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秦滅東周

小說:群雄爭霸破敵之策 作者:仲仙

李園回到令尹府之時就一病不起。夜幕開始降臨,屈直之子屈齡起兵,攻入楚國的都城壽春,殺入令尹府之時現李園已死,擁戴楚國之宗親熊負為楚王,楚國的運轉開始恢復正常。

商輔等已到達瓊州海峽,趙雲楚將軍站於商輔的身後,道“先生,請收下我為弟子吧,弟子願跟隨先生去南儋。”商輔轉身道“趙將軍,你起來吧,我是主父所有的弟子之中最不爭氣的一個,將軍為何要跟隨我呀?”趙雲楚將軍起身道“先生下知地理,上知天文,在下早已折服先生之才能,弟子願拜你為師,將主父的仁德傳播下去,待天下安定之時,返回中土,創辦私學,揚主父之德,實現天下之大同。”商輔答應下來,道“好,我就收下你了。”昌順在旁道喜,道“恭喜啊!”商輔拱手行禮道“同喜。”抬著主父與王后姬姜的靈柩上了一條大船。身後的禁衛軍都跪下呼道“大將軍。”趙雲楚站於船頭,招招手呼道“你們都回去。”

趙雲楚是商輔收下的第一個弟子。它們望著大船漸行漸遠,迎接升起的朝陽。家蟻在五指山之下等待它們的到來,向遠方眺望而去。商輔、趙雲楚將軍的護送,昌順趕著靈車奔出。家蟻扶杖步履闌珊的走來,呼道“小蟻,小蟻啊!”撲在主父的靈車之上而哭泣著道“小蟻,我日夜的向北望去,盼望你能再次歸來,我們再來一次琴簫合奏,談論天下,沒想到此次相見你我卻是陰陽相隔,從此我再無知音也。”主父和王后姬姜葬於五指山之上,在鑄劍師的墓之旁,趙主父和王后姬姜合葬在一起,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一天之後,家蟻坐於榻上,安靜的離去,葬於瑤瑤之墓旁,它們生前沒能在一起,死後葬在一起。商輔不知去向,昌順呆在草廬之中為它們守陵。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它去經商,成為南海第一富商;第二種說法就是它開辦私學,門下弟子有上千蟲。

秦王身染重疾,不能自理朝政。到它晚年的時候,常做噩夢。一天的夜半,雨大作,秦王躺於冰冷的秦王宮之中,閃電閃亮這個漆黑的秦王宮。在秦王的額頭之上是大汗淋漓,頭不停的搖晃,但就是不能醒來。在它的腦海之中閃現出這樣的一種畫面。在函谷關之外,有大軍奔襲而來,率領的主帥正是趙主父。趙主父率領六國合縱之大軍攻打函谷關,函谷關很快被攻破,一路殺來便是勢如破竹,不可抵擋,很快的攻到秦都咸陽。咸陽被它們攻破,殺入秦王宮。秦王坐起在榻上,現趙主父站於它的身前,身材有數丈之高。腰間的長劍緩緩的拔出,秦王漸漸的仰望其上,一柄長劍落下,雙眼一合。秦王受到了驚嚇,突然的坐起,仰望其上,呼道“趙主父。”又倒下。太子楚異守候在榻前,呼道“父王,父王。”秦王病逝,太子楚異繼承王位,立贏正為太子。太子贏正站於一旁,眼神是極度的陰冷,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先王有兒子上百,這些王子都不服贏正為太子。一天,贏正獨自的站在牆角,剛好與它們相遇。此時的贏正是一言不,這個時候的贏正才十多歲。這些王子便上前去挑釁,冷笑著道“喂,傻子,怎麼你就是秦國的太子?”贏正乃然是一言不,孤獨的站在牆角。大王子的氣是不打一處來,提起幼小的贏正扔出,摔倒。摔倒之後的贏正再次站立而起。大王子見它不服輸的樣子。王子們都走上拍打著它臉道“你的骨頭還挺硬朗的,給我打。”其它的王子推到贏正拳打腳踢。贏正拔出護在胸前的匕刺殺一個王子,這個王子倒於血泊之中。大王子見後大驚,嚇得連連後退,道“狼崽子,你好狠啊!”向秦王宮奔去,這個時候的贏正箭步而上,按倒大王子,撿來匕,一劍封喉。

秦王聽到宮外有打鬧之聲,見大王子倒於血泊之中,贏正還是緊緊的護著帶血的匕在胸前,被眼前的一幕嚇到了,道“正兒,它們都是你的兄長啊!你為何要殺它們?”贏正低頭不言。秦王走上就是一個響亮的耳光,贏正再次摔倒,護在胸前的匕飛出。贏正再次站立低沉著頭。秦王指向它道“逆子,逆子。”便上前去折斷荊條,道“逆子,我非要打死你不可。”贏正握住抽打而下的荊條,小手被荊條上的刺劃傷,血流出染紅了它那胖乎乎的小手,兩眼如同一雙鷹眼,道“我是秦國的太子。”秦王道“你是秦國的太子又怎樣?先你是我的兒子,你闖下這麼大的禍,父親教訓自己的兒子不應該嗎?”贏正奪過秦王手中的荊條,扔掉道“它們毆打太子,視同謀反,我殺了它們,消除我大秦之後的隱患。之後有阻礙大秦一統天下者,冒犯太子者死。因為我是太子,將來的秦王,秦國要滅六國,要一統天下,先就要消除秦國內部的一切隱患,因為它是內亂之根源。”如此之小的年齡就能說出如此成熟的語言,令在場的官員目瞪口呆。秦王也是無言以對,只是說道“你回去好好的反省吧。”

