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你為什麼會覺得,徐璈不知道呢?(1 / 2)

小說:替嫁流放世子妃 作者:五貫錢

徐璈磨光了預備見血的刀,但事實證明,很少有人會想主動尋死。

前兩日一直咬著牙要當忠臣的水梁州城守,敏銳地察覺到徐璈所剩無幾的耐心,在自己的腦袋搬家離開脖子之前,到底還是鬆了口。

暗中抵達水梁州當說客的潘晨苦笑道:“孫大人,早這樣不就好了?”

何必非要僵持,惹到徐璈這尊殺神真的要動刀呢。

永州是徐璈下手時被選中的第一個幸運兒,潘晨也是識時務轉投陣營最早的人。

在永州的三千駐軍悉數被滅,所謂的神諭傳得不可開交時,潘晨就已經明智地給自己選好了退路。

這次前往水梁州當說客,還是潘晨自己主動要求的。

潘晨客客氣氣地目送徐璈走遠,猛地舒出一大口氣的同時低聲說:“雖說此舉是與初心有所違背,可換個角度想,嶺南王不也是皇室的正統血脈嗎?”

“咱們要忠的是這坐擁天下的君主,何必非要去較真把控天下的人到底是誰?”

潘晨說著面露唏噓,微妙道:“孫大人仔細琢磨,如今京都皇族醜聞遍出,德行有虧的太子,心狠手辣的幾位王爺,胡攪蠻纏直接殺成了一團。”

“傳言若是為真,說起名正言順這幾個字來,那些其實還真的比不上如今的嶺南王。”

嶺南王好歹曾經是被帝皇最是看重的皇子,就算是深陷困境,當時的皇帝也想方設法給他單獨在嶺南開闢出了一番天地,可見其深得帝心。

可京都裡的那些呢?

已經駕龍殯天的先帝身上屠戮親族的惡名撲朔迷離,被先帝看重的太子德行虧損,還有加害先帝弒父弒君的罪名。

其餘幾位被封了王的皇子也不乾不淨的,甚至連正統二字都為此受到天下人的質疑。

按規矩,先帝殯天四十九日後新皇登基。

如今國喪已有一月,先帝留下的幾位皇子都盯準了龍椅不放,廝殺攀咬,不擇手段,甚至完全顧不上在天下人眼中的皇室聲譽。

如此情形,這忠的君到底是誰,大可不必那麼較真。

孫安難掩苦澀地呵了一聲,看著潘晨說:“潘大人倒是想得長遠。”

“那你可曾想過,你我今日投了嶺南王的麾下,來日萬一事敗,何來命在?”

“你也說了,那是萬一。”

潘晨譏誚地扯了扯嘴角,微妙十足地說:“可照我看來,這一點萬一生的可能微乎其微。”

潘晨想到自己明裡暗裡打探到的訊息,壓低了聲音輕輕地說:“孫大人還不知道吧,嶺南王並非如世人所知那般膝下空空。”

“當年傳聞中早已身亡的小王爺,可是在嶺南安安穩穩地長大了。”

孫安眼中一凜。

潘晨笑得意味深長:“就單是為了這獨一條的血脈,王爺也不可能會容許自己失敗。”

否則嶺南王這數十年的蟄伏隱忍,又算得上什麼呢?

水梁州和永州在地勢上呈犄角之勢,左右環繞將嶺南包在其中。

現在兩處的城守已經轉投嶺南麾下,也就是說嶺南的附近都可確保穩妥。

哪怕是有了大軍來襲,也有這兩處可作抵擋在外,無論如何都傷不到嶺南的根本。

事情辦妥,徐璈一點耽擱的意思都沒有,當天晚上就帶人動身返程。

本來需要半個月的路程,被徐璈生生縮短成了七日。

而這七日內,有關永州神諭和水梁州這兩處紛紛出現神諭的離奇事件,也以最快的度散遍了大江南北。

神諭中的內容被潘晨寫成了八百里加急的摺子,直入內閣。

因處在先帝喪期,再加上宗室帶來的巨大壓力,不管是聲譽飽受詬病的太子,還是幾位虎視眈眈的王爺都不得參與朝政,諸事都由內閣大臣暫時代為處理。

潘晨呈遞的摺子開啟,神諭的內容在京都中掀起了巨大的水花。

在白子清等人的暗中推動下,各色傳言在民間愈演愈烈。

而就在此時,嶺南王親自上書一表,想以先太上皇嫡子的名義,請宗室嚴查先太上皇的確切死因,務必請皇室給天下人一個公正的交代。

與此同時,嶺南王當年被定罪的始末被重新翻出,包括嶺南王妃在獄中堪稱慘烈的亡故也被牽扯了出來。

當年的事兒其實根本禁不起細查。

再加上有嶺南王多年的準備和鋪墊在前,關於嶺南王一脈是被栽贓陷害的證據很快就翻起了浪花。

飽受冤屈多年的嶺南王似乎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對身邊的親信說:“我當忠君是為人臣為人子的本分,卻不敢想自己為何遭此冤屈多年不清。”

“先父慘遭惡人毒手,我身為人子被迫遠離故土多年,眼看著皇室不堪醜惡,竟是分不清這世間的公道為何物了。”

嶺南王的話一經傳出,當即掀起軒然大波。

為人子,當不惜代價為其父查清身故的真相,以此告慰在天之靈。

為皇室中人,當有在天下人面前做表率的決心,固守先祖江山安寧。

而身為人,也當為自己所受的莫大冤屈找回公道,為自己慘烈而逝的妻子尋求一個說法。

如果嶺南王繼續這麼安然偏居一隅,那這些喪失的公道怎麼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