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培養工匠

軍器局內燧槍的生產正在緊張進行中,其中火藥是由安民廠提供,安民廠就是原先的王恭廠,專門製作火藥,天啟年間生大爆炸後,搬遷到西直門,離皇宮更遠了。

古代為了防範火藥被敵人擷取,一般設定在城內。

所以軍器軍內還是很安全的,火藥廠崇禎是不敢去的,萬一哪個賊子點燃了火藥庫,自己立馬就完。

“這個太監沒有翫忽職守吧?”崇禎撇了眼後面的樸國昌,淡淡道,“如果他敢欺壓工匠立馬稟報朕。”

後面的樸國昌聞言不自覺的夾緊雙腿,低著頭不敢說話。

“皇上,樸公公做的很好,”畢懋康笑道,他之前也對太監有偏見,不過樸國昌這段時間比大部分人都勤奮,也不擺架子,讓他改變了一些看法,“很多事都幸好有樸公公處理,軍器局才展的這麼快。”

“奴婢謹遵皇爺的教誨,積極主動的助軍器局製造火槍火炮,”樸國昌躬著身子說道,自從敬事房出來後,他變了,變的更加謙卑,“奴婢還給工匠們翻新了房子。”

“對,樸公公自從把工匠的房子翻新之後,工匠們做事更積極了,”畢懋康笑道,“微臣只想著怎麼多造點火槍,忘記了工匠們的生活需要。”

“自從工匠們有了新房子,許多工匠都娶了新媳婦,還主動寫信給外地的親朋好友,讓他們來軍器局。”

匠戶們的朋友大都是工匠,不管是什麼工匠朝廷現在有用處,崇禎在京城提高工匠的待遇,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

士農工商,原來朝廷只重視士,也就是讀書人,對於其他階層基本上都算不管不顧,雖然朝廷和百官嘴上說種田的農民很重要,但現實是農民依然是受剝削的。

“做的不錯,總算乾點人事,”崇禎隨意的點頭,“努力幹,朕不會虧待有功人員。”

“謝皇爺,”樸國昌聽到這句肯定,哽咽的說道,“奴婢一定會好好協助畢大人。”誰知道這段日子他是怎麼過的,如今崇禎一句話,就是對他的最大回報。

“孫愛卿呢,朕怎麼沒有見到?”

“回皇上,孫大人好像在研製什麼炮彈,誰都不準進去,他那個房子都被炸了好幾次,現在都沒人敢進去了,”畢懋康苦笑道,“等下他應該就會出來了。”

“人沒事吧?”崇禎擔心問道。

“還好,”畢懋康笑笑。

“現在哪能造出炮彈,都怪自己透露太多了,老天保佑不要把朕的孫大炮炸死了,”崇禎暗道。

“畢愛卿,把已經造好的燧槍全部運到京營。”

“遵命。”

轉了一圈,天色已晚,崇禎就準備回宮,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聲爆炸聲。

轟!

崇禎驚訝的看向爆炸的方向,“皇上,孫大人又炸了,”畢懋康笑道,“按這次的爆炸程度,皇上放心,應該沒什麼大事。”

“走,我們過去看看”崇禎說著就朝爆炸方向走去。曹化淳沒有阻攔連忙跟上,這爆炸了一次總不可能再炸一次吧。

走到近前,只見一名臉上黑漆漆的人站在房子外面,頭也有被燒的痕跡,旁邊還有人往房子裡面澆水,嗯,房子還沒有倒,只是房門倒了。

“孫大人,皇上來了,”畢懋康走到孫元化面前,低聲道,“別看了,多炸幾次就可以了。”

孫元化白了畢懋康一眼,嘟噥道,“什麼叫多炸幾次,我又不是做炸雞。”然後頂著一張黑臉走到崇禎面前,“拜見皇上,請皇上恕微臣失禮。”

崇禎看著眼前的孫元化,想笑又不能笑,整張臉都是黑的,一開口露出一排牙齒,非常像黑人,“起來吧,愛卿沒傷著吧。”

“微臣沒事,只是被火藥薰了一下,”孫元化拍著自己胸口,“臣穿了三層甲,安全的很,微臣想做出您說的那種炮彈,可是不知道怎麼做,請皇上指點一下。”

自己哪懂做什麼炮彈,學校學的那點可憐化學知識早都忘光了,崇禎轉移話題,“紅夷大炮造了幾門?”

說到大炮,孫元化笑道,“這些日子,臣一共澆築了三門鐵製大炮,每門重達一千斤,這次運氣好,三門炮有二門都質量合格。”

古代鑄炮的合格率很低,十門裡只有二到四門合格,其他的都是炮管有沙眼或者裂縫,一試炮就能炸膛。

“好,愛卿厲害,”崇禎笑道,“炮彈的事先放一放,你研究一下如何把炮的重量降低,而威力不減。”

“最好是軍隊能拉到野外使用,現在朝廷的大炮還是偏少,你現在最主要的工作是快大量的造炮,紅夷大炮,佛郎機炮,虎蹲炮都要。”

接著,崇禎看向畢懋康,“朕剛才看了那些造火槍的工匠年齡都有點偏大,你去外面招點年輕人,叫老工匠帶徒弟,每人都帶十個徒弟。”

“這樣不要一年,熟練工匠至少增加三倍,就算這些年輕工匠做些簡單的活,也能大大提高火槍的產量。”

“孫愛卿也一樣,多培養一些鑄炮師,這些學徒的薪俸給一兩銀子一個月,再給一石米,不用入匠戶,朕相信會有很多人願意來的。”

畢懋康和孫元化都點頭,一石米一個人大約可以吃三個月。這份待遇對京城的老百姓家都很有誘惑力。

“皇上,那這樣一來軍器局的開銷就大了,”畢懋康擔心道,“現在軍器局造火槍火炮的人都有二千多人,每月耗銀差不多四萬兩。”

原先軍器局一天只能造十幾支火槍,現在一天最少都有一百支合格的火槍,取得這種效果就是畢懋康大把的砸錢下去。

崇禎給畢懋康的一百萬兩,他已經用了十五萬兩,如果再招大量學徒,估計半年都撐不到。

孫元化點點頭,他的火炮更要錢,而且不是每次都能運氣這麼好,有的時候造十門只有一門可以用,其他都報廢了。

“朕知道,但是這也是最快的辦法,”崇禎笑了笑,“其他地方的錢可以省,但是軍器局的錢不能省,你們放手去做,多招點人,外面很多人都吃不飽飯,這也能給百姓多一條活路。”

自從崇禎降低了京城的糧價,周圍府縣的青壯就朝京城而來,希望掙點錢買糧。

在其他地方,糧價基本都是一兩銀子一石,更慘的是陝西,五兩銀子都買不到一石糧,即使出再高的錢也買不到,因為根本沒糧,只有大地主家和藩王的地窖裡有存糧,普通人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而且五兩銀子也沒人拿的出來,所以人們只能選擇零元購。

喜歡大明最後一個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後一個大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