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好訊息不斷

自弘治元年開春起,景光便一直悠閒地在唐澤山城中籌劃基建相關事宜,這種種田的日子過得尤其輕鬆,但此時下野國內卻說不上風平浪靜。

五月中旬,佐竹家再次出兵下野,與“那須七黨”在兩國邊境處的八溝山地展開合戰,是一次中等規模的試探性作戰,雙方人數均在三千人左右,戰事膠著異常,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仍然無結束的跡象。而隨著景光將勢力延展到下野國中部地區,領地實際上距離東北部戰場已經很近了,再沒有坐視不理的資本。因故,景光派遣齋藤朝信領第三陣常備,前往作為本家領地交通要衝的多功城鎮守,與領第二陣常備於宇都宮城監督築城工作的甘粕景持相互照應,以防備可能生變數。

最終,變數確實生了,卻不是因為佐竹家的問題,而是出現在足利長尾家內部。六月初,剛剛獲得壬生家家督之位並轉為足利長尾家郎黨的壬生周長,不知道是吃錯了什麼藥,居然在未報請景光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出兵進攻壬生城東臨、位於芳賀郡南部地區的芳賀家居城真岡城。

壬生周長親自領兵六百餘人,突襲入芳賀郡境內,開始時確實是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一路殺至真岡城城下。

芳賀郡總石高大概在七萬石左右,是下野國內除都賀郡以外石高最高的一個郡,其北部四萬石左右在那須家手中,南部三萬石在芳賀高定的控制之下。芳賀家及其這三萬石,可以算是下野國內僅存的宇都宮家勢力了,景光一直沒有拔掉這根釘子,主要還是考慮其存在能夠緩和自家與那須家的關係,這多少算是個明面上共同的敵人。而壬生周長的擅自做主,無疑讓得到訊息的景光有些不爽,但也沒有立即令將其召回,僅僅是冷眼旁觀,等著看這位的笑話。

當年,壬生綱房叛亂奪取宇都宮家家業,芳賀高定攜幼主出奔並一直客居他處,怕的是當時那領有十數萬石領地的壬生家。至於眼前這個僅僅兩萬多石的閹割版,芳賀高定還是不放在眼裡的,甚至連城都不守,同樣是領了六百餘人於城下野戰。結局像景光預想的一樣,壬生周長被打得大敗,倉皇逃回了壬生城。

直到前方傳來了壬生周長戰敗的訊息,景光才讓人將早就寫好的問責書狀送了出去,在訓斥責問其擅自出兵的同時,要求壬生周長至唐澤山城領罪。

本來此事就算告一個段落,但可能是與壬生周長的一戰讓芳賀高定錯誤估計了形勢,讓其以為景光攝於常6方面的壓力不敢動他,因而有些飄了,竟是從領內又進行了徵召,湊出了一支一千人的隊伍,直接殺向了壬生城。

雖說現在景光本沒有要拿下芳賀家的想法,甚至如果芳賀高定領兵馳援八溝山地的戰事,景光都不會太在意,但此次竟是要動足利長尾家的人(雖然景光很大程度上沒把壬生周長當做自己人),景光就有點看不過眼去了。隨即,景光傳令,以齋藤朝信為主將,小山氏朝、結城晴朝為輔助,共計一千六百人,準備截殺芳賀家的軍陣,由於通訊條件限制,准予齋藤朝信見機行事的權力,要求只有一個,就是要把芳賀家打疼,但要最大程度減少本家傷亡。

景光如此在意自家傷亡,主要是在為來年可能生的與佐竹家的對抗做準備。畢竟從目前的情況看,那須家方面應對戰事已經有些乏力,甚至不排除年內其東北部防線就會被攻破的可能。一旦佐竹家撕開這第一道防線,從八溝山地突入下野國,那麼受威脅最大的便成了景光,畢竟景光現在佔著宇都宮家的領地呢,屆時佐竹義昭肯定把足利長尾家作為攻略重點。

雖說自年初開始,景光加快了整合領內國人勢力、組建訓練常備隊的步伐,但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手頭已成型的五個常備隊,是景光能夠維持的極限。一方面,養這三千多人開支不小,即使家裡有礦,但還是要把主要財力用於建城和“招商”,而且隨著組建新隊,裝備供應已經有些跟不上了,至今第四陣、第五陣的鐵炮還未配全。另一方面,下級武士的數量也影響了組建新隊的度,畢竟為了保證方陣戰鬥韌性,景光手下的一陣六百人,是由武士與鐵炮足輕、長槍足輕是以一比一比四進行混編的,目前常備足輕們的紀律性遠沒有達到能讓景光放心的程度,不可能單獨成陣。

從景光的角度看,保持目前五個陣常備的規模基本可以滿足下野國內形勢的需要,最多會再組建一支預備隊用以臨時補充兵員。戰時,有這三千多人的核心團隊,再輔以領內臣屬家族的徵召部隊,只要不是和後北條家當面硬扛,應付關東地區的戰爭應當是足夠了。甚至景光覺得,真豁出去的話,自己與目前的後北條家來個魚死網破的能力也還是有的。

齋藤朝信在此戰中,完美完成了景光所交付的任務。七月初,齋藤朝信領兵六百餘人自多功城向東,小山氏朝、結城晴朝各帶五百餘人自小山城向北,分別從兩個方向夾擊正在壬生城籠城的芳賀高定部,毫無懸念的大勝。足利長尾家又乘勝追擊,連續拔掉了方賀郡南部多個砦子,並於七月底攻陷了芳賀高定的居城真岡城。芳賀高定攜族人倉皇北逃,逃到了舊城益子城苟延殘喘,如果不是景光特地叮囑齋藤朝信要留著芳賀家作餌,這一輪就可能直接把芳賀高定逐出下野國了。

受芳賀家突變故影響,加上擔心景光會馳援那須家,佐竹義昭草草結束了於八溝山地的合戰,領兵退回到了常6國,下野的緊張局勢才又稍微緩和。

除了戰事順利外,景光派往京都的使者返回了山城,帶回了朝廷和幕府方面認可景光繼任“日光山御神領總政所”的文書,算是讓日光山轄區的所有權蓋棺定論了。

最近幾日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景光甚至比需要管理本家日常收支大計的鶴都要悠閒得多,除了日常跟隨小笠原貞種繼續學習馬術外,大多數時間是接見從各地前來下野國經商的商戶。商戶們多是被誇張的建城計劃吸引,嗅到了商機蜂擁而來,妄圖提前到宇都宮城下搭建起自己的店鋪。他們前來拜訪景光,多是帶有“拜碼頭”的性質,進獻一些財物以獲得領主的許可,僅僅個數月,景光倒是收穫不少,更準確的說是收貨不少。

八月中旬的一日,景光帶人進入山中狩獵,準備改善一下伙食。對於這位館主大人的“雜食”屬性,眾人也都習慣了,因而對其時不時進山來一場狩獵活動都見怪不怪。

由於鹿是藤原氏的式神象徵,因而一行人主要是搜尋狩獵山鯨或是飛禽,眾手下進入山林幫忙轟趕獵物,景光與小笠原貞種則是每人手拿弓箭,站在林邊等著獵物跑出,一副要一較高下的樣子。

“殿下,”村上國請突然快步來到了景光身邊,低聲道,“剛才御館中傳來了訊息,說是有佐竹家的使者到訪。”

景光聞言將長長的和弓收起,眉頭緊皺了起來。

喜歡公家的戰國請大家收藏公家的戰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