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婚(1 / 3)

正德元年10月18日。

皇帝詔旨,遣英國公張懋為正使,禮部尚書林瀚、駙馬都尉崔元為副使,並在他們的陪同下,祭告天地宗廟,命定皇后人選和大婚之期。

次日,皇帝於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賀,正副使四拜皇帝。

皇帝身穿冕服,賜其冊文,上書:茲選大興縣主簿夏儒之女為皇后,命卿等持節行納采問名禮。

這是“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親迎)中的前兩個程式。

正統年間,皇帝如何成婚的禮儀都已經定好了,到朱厚照的時候只用跟著做。這種事情,他也不願意動腦筋去改,因為不管怎麼改,都是很繁瑣的。

而張懋、林瀚、崔元受命以後,帶著隨員和禮物,從皇宮正門浩浩蕩蕩的出發。

此時的皇后家中也非常忙碌。

一個縣的主簿,實在稱不上什麼大官,而且還是和皇帝成婚這種事,方圓幾百裡找不出個樣板,即便有再長的時間準備,也難免會有慌亂,好在會有禮部的禮官先前一一說好。

而大門之外,張燈結綵,燈籠高掛這自然不必多說。

入門以後的院落內有書案,禮物則陳於正堂。

夏儒頗有幾分緊張的在家中等候,這個時候他也知道自己的閨女還不算正式的皇后,但左右就是這幾天的事,於是一些禮儀反倒比宮裡的要求更為嚴格。

比如說他自己不會去看,也不叫其他人隨意靠近。

靠近了,到底誰給誰磕頭這都說不準。

等了不知多久,宮裡的儀仗隊到了。

到這個時候,雙方所有的動作都是規定和商量好的,誰做什麼、說什麼,甚至是站什麼方位、順序,全都不能錯、亂。

首先是禮官先來,高喊:

奉制建後,遣便行納采問名禮!

隨後皇帝任命的正使在院落裡說:英國公張懋奉制納采!

夏儒按規定回答:

蒙制訪,臣夏儒不敢辭!

接著,禮官會將夏儒引出正堂迎接皇帝的正、副使,雙方見禮。

而後所有人,包括一應隨員,全部進入正堂。

之後就是副使宣讀制書,交予彩禮。

夏儒寫下制書答文,收下厚禮。

這,就是所謂的納采。

整個流程非常複雜且枯燥。

而之後的問名,就是詢問女方的生辰八字。這也有一套流程,畢竟是‘奉制問名’。

實際上先前已經清楚了,就是算好了生辰八字覺得合適,才選你為皇后的。

這裡不過是一個形式。

等走完‘問名’的一套流程,正副使回宮進奏。

皇帝就會將之轉交給占卜的官員。

這麼一占卜,結果肯定是吉,這樣數日之後再舉行儀式,這就是所謂的納吉,其中就包含把占卜的結果告訴女方。

這樣再舉行納徵禮,就是正式的向女方贈送聘禮。

納徵禮後,皇帝遣任的正副使再到女方家,行‘告期儀’,即告知女方大婚的日子。

這裡面的每個過程都有隆重而繁縟的儀式,而六禮之中,又以最後一項‘親迎’為主。

一般來說,在民間娶媳婦兒是男方到女子家中,把媳婦兒迎回來。

但皇室不同,因為地位尊崇,就只會派一個有兒有女的大臣去迎親。

這其中的熱鬧、宏大的場面自不必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