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藍田民變(1 / 2)

明朝的所有皇帝對藩王的態度就是嚴防他們染指軍權,而且沒有聖旨不能離開封地,作為補償就是賞賜大量的錢,土地,所以後世很多人都看不起明朝藩王,把明朝這種行為叫養豬。

老百姓和文武大臣都很討厭藩王,就是因為藩王有種種特權,而且還不能得罪,如果換做自己是藩王估計就不會這麼想了。

“恢復軍屯是本官重要的一項計劃,就算是秦王鬧到皇上那我都不怕,大不了這個巡撫我不做了,讓朝廷再派個人來。”

孫傳庭看的很清楚,明朝傳國二百多年,各種各樣的毛病堆積如山,有萬曆和嘉靖這兩位不上朝的祖宗,江山沒亡都算好的了。

萬曆有六不做,即“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

也就是現在說的不作為,3o多年的怠政,不接見大臣,不批奏本,朝廷官員出缺也不補,美其名曰替朝廷節省開支。

眾觀華夏幾千年歷史就沒有見過哪個皇帝如此怠政,國家還能繁榮富強的,就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麼牛的人也每天上朝,處理奏章,比任何人都勤奮。

總不能說萬曆帝比朱元璋都更聰明吧,坐在後宮都能掌握朝廷,這完全是扯淡。

其實和萬曆很像的還有唐朝的李隆基,他早年滅了太平公主,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

晚年一怠政,和楊貴妃享福,差點把江山都斷送了,這點萬曆比他強,或者說運氣比唐玄宗好,最起碼他的皇位沒被人搶走。

“大人,不要意氣用事啊,”馮慶忠苦笑道,“如果您都解決不了陝西的問題,朝廷再換一個人也沒有用。”

“中樞那幫人只知道耍嘴皮子,找別人的缺點,真叫他們來,也只會當個縮頭烏龜。”

這不是馮慶忠貶低朝中百官,而是事實。陝西這個爛攤子,派一名庸碌之輩根本沒用。

就像楊鶴,他在其他地方為官還能當個清官造福百姓,來到陝西再用他的那一套,陝西變得反而更爛。

其實有實之士都知道陝西民變該怎麼處理,可是他們不敢說,不敢做。

作為土生土長的馮慶忠,他一直在努力,可是人微言輕,根本沒用,直到孫傳庭來了。

他表示要收回被侵佔的屯田,賑濟災民,打擊貪官汙吏,這才給了他信心,主動向孫傳庭表示忠心。

“老爺,不好了,出事了,”孫傳庭的僕人孫劍滿頭大汗的從外面衝了進來,“老爺,藍田縣出事了。”

“出什麼事了?慢慢說,來,先喝口水,”孫傳庭遞給孫劍一碗水。

孫劍喝完水後,繼續說道,“剛剛我在外面碰到一名藍田縣的衙役,他說藍田縣有數百亂民造反衝擊官府,把官衙都燒了,縣令失蹤。”

“什麼?造反?”

“問清楚了嗎?真的是造反?”孫傳庭猛的站起身,大聲問道,“快把那名衙役叫進來,本官親自問清楚。”

“老爺,官衙都燒了,這還不是造反?”孫劍疑惑,“那名衙役暈過去了,我已經問過了,藍田縣的百姓說官府收稅不公平,數百人聚眾衝進縣衙,縣令直接嚇跑了,如果不跑的話,現在估計是死了。”

“混賬,朝廷已經免了陝西三年的稅賦,藍田縣令收哪門子的稅?”孫傳庭氣憤的說,“走,本官帶領五百騎兵親自走一趟,安撫百姓,以免騷亂擴大。”

接著看向推官馮慶忠,“你在這裡主持招兵和恢復軍屯的事,本官去去就回。”

“大人,五百人會不會太少了,您再帶一千名士卒去藍田縣,反正也不遠,城內有二千兵足夠了,”馮慶忠說道。

“不用,騎兵更快,本官去安撫百姓又不是打仗,”孫傳庭說完,立即朝外走去,“孫劍,你快去叫人。”

“好的,老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