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甘薯(1 / 2)

饑荒。

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最大的問題,老百姓吃飯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出大事,民以食為天,可不是說說的。

大明的老祖宗,朱元璋就是沒飯吃才選擇造反,最終建立大明朝。

崇禎根據記憶認出了這位說話的大臣,他叫徐光啟,任禮部尚書。

崇禎好像聽過徐光啟,聽說是明末的著名科學家。

“徐愛卿難道有辦法解決饑荒問題?”崇禎期待的看向徐光啟。

明朝這時候剛好是小冰河時期,溫度驟降,糧食減產基本已成定局,這時候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糧食。

群臣也看向徐光啟,不過他們都不相信。

徐光啟咳嗽了一聲,“皇上,微臣也沒有辦法解決饑荒,但是微臣知道一種東西可以大量種植,而且不挑地,不佔地。”

“就算種在坡地上也可以生長,這可以給老百姓增加一個機會。”

“那是什麼東西?”崇禎問道。

“甘薯。”

徐光啟話音剛落,群臣就討論開了,“這個怎麼沒有聽過?真的有那麼好嗎?”

“我看還是直接把反民殺光更穩妥。”

這些朝臣都是有權有勢,他們天天山珍海味都吃不完,甘薯在明朝萬曆年間傳入廣東和福建。

甘薯在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在廣東番薯,在福建叫紅薯,在山東叫地瓜,在四川叫紅苕。

甘薯產量大概畝產25oo——35oo公斤,古代可能要低一點,但也是一種極為高產的農作物。

崇禎一聽甘薯就想起小時候吃過的烤紅薯,南方鄉下地窖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紅薯。

他還在為糧食愁,沒想到明朝這時候就有甘薯,明朝這些當官的都是飯桶,這種好東西不推廣,滿朝文武都不知道。

如果甘薯在全國種植,起碼能救活一半的人,崇禎看了皇室密檔,大明現在人口大概在六千多萬,反正一億人口都沒有。

“徐愛卿,你真的見過甘薯嗎?”崇禎急忙問道,“這可是關係到我朝穩定的大事。”

“微臣親眼見過,還親自種過,甘薯在廣東,福建兩省已經有不少人種植,不過官府沒有重視,沒有大面積推廣。”

“好,好,好。”

崇禎連說三個好,顯得極為興奮,這比得到千萬兩銀子都開心。

“退朝,徐愛卿隨我入宮,”崇禎站了起來,走下御座拉著徐光啟就往乾清宮跑。

“這是怎麼回事?”

“你們誰聽過甘薯?看皇上的樣子,難道這個甘薯真的有那麼好!”

“這個東西聽都沒有聽過,皇上很看重甘薯,看來徐大人要被重用了。”

“各位大人,你們聽說了嗎?成國公家抄出數百兩白銀,無數的珍寶,還有遍佈兩京的商鋪,抄家所得連夜拉進內庫,動用了數百輛大車。”

一些大臣邊往外走,一邊低聲議論,戶部尚書畢自嚴走到半路又折回。

現在國庫空的都能跑耗子,整個國庫只有四十多萬兩存銀,他要去皇上那化點緣,過個肥年。

周延儒和溫體仁這兩個人精,看見崇禎拉著徐光啟,就把徐光啟當成了威脅。

這邊,崇禎和徐光啟在東暖閣分別坐好,宮女端來一些瓜果點心,兩人邊吃邊聊。

“徐愛卿,現在天氣乾旱,很多地方都顆粒無收,這個甘薯你有沒有辦法快推廣到全國。”

“皇上,這個沒問題,福建和廣東兩省有很多人都會種,只要朝廷組織推廣,五年內可以推廣到大部分地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