秦王入秦王宮,站於先王的靈柩之前,對於太子贏正所闖下的禍不能釋懷。大臣們都跟隨在後走進,道“大王。”秦王轉身道“贏正是寡蟲的兒子,它從小在趙國長大,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養成孤僻的性格,不愛說話,也不苟言笑,誰也不知道它心裡想的是什麼?沒想到它如此之小的年齡,就有如此毒辣的手段。殺死自己兄長能說出一些冠冕堂皇的言語,若是它為王,那還得了,朝堂之上的官員是蟲蟲自危。寡蟲想廢掉這個太子,封成喬公子為太子,成喬是先王之子,又是正兒的王叔,不知諸位覺得如何?”秦相權善走上道“大王不可,太子關係著大秦之命脈,不可更立。太子有鐵血之手段,滅六國者非它莫屬,若大王更立太子,動搖了根基,我秦國會亂的。”秦王這才放棄更立太子的想法。

秦相權善站出道“大王,西周公國已滅,只剩下東周還在苟延殘喘,周都宰子正已戰死,我大秦再無威脅,臣願親率大軍百萬滅了東周。”秦王走上道“聽聞周王宮的太廟有九鼎,乃國之重器,一定要將它們運回秦都咸陽,以後橫掃六國也就名正言順了。”

傳說上古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這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夏、商、週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公元前六百零六年,楚莊王藉口討伐6渾之戎,把楚國大軍開至周都洛邑南郊,開始閱兵。周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問鼎之輕重,王孫滿聽出弦外之音,答道“九鼎的大小之輕重在乎於德義之有無,不在乎鼎的自身。”楚莊王開始誇耀楚國的軍事力量並加以威脅的道“不要自持有九鼎,光我楚國之兵在戰場之上折斷敵軍的戈頭矛頭,就足以鑄成九鼎。”面對雄視南方,倨傲少禮的楚莊王,王孫滿繞開其話鋒,道“大禹統治天下,天下有九州,每州州牧送來出產之青銅,鑄成九鼎,象徵著整個天下。夏桀無道,鼎遷到商,過了六百年,商紂暴虐,鼎又遷到周。只要有德義,鼎雖小也很重,重的很難搬走它。若是沒有德義,鼎雖大也很輕,輕的容易失去它,從周成王將鼎放置在郟鄏算起,已經傳了三十代,七百年。”隨後又道“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還沒有完,還不到其它的諸侯國取代的時候,所以鼎之輕重,請大王免開尊口。”王孫滿的義正詞嚴使楚莊王打消了非分之想,只有偃旗息鼓,泱泱的離去。楚莊王不甘偏居一偶,在周都附近擅問九鼎,有覬覦天下之野心。人類都是如此,昆蟲界亦如此,秦相權善明白九鼎之重要性,退出秦王宮。

相隔七年,秦國兵出函谷關,以東周參與關東各國對秦的軍事行動為藉口,兵東周。兵臨城下,周天子率領臣民開城而降,秦軍取得勝利並完全佔領東周國土,東周滅。秦將原東、西二週國土及韓國的成皋、滎陽合併,設立三川郡。秦滅東周宣告了統治中原約八百年的周王朝的覆滅。

秦軍入周都太廟,把守各個宮門。秦相權善站於太廟之前,緩緩進入太廟站於九鼎之前,九鼎之重,重達千斤,驚歎的道“國之重器,傳國也。”站於九鼎之前,撫摸著鼎身,是愛不釋手,呼道“九鼎歸秦,天下即將一統,我大秦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之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天下歸秦,天下歸秦。”回想昔日,它在秦國史館看史冊,這是人類生的大事。公元前三百零七年,秦武王入周都洛邑,舉鼎而卒,令其惋惜。權善走下,叫進一些孔武有力的大兵將九鼎搬出,可鼎很重,很難挪動。用粗繩捆綁住鼎身,鼎之下放有圓木,扶住鼎身,緩緩的滾下,滾出太廟。將九鼎一起搬上一輛大車。一匹馬是很難拉動裝有九鼎的大車,就用九匹馬來拉,九匹馬拉著大車,後面有兵士向前推,才微微的向前移動。大軍在後護著九鼎出周都洛邑,突然電閃雷鳴,開始下雨了。深深的車轍印,在道路上。行止半路,大雨傾盆而下,車輪陷入泥潭之中,九匹馬很難拉起這輛大車,旁邊是奔騰的黃河水。秦相權善走下戰車,站於兵士之中,使用蠻力拉著陷入泥潭之中的大車,一些兵士在後推。大雨還在下,道路在暴雨的沖刷之下開始坍塌,連車帶馬一起掉入奔騰的黃河水之中,連同九鼎一起沉入河底。權善站於黃河邊,仰天而呼道“難道這是天意嗎?”只有率領大軍不甘心的離去,大軍在大雨之中緩緩的前行,次日,天空開始放晴。秦相權善入秦都咸陽,進入秦王宮,面見秦王道“大王,大軍在運九鼎途中,遭遇大雨,致使九鼎沉入河底。”秦王聽後大驚,起身道“什麼?難道這是天意嗎?”隨後走出秦王宮,仰望上蒼。三年之後,秦王病逝,秦太子正繼位,它就是秦王正,這個時候,它才十六歲。

這幾年的人類史上完成統一,公元前二百三十年,秦滅韓;公元前二百二十九年,滅趙;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滅魏;公元前二百二十四年,滅楚;公元前二百二十六年,滅燕;公元前二百二十二年,滅齊,天下一統。

喜歡群雄爭霸之蟻王請大家收藏群雄爭霸之蟻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