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好不容易當上小組長(1 / 2)

婁曉娥的父親開口,婁曉娥的母親沉默,她心裡清楚,父親說的是事實。就算想離開,他們也無法逃離這個帝都,這裡對他們婁家而言,如同一座堅固的城堡。身為婁家之主,不可能輕易脫身。

“所以,你和曉娥離開才是最佳選擇。”父親拍了拍母親的肩,笑著說,“何雨柱說得對,這是個絕佳機會,對我們婁家來說很珍貴,抓住了,就能一躍而起。現在我們沒理由不賭,不前進只能困住自己,等待災難降臨。”

“停滯不前,結局你我心裡都清楚……但一旦走出去,就不同了。你和曉娥出去,我們還能聯絡。我看那小夥子野心不小,他肯定有計劃。”

“明天我去找他,他會拿出誠意的,到時候你自己決定。”

......

父親的話句句落在母親耳中,讓她咬牙點頭。她並非不明事理之人,婁家能有今天的地位,父親功不可沒。關鍵時刻,她也有洞察力和決斷力。

那一晚,父親和母親談了很久,直到深夜才各自回房。現在還不是離開的時候,他們還需等待,事情不必一蹴而就,以免聽者消化不良。

夜幕降臨,沒有月光星光,一片黑暗籠罩大地。

次日,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線灑滿世界,一輪粗糙而鮮紅的太陽照亮了一切,猶如清澈的流水。何雨柱精神煥發,婁曉娥打著呵欠,但精神狀態也不錯,眉眼間洋溢著滿足,整個人散發出不同的氣質,顯然得到了滋養。

兩人簡單洗漱後,來到客廳。餐桌上早已擺好早餐,婁曉娥的父親和母親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見何雨柱和冉秋葉出來,立刻笑道:“昨晚睡得好嗎?來,先吃飯。”

“還好。”何雨柱笑著回應,開始享用早餐。

飯後,四人一同進了書房。何雨柱知道,現在是父親表明立場的時候,所以婁曉娥和她母親也在場。

“你說的我都同意,曉娥的母親也贊同。”一進書房,父親直截了當,“決定讓曉娥和她母親出去,問題是去哪兒?我們婁家願意賭,你也該拿出點誠意。”

“不,這不是賭,是你們唯一的出路。”何雨柱輕聲說,“這對你們只有益無害,只有曉娥,你們才有機會,否則我也不會找你們,現在你們已經走投無路了。”

如果可能,何雨柱也希望冉秋葉的父母離開。但他明白,這不現實。最重要的是,冉秋葉的父母是書香門第,知識分子,不可能出國。他們走不了,思想也走不了,寧願留在故土,不願遠行。

而婁家不同,他們是重點目標,暫時離開才是上策。兩家情況各異,這也是何雨柱沒找冉秋葉父母的原因,他知道找也沒用。

但婁家正好要離開。聞言,父親點點頭,認真地說:“你說得對,是我執念太重。你說出國是最好選擇,接下來怎麼做?”

“去港城。”何雨柱輕聲道,“那裡將是我們的起點。”

那時的港城尚未迴歸,遍地是黃金。港城起飛的時刻即將來臨,未來十年、二十年,將是它的輝煌時期。婁家現在去,正是時候。

港城遠離戰火,吸引了大批富商、文人和廉價勞動力,製造業和房地產蓬勃發展,金融業復甦,成為亞洲四小龍和金融中心。五零年代到七零年代,港城銀行存款和貸款總額大幅增長,以李嘉誠為代表的一代地產大亨崛起,他的第一桶金來自塑膠花生意。

在房地產和金融業的推動下,港城形成了逐利和全民投資的特性。市民熱衷於炒房炒股,期待快速致富。

港城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五零年代以前以轉口貿易為主,五零年代開始工業化,七零年代工業出口佔比達到81%,實現了從單純轉口港到工業城市的轉變。七零年代初,港城推行經濟多元化,金融、房地產、貿易、旅遊迅速發展,八十年代,內地因素成為推動港城發展的關鍵,製造業大多轉移內地,服務業全面發展,實現了第二次經濟轉型。

所以現在,婁家離開,去港城是最佳選擇!

聞言,冉秋葉的父親眯起眼。何雨柱說得沒錯,那裡確實是最佳之地。他起初考慮的也是港城,沒想到何雨柱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

“其他事我會慢慢告訴曉娥。”何雨柱沉思片刻,輕聲道,“你們這段時間不用急著走,也走不開,所以曉娥還是住我那兒,我會慢慢告訴她一些事。”

“嗯,好的。”父親和母親點頭同意。

接著,父親猶豫了一下,說:“我需要你幫忙。”

“幫什麼忙?”

“我們婁家已經被舉報了。”父親嚴肅地說,“我想在被抓的那幾天,你能幫我先出來,雖然最終會釋放,但我在裡面做事不便。”

“風聲越來越緊,家族裡許多人已與我劃清界限,曉娥的堂姐堂兄不僅撇清關係,還寫了舉報材料,其中很多是真的,雖然我有大功,但短期內無法脫身。”

“沒問題。”何雨柱敲了敲桌子,問題不大。

見何雨柱答應,父親臉上露出笑容。有他這句話,事情就好辦多了。

之後,父親又和何雨柱討論了一些事,直到中午才走出書房。吃過午飯,何雨柱和婁曉娥離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