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國內有變

“砍頭就砍頭。”

“就算是砍頭,這個戶部尚書我也不想幹了,誰愛幹誰幹,反正我是做不下去了。”

畢自嚴梗著脖子看著英國公,“國公爺,不要說大明中興,現在朝廷的庫房都空的能跑馬了,裡面一文錢都沒有了,沒錢還要我這個戶部尚書幹什麼,我還不如回家種田。”

“大明皇家銀行不是還有五千萬兩銀子嗎?”崇禎小聲滴咕道。

“皇上,我的皇上哎,您以為五千萬兩銀子很多嗎?”

“不多嗎?朕記得原來朝廷每年收入也只有二千萬兩銀子,這都抵得上朝廷兩年半收入了。”

崇禎剛過來的時候才慘,國庫只有幾十萬兩銀子,皇帝內庫也沒什麼錢,遼東還一個勁的催要糧餉。要不是自己搞錢還有兩下子,大明這艘破船早就沉了。

畢自嚴這老頭崇禎算是看出來了,這是跟自己鬧脾氣呢,自己雖然是皇帝,但還得忍著,錦衣衛把他調查了三遍,這傢伙算是大明朝難得的清官,而且戶部管得也還好。

如果自己一生氣把他換了,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找誰當這個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就是大明這個大公司的財務經理,有能力而且還不貪,崇禎就是再生氣也不會把他換了。

歷史上崇禎一生氣就換輔,網上有人說他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二位輔,這個是謠言,假的。

他只是換了5o多位內閣成員,這些人包括輔,各大尚書。他換的輔人數只有18個,不過在位十七年換了十八位輔換的確實有點太頻繁了。

有的輔半年不到就被換了,剛剛制定的政策就被下一任推翻,導致朝廷的信用不斷降低。輔一般3--5年換一個就差不多。

有人就拿這一點不斷攻擊崇禎,說他太心急。

亡國之君怎麼說都不為過,可是大家好好想想,有哪個亡國之君是像崇禎那樣。

崇禎帝你可以說他能力不行,說他混吃等死就很不符合史實,一個年紀輕輕就操勞過度白了頭,到國事危重無力迴天,能以身殉國這點就已經過歷史上很多亡國之君。

當然了,大明亡國,崇禎帝確實是要負主要責任,這是不容質疑的,誰叫人家是半路出身當皇帝呢,他本來是一個混吃等死的王爺,也沒有學習過帝王權術,他哪能對付那些在官場混跡一輩子的老油條。

“皇上,五千萬兩銀子如果換做太平年代確實是筆大錢,”畢自嚴苦笑道,“可是現在不是太平年啊,您在軍器局花了多少銀子您知道嗎?”

“一車車的精鐵入流水一樣送進軍器軍,軍器局就像一隻鋼鐵巨獸一樣,吞吃朝廷大半的鐵礦產量,還有您進行的遼東之戰,一次就出動五十多萬人,這些人吃的用的,軍餉,撫卹等等,單單這一項就花了一千萬兩。”

“您向百姓借的五百萬戰爭債券早都花的精光,還從大明皇家銀行挪用了五百兩銀子才補上這個窟窿,大明皇家銀行現在只有不到一千萬兩銀子了,臣想著朝廷打贏了這仗朝廷終於能喘口氣,可是您又傳旨回來要移民,遷十萬戶到遼東,還要開疆擴土,招兵。”

“您知道臣得知這個訊息怎麼了嗎?”

畢自嚴豪不畏懼的看著崇禎,“臣當場就暈了過去,如果不是臣的身體還好,可能當場就去了,臣醒來第一件事就是要來遼東辭官,這大明朝的戶部尚書誰想當誰當,反正我是不伺候了。”

在場的英國公張之極,盧象升,李若璉,史可法等人尷尬的全部都低下頭,崇禎翻了個白眼。

“怎麼會這麼快就沒錢了?賣水泥的錢呢,賣煤炭的錢呢,朝廷還有商稅,鹽稅,茶稅,關稅等各種雜稅。”

“朕現在花的都是晉商那抄來的錢,國庫的錢怎麼就沒了?”

“皇上,臣給你算算,您這些日子都花了什麼錢?”畢自嚴扳著手指頭數,“買戰馬花了三百多萬兩,各種大炮火槍投了八百萬兩,還有登州造戰船一百五十萬兩,此次遼東作戰花了九百萬兩,這還沒有算戰死士兵的撫卹。”

“還有,去南方買糧要留出一千萬兩銀子,王公公說這是您交代的,這筆錢不讓動,遼東戰後重建盧大人申請二百萬兩。”

“這筆錢主要是修復城牆,驛站,還有建房子,”盧象升開口道。

“嗯,”崇禎點點頭。

“至於皇上您說的商稅,茶稅,鹽稅根本就沒有多少錢。”

“商稅怎麼沒多少錢?”崇禎追問道。

商稅在崇禎計劃裡可是一項大頭,以後有沒有錢花,可全都指望商稅了。

去年京城商稅都收到了一百多萬兩,全國這麼多城市怎麼算,收到的商稅也有一千萬兩吧。

不得不說崇禎還是太天真了。

“商稅主要在北方几個大城市收取,迄今為止也只收到三百萬兩,而且每月還在降低,”畢自嚴嚴肅道,“在大明的南方,各地商人都抵抗朝廷收商稅,商稅根本就推行不下去,有的官員收不到稅,害怕責罰乾脆辭官不做。”

“鹽稅也從天啟元年的二百五十萬兩降到一百二十五萬兩,運河關稅也只有四十多萬兩,茶稅更不要說了,只有十幾兩。”

“您這麼大手大腳的花錢,再多的錢也不經花啊,這次移民十萬戶,就算每戶三十兩銀子的預算,那也要三百萬兩,而且三十兩銀子也未必夠。”

“這些人剛到遼東,剛開始的一年基本都要靠朝廷養著,第二年花費可以少一點,第三年再少點,三年花費最起碼要準備五百萬兩,如果移民二十萬戶,準備的錢就更多。”

“半個月前,黃河在孟津決口,整個洛陽地區都被洪水沖毀,受災人口達到一百多萬人,內閣商議拿出一百萬兩賑災。”

“黃河決口了?朕怎麼不知道?”

“當時遼東之戰正是緊要關頭,臣等不敢打擾皇上,皇上不用擔心,內閣已經派人去河南賑災了,不用多久水患就能平定。”

“黃河決口哪有那麼容易解決的,你們怎麼不早點說?”崇禎在原地來回焦急的走,恨不得現在就立即回去。

後世生水災都要幾個月才能徹底平息,現在沒有後世那麼多救援裝置,估計死亡人口至少上萬,整個河南今年糧食肯定歉收,到時候又是大量饑民。

“走回城,”崇禎瞪了畢自嚴一眼,“把你的官帽戴上,少在朕面前演戲,錢的事朕會解決。”

崇禎急匆匆的往回走,心裡則是想著商稅和鹽稅的事,相比於黃河決口,這兩件事同樣非常重要,甚至更重要。

沒有錢怎麼賑災,沒錢怎麼買糧食,茶稅全國十幾兩什麼鬼?

這是侮辱自己這個皇帝嗎?江南這些土豪劣紳該整頓整頓了。

崇禎眼睛冒寒光看著南邊,這次是殺建奴,回去就要殺自己人了。

喜歡大明最後一個大帝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後一個大帝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