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整合

當天儀式結束後,北條氏光又於小田原城御館內,單獨接見了北條綱成、笠原康勝等後北條家重臣,並有意識的安撫了相模及伊豆兩國當地豪族。

在小田原城盤桓多日後,景光最終並未選擇將居城移到此處,而是任命齋藤朝信為小田原城城代,全面負責周邊防務。

在基本掌握武藏、相模、伊豆之後,關東大平原基本歸於氏光的控制。在接受太田資正、成田長泰等武藏國人臣服後,除了控制上總、安房的裡見家和上野部分豪族名義是歸屬越後方面以外,關東其他地區過兩百萬石的領地盡收囊中。

這樣,日光城作為居城的位置也便有些偏遠,在徵求北條幻庵意見後,氏光下令比照日光城規模重新營建江戶城,作為未來本家居城。

在離開小田原的前一日,氏光在城中舉行了盛大儀式,封賞此戰各家中的有功之臣。

在意識上,增補北條幻庵、小笠原貞種為奉公役,總領家中各臣屬,輔佐家督政見。

由於手下一時間湧入大量數萬石知行的土豪國人,為平衡奉公眾與地方豪族的的實力,在心裡上更加穩定奉公眾,景光一改以往的做法,開始賜下少量的實封知行地。

北條幻庵、甘粕景持、齋藤朝信、桐生助綱、小笠原貞種等五名奉公役,為本家家老,各實封武藏國秩父郡一萬石,再領虛封五萬石為年俸。

其中,齋藤朝信為相模國小田原城城代,負責相模、伊豆等地防務,並總領兩國檢地事宜;桐生助綱為下總國關宿城城代,負責下總與下野國海河、6路商運事宜,並聯絡下總國千葉家,震懾安房、上總大族裡見家;甘粕景持為武藏國江戶城城代,主要是負責新城營建事宜,並主持對武藏國的檢地;小笠原貞種將接替甘粕、齋藤二人,梳理日光城事務,輔佐氏光處理相關事宜,在家督親征時任日光城城代;北條幻庵則象徵意義更多一些,將作為軍師跟隨在氏光身邊。

大道寺政繁、松田憲秀、北條綱高等三名後北條家老資格家臣,氏光也有所照顧,對其知行地進行了加封,並享本家家老格,屆時他們也將隨景光遷往日光城居住。

大熊朝秀、北條綱成、多目元忠、柿崎晴家等人為奉公眾、本家部將,分別實封上野、相模、伊豆、常6等地一萬石(柿崎晴家進行了減封),再領虛封三萬石為年俸。

笠原康勝、富永直勝、三好政勝、佐野昌綱、太田資正、小山氏朝、千葉胤富等氏光手下勢力較強的臣屬,享本家部將格。

加藤段藏、村上國清、梅居小一郎、二條清實等人為奉公眾、本家侍大將,分別實封下野國五千石,再領虛封一萬石為年俸。

成田長泰、大關高增、大田原資清、結城晴朝、多賀谷政經、水谷政村、壬生周長、芳賀高照等氏光手下中等實力的臣屬,享本家侍大將格。

目前的權利分配暫時堵住了各方的嘴,算是令人滿意,但畢竟是由兩個家族合併而來,其中磨合必然是一個過程,好在氏光自認為時間對於自己來說還是比較充裕的。

對於兩家合流之事,氏光在安排好一切事宜後,方才寫了近萬字的書信往春日山城,最大程度站在道義和關東穩定的角度上陳述自身的無奈,請求上杉輝虎予以諒解,並表態一定幫助山內上杉家穩定關東。同時提出了將上野國大部(實際已有小半國的國人臣服山內上杉)明確呈送山內上杉家,以緩和越後勢力的妒氣。

值得一提的是,氏光在信中同時提出,準備給自己與加藤朧年僅八歲的長子猿千代元服,繼承足利長尾家的苗字。

做完各項安排,氏光攜北條鶴鶴,在重兵護送下啟程返回下野,各家來援國人也6續返回封地。

春日山城的回信來的尤其滿,不只是上杉輝虎本人對此事糾結,還是山內上杉家中爭議太大,一直到氏光返回日光城又過了一個多月後,這封簡短的回信才姍姍來遲,行文寫的很文雅,也可以說是很官方。

看到抬頭寫的是“北條勘解由長官殿”,氏光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大半,這代表著作為關東管領的上杉輝虎,預設了氏光有些出格的行為。雖然稱呼上有些疏遠,表明上杉輝虎也是挺火大的,但總歸是認可了此事,剩下的就是去公關朝廷和幕府了。

來信洋洋灑灑,其實不過就是一個意思“好自為之”,這算是上杉輝虎作為關東管領給氏光的一次警告,不允許其再亂來了。

而本就得了很大便宜的氏光,本來也決定低調一些時間了,畢竟戰國要進入神仙打架的階段了,再出手需要看準時機。

目前,整合後的後北條家明面上擁有下野、武藏、相模、伊豆、下總全境,以及上野小部、常6小部,總共近兩百萬石,在天下大名中決對是排的上號了。

畢竟刨除氏光的領地,作為關東管領的上杉家,不過有越後、越中、上總、安房全境,飛驒、上野大部和能登小部,同樣不到兩百萬石。但要考慮到上總、安房是裡見家的自留地,實際上是半臣屬半獨立的性質,所以這個兩百萬石是要縮水很多的。

足利長尾與後北條的戰事雖然以兩家合流而終結,但武田家與今川家的戰事仍在進行,氏光既然全盤接手了北條氏康的政治遺產,履行援助今川家的責任這一“債務”,自然也是要負責的。

北條綱成、多目元忠等人依然帶領軍隊駐紮在駿河西部各城中,戰事處在一城一砦互換當中,齋藤朝信則是帶兵試探性的攻入甲斐南部進行騷擾。

但戰事規模被武田晴信和氏光很有默契的控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就這麼託著,畢竟面對一個近兩百萬石勢力的大名,甲斐的猛虎也是要細細思量的。

但對於德川家來說可是慘了,武田家開始將兵力逐步轉向細線,攻入遠江地區,將德川軍趕回了三河國。這是個啞巴虧,畢竟德川家先行撕毀與武田家的協議。

至此,武田晴信距離上洛的野望更近一步,似乎可以預見到,在信長包圍網的加持下,來自甲斐的鄉下人鮮衣怒馬進入京都的畫面已經出現在了人們的腦海中。

喜歡公家的戰國請大家收藏公家的戰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