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組建軍器總局(1 / 2)

“快傳!”

崇禎興奮的搓手,“大伴,你親自去帶他進來,如果他有什麼東西也一起帶過來。”

這個畢懋康可謂是大明一位大神,他著有(軍器圖說)書中羅列各種火器,毒弩,圖文並舉。

他說過一句著名的話“夷虜所謂於中國者,火器也。”

可惜這麼先進的軍事著作被清朝列為禁書,直到道光年間開放書禁,才再版出書,然而那個時候,多少有些晚了。

他是大明第一個明燧槍的專家,此時西歐那邊也有燧槍,可是真正列裝整個歐洲也用了2oo多年時間。

燧槍雖然只是改進了點火裝置,可是他比火繩槍也整整出一個時代,別小看這一點點改變。

在後世人眼裡,不就是用燧石點火嗎?也不算什麼高科技,古人怎麼想不到呢。

要知道,我們是站在未來的角度看結果,當然覺得很簡單,可是古代拘於思維限制,他們想提高火槍火炮的射程,先想到的是增加火槍火炮的長度,厚度。

比如,清朝出現過一種抬槍,長度達到2米多,比人都更長,射時需要兩人,一人站在前面當槍架,一人瞄準。

就像現在一樣,石墨烯和電池技術,幾十年前就提出來了,但是真正理想的產品根本做不出來。

這有可能是思路錯了,走錯方向,如果有未來人指點一下,估計一年就能搞出續航1ooo公里的汽車電池。

沒找對路,幾十年都沒有什麼變化。

總之,逆天明就是要經過一個曲折離奇的過程。

“皇爺,畢大人帶到。”

王承恩走過來稟報。

崇禎兩眼放光的看著自己面前的老者,畢懋康出生於1571年,現在是163o年,他已經6o歲了,在古代五十歲就算高壽。

五十知天命,七十古來稀!

“畢愛卿,來來來來,朕盼你盼了好久,”崇禎熱情的上前拉起畢懋康的手,“來,這邊坐。”

“路上一切順利吧,不好意思,你年紀這麼大了,還讓你長途跋涉。”

“大伴,快去御膳房叫人端些好酒好菜,朕給畢愛卿接風。”

“不用,”畢懋康伸手阻攔,看向崇禎,“老臣一接到聖旨就立刻啟程,國家需要,老臣只要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京城。”

“皇上有什麼吩咐儘管說,老臣的身體還扛的住,正事要緊。”

“好,好,畢愛卿忠君報國,朝廷就需要您這種忠臣,朕有一件大事交給你,”崇禎笑著看向畢懋康身後。

“這幾把火槍就是愛卿做的自生火槍吧,愛卿放幾槍,給朕瞧瞧。”

“對,這三把火槍就是老臣明的自生火槍,老臣改進了點火裝置,用燧石點火,從此火槍在下雨天也能射,射提高三倍。”

說到身後的火槍,畢懋康自豪的笑道“只要朝廷大量裝備這種火槍,打敗建奴指日可待。”

“好,”崇禎高興的點頭頭,“來人,去試槍。”

一聲令下,三名太監跑過來,拿著火槍就在遠處開始試槍。

“這槍真奇怪,居然沒有火繩,這怎麼點火?”

三名太監在遠處嘀咕半天,遲遲不開槍。

“大伴,過去問問怎麼回事?”崇禎問。

“皇上,他們沒見過,老臣過去教一下,”畢懋康笑著就走了過去。

只見畢懋康在那三名太監旁邊說了一會,那三名太監就抬起槍對著遠處的一顆大樹輕輕釦動扳機。

“砰!砰!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