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啟蒙讀物(1 / 2)

小說:唐朝王爺的衣服 作者:頭條帝

第46章啟蒙讀物

杜言走後不久,一個長相很文雅的五六十歲老人帶著幾個青年人模樣的人走進了大殿。

這名老人叫韋澄,朝庭最高的教育行政機構——國子學祭酒。

韋澄,京兆杜陵人。在隋任大丞相府法曹、東京兵部侍郎、定陵郡守、尚書左丞、國子司業等官。入唐後,李淵任命為國子祭酒,出為綿州刺史。

唐朝的教育系統有官辦跟民辦兩大類。

第一類以國子學(貞觀改為國子監)為代表的公辦學校,第二類則以私塾或者是宗族自己的私人學校。

唐初武德初年,國子學下設立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跟算學五個專業。

而國子祭酒則是朝庭官學最高的行政長官,三品大員。

參觀了大殿裡的一切陳設,當老人看到大殿正中間的黑板上寫著的白色粉筆字的時候咦地一聲走上前去。

“這……這是石灰?”老人用手輕輕地摸了一下白色的粉筆字,嗅了嗅,一陣刺鼻的粉末瞬間充斥著他的鼻腔,打了個噴嚏後問道。

“回恩師,是的,聽杜先生自己說是叫什麼粉筆來著,而這個板也如其樣也叫黑板。”一個青年人跟在老人的身後解釋地說道。

這個青年人是培訓班裡的學生,由於見到了杜言“明”的這粉筆跟黑板在教學上的作用後,馬上去請自己的恩師過來一看。

“白色的石灰做成的粉筆跟黑板配合,嗯,絕配,絕配呀。”老者看著黑板上白色的飄逸的粉筆字不斷顫抖著地點頭肯定地說道,那表情像是中了五百萬彩票似的。

“不知道這杜言是怎麼想到這個方法的,要是把這個粉筆跟黑板普及開來那……”老者一想到這黑板跟粉筆在教學中的作用就身體一陣的顫抖。

老者說完,拿起一根粉筆就往外走。

身後的那個青年人卻著急了,走上前去說道“恩師,這個……粉筆您不能拿走。”剛才答話的那個青年人說道。

“嗯?”老人聽到自己學生的話,有些不好意思地轉頭看著對方。

自己活了這麼大歲數,這是第一次在沒有經過人家主人的同意情況下擅自拿別人的東西。不過跟借書不算偷書一樣,這不算偷。

自己拿走是想作個考究,好將來把這兩樣東西普及起來。

“怎麼啦?”老人問。

“這個……實在是杜先生走的時候親自交待過,這粉筆跟黑板,不準任何人亂動也不準拿走。”青年低著頭說道。

“我會親自跟他說的,放心便是。”老人說完拿著兩根粉筆走出了大殿,留下幾個青年人愣愣地站在那裡,想攔卻不敢。

而杜言回到家裡,來到了後院一個秘密的小院。

“公子。”五個匠人模樣的老人正在拿著一個個小小的印章一樣的東西在雕刻著什麼。

旁邊的貨架上也擺放著雕刻好的細小的印章。

杜言來到貨架上巡視一圈後問道“情況如何了,還差多少個?”

這五個匠人是杜言在外面花了大價錢買來的專門從事雕刻的老師傅。

最年長的一個老人回答道“公子,已經差不多了,一些之乎者也的常用字還不夠,大概要今天第一本的內容就好了。”

杜言隨便抽查了幾個雕刻好的印章,雕刻還不錯,都是小楷字型,接著說道“不著急,慢慢來,有什麼需要的跟我說,我讓人去外面買,這裡就辛苦你們了。”

“現在條件不允許先用木頭雕刻著,要是往後條件允許了,咱們做成瓷器的,也就不會害怕木頭放久了會出現裂紋的情況。”

“按理來說用鉛是最好的,不過那東西現在外面不多,價格又不便宜,瓷器是最適合了。”

杜言一邊解釋著說道。

“是的,做成了瓷器只要儲存好,就沒有木頭的裂紋而影響印刷質量的問題,可是做成瓷器,那得有燒瓷器的窯口才行,就是不知道……”

“沒問題,沒有窯口咱們就自己蓋一個不就行了?也不用太大,咱們又不是做燒製大形的瓷器,只是燒製這些細小物件,一口窯一次就燒得差不多了。”

“這個事情對咱們杜家很是重要,你們是知道的,要是讓外面的人知道,特別是世家的人,咱們杜家就會有麻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