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當歸,當歸(二)(6.3k)(1 / 4)

小說:寡人杜甫 作者:落子爭先

夜已深沉,高懸的圓月自天際潑下一抹抹銀輝,遮下世上的殺戮與血腥,陰謀與紛爭。

塞北的明月似是要比長城以南更亮上一些。

草原之上多部落,零零星星的部落散落在長城以北。

夜晚之時,有部落聚在一起,燃起一處明亮的篝火,也有部落分散四方,各自點起些在草原上來之不易,唯有夜深之時才捨得點起的燈火。

當零散在塞上的篝火與燈火各自亮起,如同滿布天際的繁密星辰,也如長城以南日落之時升起的萬家炊煙。

莽山之上,劉備正站在那處算不得高的山頂上。

他負著手,極目遠眺。

山河入目。

白日裡自然有白日的風光,夜色裡也自有夜色的美景。

大好河山,不唯有長城以南的漢家之地。

“如今受困於此,玄德還有仰觀夜色的雅興?”臧洪自他身後而來。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難得來到塞上一次,不論此戰結果如何,總歸是要先看遍這大好河山的。如此也不枉來這世上走這一遭。”劉備笑道。

臧洪站在他身側,舉目望去,自可見燈火零星。

“風光如此,若非身在山中,倒是一時之間讓我分不清此地到底是中原還是塞上了。”臧洪感慨一聲。

劉備忽然席地盤腿而坐,笑問道:“備在中原之時常聞中原之人稱鮮卑之人為蠻夷,子源多讀詩書,不知以為此說法如何?”

臧洪聞言笑道:“玄德這是想要坐而論道?只是洪怕學藝不精,不能解玄德所惑。”

他雖是如此言語,卻還是盤膝坐在劉備身側。

“夷夏之辯早已有之,玄德既是盧公高徒,想來此事無須洪多言。如今不論古經文學派也好,今文學派也好,對邊塞之地是想要收攬也罷,是想要征戰也罷。想必還是多是視我為正統,視彼為蠻夷。”

臧洪一言便講出了朝廷中人對邊地異族的看法。

劉備點了點頭,知道臧洪說的確是事實,哪怕如今檀石槐已然橫據北地,朝中對鮮卑依舊是以蠻夷視之。

蔡邕當日上書,其中一條便與此有些干係。

即便是能戰勝鮮卑,可死我中原一人即不為勝。

他笑著搖了搖頭,指向遠處篝火璀璨之處,“子源,你說朝中之人可曾想過,在他們眼中的邊塞異族,也是父母生養,天地之靈?”

“有沒有想過其實半點也不重要。”臧洪笑道,“自小讀的是聖賢書,書上便是如此寫,聖人之言如何,便是如何。稍有小異,離經叛道。”

“這世上自來有一條誰都看不見,卻又明白擺在那裡的規矩,誰也觸碰不得。玄德,我阿父也說你是聰明人,莫要自誤。”

臧洪聽出劉備的言語之間有些不對,提醒一聲。

“我明白子源之意,如今大敵當前,該出手時備自然也不會心慈手軟。”

“道理人人都會講,可與旁人講道理時多,與自家講道理時少。道理無對錯,可立場有對錯。”劉備笑道,“既然生為漢人,那我所站的自然只能是漢家這邊。”

見他如此回答,臧洪這才鬆了口氣。

劉備轉頭回顧了一眼身後的山上燈火,又看了一眼不遠處山下的鮮卑大營,嗓音略有些低沉,“昔年屈子曾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人生在世,底層之人不過是想求活而已。兵戈一起,戰亂橫生,誰又能管死的是鮮卑人還是漢人。”

“只是世道如此,你我又能如何?”臧洪也是嘆息一聲。

劉備點了點頭,“是啊,世道如此。”

塞上多草場,可一旦塞上有大災,只靠草場定然支撐不住,不論他檀石槐是不是願意,鮮卑南下是必然之舉。

劉備忽然笑道:“子源,你說如今山下的檀石槐又在考慮何事?”

…………

山下的鮮卑營帳裡,檀石槐將手中的竹簡放在身前的木几上。

他站起身來,走出主帳之外,抬頭仰望著濃重的夜色。

乞伏骸跟在他身後,不敢出聲言語。

“乞伏,你說檀石槐是個什麼人?”檀石槐忽然笑問道。

乞伏骸一愣,不知檀石槐為何突然有此問,不過他還是如實答道,“大汗天生人傑,乃天授大汗以我鮮卑。若無大汗,鮮卑定然無今日之勢。”

檀石槐聞言轉頭看了他一眼,露出一個乞伏骸即便是很多年以後都不曾忘記的笑容。

他笑道:“所謂天生檀石槐,不過是族人的誇讚之言。檀石槐只不過是在合適之時,做了些合適之事。如此而已。”

“大汗此言不妥,大汗這些年所做之事我等都看在眼中,如今鮮卑能有今日都是大汗的功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