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李含沙的弟子(下)(1 / 2)

眼中有神,嘴角含笑,面色自然,彷彿天上的仙人踏足凡間,偶爾一笑便讓人歡喜。

他沒有如異人那般詭異莫測且強大的力量,也沒有像鬥羅唐三那樣神奇的武魂,但就是如此,他們遠及不上他的心境。

異人界也就龍虎山、武當、全真、茅山等年過百十的老道們,在心境上比得上李含沙;異界鬥羅,那只是一個恰好的環境造就的諸多強者,或許精神靈魂會在戰鬥中成長,讓他們有資格掌握力量,但心境卻是真的不行。

李含沙披荊斬棘,折枝摧葉,開闢出一條小道,前往深處,探尋結果。

後山林中幽靜,枯木更是逢春,如張牙利爪,更顯一份詭異,常人一入此地,就會感到恐懼,走不了幾步就會落荒而逃。

“吼——”

虎嘯震山林,百鳥驚散竄天逃,三分驚恐藏人心,七分膽氣盡散盡!

常人如此,李含沙卻是不同,偏向虎山行。

這後山怎麼會有虎嘯?

李含沙不解,此地華北,後山變異,也不該突然出現老虎,這山林最多隻有野貓,怎麼會多出一頭大蟲?

莫不是此地真有機緣,致使野貓化猛虎,長蟲化飛龍!

就算李含沙心境如三昧火,燃之不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時也略微驚動,那“三昧火”也波動起來。

武,說到底也是一種讓自身進化的方式,只是李含沙更多注重精神意志以及心境。

若無心境,最強大的力量也不過空中樓閣,鏡花水月。

君不見孫悟空欲求道,也需要百來年才能開道心,在人間遊歷十多載,學人禮、識人字、體人生,而不被人間所累,堅定道心;遇到須菩提祖師之前,也需看透山野樵夫歌中蘊含,方得面見祖師。之後也是跟隨祖師聽道學禮七年,悟透暗語玄妙,方有機會體會大道真妙。

他李含沙也是如此,才學得龍吟鐵布衫、虎嘯金鐘罩,雖然過程不同,但道理一樣,其中所得的心境也大體相同。

即唯有堅定自己的武道之心,方有前進的動力,不為物所累。

物,多有多樣,繁雜萬千。法侶財地皆是物,七情六慾、因果功德業障,都是物!

人活世間,離不開物,不為物所累,就需要一顆堅毅之心,可以用物,但不能沒有物就不能前進。

就像武俠,愛恨情仇,凡俗之間廣為流傳,然後呢,或美滿結束、或悽慘悲涼收場,其中人物困與情仇,武功練之所謂“巔峰”、“盡失”,再也不能“更上一層樓”,又或者“枯木逢春又一新”,只能留待後人又一江湖風流!

初看新奇,再看乏味,不過一樂呵,心靈一觸動,再無他物。

眾人該喝水的喝水,該吃飯的吃飯,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皆被物所累!

李含沙不同,畢竟家世不凡,且世間也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他已看透世間社會,已明白運轉。

故以武為自己所喜之物,也願見見那武的風景。

若世上已沒有了路,那他李含沙就走出一條,然後去見識真正的大派異人的炁道之武有何特殊之處。

聽聞虎嘯,李含沙大步踏出,一步十米,尋聲而去。

此乃縮地成寸之法,乃是武道達到高深境界的宗師才能使出,且宗師達到這個地步,也不敢如此趕路。

可李含沙是一般宗師?不過二十四歲,就已經達到了歷史上記錄的前無古人的成就,更別說他距離天人合一也只差一步。

本來這一步不遠,只要李含沙找人對上一場,體悟一番便可以直接突破。

但是如今習武者太少,能達成宗師成就的屈指可數,除了有科技展之外,還有異人界的原因。

異人的能力,讓民間傳統習武者成為了笑話。

古代,異人是傳說中的神仙,擁有奇異法術,連皇帝都敬畏三分,而練武的只是武夫,只能看家護院、送鏢護駕,最多成為軍中人,成一上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