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改變用人之向(1 / 2)

到了晚間以後,乾清宮迴歸了靜謐。

今天天子和內閣一頓大吵,這件事還是會傳出去的。

不過朱厚照不是愧疚型人格,他不會去考慮是不是沒有‘尊老愛幼’,他其實是在反思是不是近些年,清流任用的過度了。

劉健、李東陽、謝遷、王鏊、楊廷和、何鑑……

這些人的確是給了他們太多的面子。

正常來說,這些人人品端正,極具名望,這等清流在朝,國家至少和諧,簡單的說就是正道的光還在。

可實際上看起來,副作用也不少。畢竟德行高潔的人仍在少數,寬鬆之政下,多的是心思不軌之輩。

而且這幫人有些頑固,道理講不通,無事發生還好,真的辦事還要萬般阻撓。

這一點算是他的過錯,也許是好日子過得久了,有些放鬆了。不願意看到朝廷波詭雲譎,總想著安生些。

從這一次的事情來看,以後大概還是要多任用些與主流不相稱的官員。

他們雖然在儒家的話語體系中不是什麼君子,但為政更加大膽,而且往往秉持的某種觀點,且意志堅定,輕易不會被閒言碎語影響,退一萬步說,絕不至總拿出仁政、寬政那一套老掉牙的東西。

這類的官員……

張璁、王瓊算是代表。

包括現在的張子麟也是這樣。

還有王守仁,那也是有腦子的,至少沒被洗腦。

張璁已經入閣,張子麟也調整了。

王瓊麼……他和張子麟同年,也五十七了,不過這個人因為是歷史上重用王守仁的人,所以朱厚照有印象,一直到嘉靖十年,朝堂都有其身影,算是個很長壽的人。

活得久,可是個很大的優勢。

朱厚照雙手抱胸,拇指抵著下巴,在來回踱步思考。

王瓊已經在陝西巡撫的位置上很久了。

當初他是以王瓊和周尚文兩個人相配合,這樣一武一文,穩定西北。

不過新疆既然已經併入版圖,形勢又有變化了。

而且周尚文已經離開,楊一清……楊一清確實是個有本事的。

再加上他原是內閣首揆,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給他找個搭配的人應也不難。

既然如此,那還是讓王瓊回京,這個傢伙是三教九流出身,只要管用,那是什麼手段都敢使。

現在的吏部尚書梁儲在天官的位置上待得太久太久了。

今後要改一改用人的風氣,那吏部尚書就必須要換個人了。

“尤址。”

“奴婢在。”

“去將玉昌叫來。”

“是。”

等人到了以後,朱厚照即下令,“擬兩道旨意。第一道,調陝西巡撫王瓊入京,擔任吏部尚書。第二道,現在的吏部尚書梁儲,轉任左都御史,賜其少保。旨到即動,不得有誤。”

“是!”

正兒八經的聖旨不會這麼簡單,肯定要寫上幾句讚許的話之類的,這是侍從室和內閣的活,朱厚照不管。

他要管的,其實是現在好好坐著的左都御史應當怎麼辦。

略作思量後,他決定將此人調至禮部任左侍郎。

而從朝堂整體來看,張子麟和王瓊這樣的官員接連入京,會有些特別的意味。不過朱厚照已經決定行事更加粗暴些,細活兒是他們的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命令了範玉昌以後,朱厚照還讓人將各地一些官員的資料送來給他看。

河南布政使可以入京,其他人為什麼不可以?

即便是品德不那麼好的人,只要稍有底線,辦事能力強,那就可以,清流該退退了。

不過再晚一些時,毛語文入宮遞了訊息,打斷了他的沉思。

寧藩之事,同樣重要。

真實的歷史中,寧王為了謀反進行了一些列的籌備,在此過程中不斷的有大臣和太監揭露他的不軌言行。

很多人都事後諸葛亮的說他當初如何如何,一看就是要謀反。

其實這些都沒有根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