝臟腫瘤,考慮肝臟腫瘤手術的難度才給出這樣的成功率。現在肝臟沒有動的必要,脾臟切除和靜脈改道分流對卡維來說都不算太難。

在切脾之前,手術成功率就過了七成,現在脾臟切除後,費爾南的生命體徵依然平穩,成功率已然過了八成。

接下去只要做好脾靜脈和下腔靜脈的吻合,卡維就可以轉向直腸。那兒遭受到了蟲卵沉積的炎症刺激,需要在短時間內判斷下一步的手術方案。即透過炎症所在位置,選擇到底是保肛、棄肛還是索性不手術。

“給我血管縫合線。”卡維對貝格特說道,“就在箱子抽屜裡的一個小瓶子裡。”

這是經過複合編織並浸泡在鉻溶液加強了韌度的蠶絲線,比起原來的腸線要細三倍,而韌性卻更高。雖然在卡維眼裡,它依然是19世紀工業下的拙劣貨,可不管怎麼說還是要大大好過其他絲線。

同時它也是接下去血管縫合的關鍵。

而只有縫合線還不夠,血管縫合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線上的載體,直徑更小的血管吻合針和纖細的持針器。

比起剛才脾臟胰腺所在的位置,下腔靜脈要更深入腹腔,周圍還有系膜、網膜和大量腸管堆疊。不僅視野難以暴露,操作起來也非常費力。

人類雙手有太多的關節,體積長度都不適合探索這類區域。這在腹腔的淺表層還表現得不明顯,一旦手術區域來到深層,只有靠器械來增加長度,減小體積。

持針器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考慮持針器的抓持力度和簡便的操作手法,以及日漸普及的腔鏡,現代外科幾乎都在使用持針器。

“因為下腔靜脈位置太深,以我的雙手難以處理,所以我選擇一把短頭鉗代替雙手夾住縫合針進行縫合。”

卡維早已習慣這種手術方法,用手直接去拿針反而影響操作。但在外人眼裡,用鉗子固定縫合針的做法太前了。而更前的則是卡維的血管吻合方法,因為需要考慮縫合後的的血管內側癒合情況,在縫合之前需要剝脫掉血管纖維被膜。【1】

這種在手術中為了更好地癒合而主動創造損傷的做法,其實非常常見。

“血管吻合本身並不算太難,尤其在有了這些操作器具的時候。”卡維解釋道,“重要的是在吻合之後,如何保持血管通暢。而保持血管通暢需要做的就是防止血液在此處凝固,無非就是防止血管狹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