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嶺南王麾下有一員悍將(1 / 2)

小說:替嫁流放世子妃 作者:五貫錢

傳旨太監這是來的第三趟了。

三次造訪陳府,三次被拒。

來人不管說什麼賞什麼,陳年河都來者不拒全收下,可一旦說起出兵鎮壓嶺南反叛之事,陳年河就開始明著裝傻。

據陳年河自己所說,他是真的病得非常厲害。

這要不是感沐天恩,他病得都下不來床。

第三次把傳旨太監的話打了,陳年河蒼白著臉被家人攙扶起來,一步三咳地被人扶走。

太監苦哈哈地看著陳年河欲言又止,最後只能是提心吊膽地回去覆命。

但凡是還有點兒別的可用之人,陳年河早就因為拒接聖旨被滿門抄斬了。

然而可笑的是,如今的朝中是真的無人可用。

先帝和先太子都重文輕武將,對掌管兵權的武將接連打壓迫害,但凡是在軍中有點兒威望的,都在被打壓迫害之列。

其中當以曾經的嘉興侯府徐家為,餘下的就都是曾經跟徐家有過牽扯的大小將士。

徐家被流放幾年,先帝和先太子就痛下狠手,對這些疑似跟徐家有過來往的人反覆磨刀。

這幾年的京都內,大小武將被貶的貶官,被調任邊疆的再不重用的也不在少數,還有更多的是丟了全家性命。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先太子信不過旁人掌了兵權,排除異己想在軍中插入自己的人,把兵權攬到自己的手裡。

先帝對先太子所為視而不見,甚至是無聲縱容。

而魯王斬諸王順利登基為永順帝后,為了能讓自己把皇位坐穩,徹底剷除所有隱患,所作所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永順帝把先太子提拔起來的人都斬了。

一次殺了個乾乾淨淨。

緊接著就導致了眼前堪稱是滑稽的一幕。

偌大一個朝廷,要麼就是些紙上談兵沒有半點戰場經驗的小輩,要麼就是嘴皮子分外利索的文臣。

在外各地駐了幾十萬大軍,帶兵的一個都調不動。

本來這樣的局勢只要時間足夠,永順帝大可再慢慢把自己信得過的人提拔起來,假以時日也能勉強補足軍中的缺。

可形勢明擺著的不等人。

嶺南王打著清君側正公明旗號的大軍勢如破竹,深入中原腹地,如入無人之境。

永順帝的半壁江山落入了他人之手,現在就是穿著龍袍也日夜愁得吃不下飯。

再這麼下去,萬一就被叛軍打到京都了呢?

嶺南王說得再口若懸河,永順帝也不會甘心把龍椅就此讓出。

嶺南之叛必須平。

永順帝扒拉來扒拉去,最後看上的人就是陳年河。

陳家世代掌兵,且因陳年河被奪權圈禁的緣故,陳家並未參與到諸王奪權的紛爭中來。

而且陳年河的獨子還是個不能入軍的瘸子。

陳年河唯一的孫子陳允還早就死了。

陳家其餘後輩並不出挑,陳家這一脈,相當於就斷在了陳年河的手上。

如此情形下的陳年河無後輩需提攜,無子孫可爭氣上進,落在他手中的兵權最多就止步於陳年河這一代。

不久後或許都不用等永順帝動手奪權,陳年河一旦死了,陳家無人再做領頭羊,自己就落敗了。

這樣的人,永順帝用起來很放心。

可陳年河並不打算讓永順帝就真的如此舒心。

扶著陳年河進屋的陳泰遲疑道:“父親,您三次拒接聖旨,宮裡那邊會不會……”

“無所謂。”

陳年河擺手打斷陳泰的話,冷笑道:“我不動,邊關大軍誰也別想調得動。”

“現在不是我求著誰開恩放我出去,而是無人可用的皇帝要求著我披甲出征。”

真當他陳年河在邊關熬了三十多年都是打水漂的?

陳家數代人鎮守邊關,在軍中的故友舊朋無數,用陳家人的血肉鋪出的路子不是白鋪的。

放眼現在的京都,還有哪個武將有敢站出來跟他嗆聲的底氣?

就算是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永順帝敢拿自己的皇位兒戲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