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曹文詔的高光時刻(1 / 3)

看著眼前這個玉璽,眾人都有點懵逼,秦始皇那個傳國玉璽早都不見了,宋朝都沒有找到,明朝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玉璽。

眾人眼前這個玉璽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還真不好說。

“這個玉璽是真的嗎?”

“我問了俘虜,這個玉璽是從元順帝那裡傳下來的,絕對是真的,”何可綱看著眾人激動道,“相傳太祖爺派三路大軍追到漠北尋找傳國玉璽都沒有找到,現在被曹將軍得到了,只要獻給陛下,陛下一定會大賞。”

曹文詔拿起玉璽認真的看了看,然後鄭重的放在盒子裡,對何可綱嚴肅道,“何將軍,此事重大,就由你親自護送進京城獻給陛下,我還要去追林丹汗。”

“那些俘虜的蒙古勳貴也一起送回京城交由陛下處置,記住,林丹汗的女卷不得怠慢。”

曹文詔擔心有人打林丹汗妃子的主意,特意交代。因為這有前車之鑑,藍玉當年捕魚兒海之戰,俘虜了北元皇妃,還把對方睡了,回去的時候還把自家城門破了。

“將軍,要不還是你送回京城,我去追林丹汗吧。”

何可綱看著手上的盒子,不管這個玉璽是真的還是假的,這都是大功一件,皇帝開心之下封官賞賜,絕對是大好事。

而追林丹汗就是個苦活了,而且能不能找到還是個未知數,草原這麼大,想找到個人很難,林丹汗早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雖然這個玉璽是自己找到的,可是曹文詔是主將,要不是他堅持打這一仗,眾人什麼功勞都得不到,自己只是副將而已,如果真的這麼不識趣,以後在軍中就不好待了。

曹文詔看了眼何可綱,微微一笑,搖搖頭,道“何將軍,這個玉璽是你找到的,當然由你送給陛下,你就不用推遲了,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我休息一會就帶人去追林丹汗,你進京後也可以把此戰詳細情況稟報陛下。”

曹文詔可不想搶自己手下的功勞,他對自己有信心。

“嗯。”

何可綱意味深長的看著曹文詔然後重重點點頭。

隨後曹文詔和曹變蛟帶著三千精兵,每個人配雙馬繼續追擊林丹汗,何可綱帶著大軍押運眾多戰利品和俘虜先返回錦州。

京城。

此時崇禎帶著大臣正在軍機處參觀,眾人都興致勃勃的,只有一個人臉色痛苦。

“陛下,軍機處如今有一萬多正式工匠,三萬多學徒,一個月燧槍的產量可以達到二萬支,佛郎機炮1oo門,虎蹲炮2oo門,紅夷大炮1o門。”

畢懋康在一旁介紹,“陛下給那些工匠脫了匠戶後,他們都很用心,造出來的火器質量得到很大提高。”

科舉是第一生產力。

這句話永不過時,崇禎自問沒有比古人更聰明,但是他知道未來的方向啊,知道怎麼去做。

崇禎含笑點頭,“畢愛卿做事,朕自然是放心的,火器質量一定要把好關,不能讓一件有問題的火器流出軍器總局大門。”

“朕以前提過子彈和炮彈的問題怎麼樣了?”

畢懋康和孫元化對視一眼,同時跪倒在地,“微臣無能,子彈和炮彈的事至今為止都沒有做出來,辜負了陛下的重託,請陛下治罪。”

畢懋康兩人面露慚愧,自從他們兩人來到軍器總局後,崇禎對於他們提的要求全部都答應,要錢給錢,要人全國招人。

軍器總局成立短短一年就花了一千多萬兩銀子,還有數不清的各種資源。

朝廷上下眼紅之人數不勝數,要不是崇禎支援,軍器總局早就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

“兩位愛卿不要這樣,朕沒有責怪你們的意思。”

“你們告訴工匠不要害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有心裡壓力,把你們想到的法子全部去試一遍,終有一天能成功。”

現在這個條件想做出子彈確實很難。

崇禎面帶笑容安撫畢懋康兩人,這也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陛下,如今到處都需要錢,請陛下削減軍器局的經費,把省下錢的投在各地災區。”

“臣剛收到陝西巡撫孫傳庭的奏章,今年陝西又是一個大旱之年,他請求朝廷撥銀百萬,糧十萬石用於賑災。”

戶部尚書畢自嚴嚴肅道。

雖然建奴滅了,但是大明還是一副爛攤子,各地旱災,蝗災輪番上陣,各級官府照樣貪腐成風。

崇禎眉頭一皺,“畢愛卿,朕說過多少遍了,火器展一定不能停,這錢該花還是要花的。”

“不要老想著壓制,大明想要恢復往日榮光,一些代價是必須要付的。”

“對對對,畢大人,遼東之戰火器可是立了大功,每一項技術都需要大量銀子投入,現在打贏了,你就釜底抽薪,你可不能這樣做。”

畢懋康連忙說道,“我朝大明火器已經落後歐羅巴人很多了,如果再不迎頭趕上,以後只會被人打上門來啊。”

“我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畢懋康看向眾人。

“從歐羅巴回來的人說,歐羅巴人已經造出了比紅夷大炮更大,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火炮,他們的軍隊也裝備了大量燧槍,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啊。”

“現在我軍燧槍總共都沒有五萬支,陛下曾經說過要造一百萬支燧槍,你是說陛下的決定有誤嗎?”

畢懋康說的有點誇張了,不過此時歐洲確實快把火繩槍淘汰了,燧槍開始大量裝備軍隊,火炮,戰船都得到很大展。

但是他們的燧槍也是前裝槍,子彈也沒有做出來。

一百年後才出現真正的後裝槍,子彈也做出來了,這時候的火槍威力初步奠定了後世基礎。

崇禎剛過來的時候,明朝軍隊還大量使用火門槍和火繩槍,而且火繩槍質量數量少,質量差,在士兵眼裡比燒火棍都更差,明軍火器展幾乎豪無進步。

他直接把火繩槍改成燧槍,火槍的威力還是沒有提高多少,只是提高了火槍的射,比歐洲的火器還有差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