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律令與幕政

日本自古時起效法中國,在飛鳥時代就初步形成了律令制的國家治理體系,實際上也是東亞地區唯一完全實現律令制改革的國家,逐步建立起了中央集權的政府,諸如國司領國、官位體系等都是在律令制下產生的配套措施。

律令制的崩潰,與公家沒落相伴。可稱“武家第一人”的平清盛,跳出北面武士的身份限制,建立了第一個武家政權,雖然自己未開幕,但以六波羅探提的身份統攝中央政府。待平清盛死後,源平合戰,源賴朝擊敗平氏,開創了幕府政治的先河,至此律令制在島國徹底崩潰,一直到明治維新後才真正恢復。

律令制與幕府制誰更適合島國統治,這倒是很難說的清楚,老烏龜開幕後,在一定程度上施行的是兩者折中的辦法,主要是看到了律令制在“坐天下”階段的維穩作用。

景光倒是覺得,律令制在“打天下”階段的作用會更大一些,當然也無法給甘粕長重等人解釋什麼是中央統籌、戰時財政,見他們還不是太牴觸才放下心來。

景光提出的五條規本質上也是律令制與幕府制的折中,至於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確實要摸索一番,不過景光覺得自己目前家小業小,不怕出問題,小船總是好調頭的。

景光此時拿出五條規,主要還是因為自己的這幾位下屬,除了甘粕長重,都還未真正從幕府制體系中得利,相對思想工作還是好做一些,要真的等到要從下屬大名或豪族嘴裡奪食,那就得思量思量家內的穩定了。

“諸位如此信任我,未來一定不會讓諸位失望的!”景光向甘粕長重等人躬身一禮,驚得眾人避開並將身子死死匐在地上。

“殿下,不必如此,就當我們跟著您賭一把大的。”柿崎晴家的回話引起屋內眾人輕笑。

景光跟著眾人笑了笑,說道“當然,現在本家重臣也就你們幾人,暫時不單獨設定奉公令了,還是大家一起商議,希望諸位努力讓本家真的有全部實現五條規的一天。”

在眾人再次行禮,表示今後會全力以赴後,景光開始做出正式的安排“甘粕近江守大人!”

“在!”甘粕長重鄭重的應道。

“閣下放棄越後封地,攜家眷隨我外遷,這份情義甚重,在此授閣下本家奉公役、侍大將,虛封足利郡一千石,再領受年俸一千石。其中,虛封會供給閣下同等產出的稻米,並於每年中下旬統一撥給,至於俸金則會以當年初米價折算成銀錢按月放,沒有問題吧?”

“謝殿下厚愛!”甘粕長重對這一方案還是比較滿意的。目前島內大名對田地產出一般是六公四民,即田地產出一千石米,農人保留四百石,上交領主六百石,如此甘粕長重將會有一年一千二百石的收入,參考到現在的米價較高,基本還在一石一貫文的階段,那麼算來,也就相當於月奉一百貫文左右,實打實的高薪,起碼在越後的封地是拿不到這個數的。

“另外!”甘粕長重本是要退回去的,聽到景光還有話說便又停住,詢問似的看著景光,“念閣下赤城,我將本家通字‘景’贈與閣下,賜名為‘景持’,願閣下守正持重,繼續為本家出力。”

甘粕長重,應當稱呼為甘粕景持了,有些激動,畢竟被授予主家通字,算是極其高的禮遇了,自然又是對景光千恩萬謝一番。

景光也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自己能做的已經做得很足了,這位本家的標杆算是已經正式立起來了,剩下的便看甘粕景持自己的表現了。

“齋藤新九郎!”景光道,“你是最早跟隨我的,甚至春日山城一戰都恍如隔日,在此也感謝你一直盡心竭力。”

“殿下說的哪裡話,都是在下分內之事!”齋藤朝信也動了感情,有些感慨。

“在此授予你本家奉公役、侍大將,虛封足利郡五百石,再領受年俸五百石,希望你再接再厲。”

“謝殿下,定不負所望。”齋藤朝信拜謝後也退到了一邊。雖然齋藤朝信與甘粕景持年齡相近,且與景光更親近一些,但後者畢竟在越後就是侍大將並領有封地的,給於其虛封一千石很大程度是帶有補償性質,這方面齋藤朝信自知是不能比的。

“柿崎彌次郎,在此授予你本家奉公役、足輕大將,虛封足利郡三百石,再領受年俸三百石。”

“三好源三郎,在此授予你本家奉公役、足輕大將,虛封足利郡兩百石,再領受年俸兩百石。”

柿崎晴家和三好政勝先後上前叩謝,這種“分果果”的事本身就是喜聞樂見的,景光又勉勵了眾人幾句便讓其都退下休息去了。全程沒有聲,一直在認真記錄的定光院蓮信,終於收起了手札以及筆墨,但卻不急著走,只是一臉賊笑的坐在那裡盯著景光。

“大師這是幹嘛,難道我臉上長花了?”景光看著他的樣子不禁莞爾,問道,“還是閣下也想要俸祿啊?咱們在山門時可是說好了,在下可是僅僅只管您有飯吃的。”

定光院蓮信笑著反問道“閣下也知道錢不夠用啊?”

景光的臉拉了下來,心裡嘆了口氣,這就是改革的代價。僅景光手下的四名大將就相當於要分走領內三千石的土地份額,按照六公四民,就是一千八百石(貫文)。而隨自己一路而來的五十名山城國武士,還有長尾景虎贈與的七十名越後國武士,以及由長尾景長劃轉給自己的三十名左右一直留守在足利郡的下野國武士,也是一隻龐大的隊伍。雖然這一百五十人作為最初級的奉公役,不會給予虛封地,只是領取基本月俸兩貫,即使這樣年用也在三千六百貫文左右。

全部薪俸支援相加,便已達五千四百貫文。得益於軍神大人的慷慨,景光從越後國帶來了大約價值五千貫的金沙,倒是僅僅能夠勉強夠第一年的俸祿放。

景光領有足利町兩萬五千石土地,按分成,其年收入大概有一萬五千石稻米,但是景光很清楚從現今開始,米價波動很大,最差的時候,兩石米可能就只能賣到一貫錢,如此即使是按一萬五千貫來算,刨除本家各類開支,也很難說足夠施行景光所設想的五條規之內容,甚至缺口很大。

“歸根結底,在下的困惑與近江守大人剛才問的一樣,殿下如何解決人和錢的問題呢?”定光院蓮信問道,“就先說推行一體奉公和奉行檢地,到哪裡去補上這塊人員上的缺口?”

“大師知道此處是哪裡嗎?”景光故意賣了個關子。

“下野國足利郡啊?”和尚覺得景光的問題有些奇怪,見景光站起身來雙手掌疊於身前做了個鞠躬的姿勢,這才猛地反應過來。

“您竟是把注意打到了那裡啊!”

喜歡公家的戰國請大家收藏公家的戰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