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豆包和尚

小說:簡單的戰國 作者:大餅醬

春天過後,晴景對越中的攻伐戰最終還是沒有成行,倒不是晴景聽從了弟弟虎千代的諫言,而是因為越後生了一件大事,越後國守護上杉定實的獨子夭折了。

作為這個時候日本關東各國,很多國的守護,包括統領關東各國的關東管領等職務,都是由幕府初代將軍足利尊氏的母族上杉家出任的,這個時代雖然禮樂崩壞,連天皇家和將軍家都衰落了,但是人們還是在默默遵守著一些看似可笑的慣例,比如說家族出身,所以不論上杉家幾代下來衰敗成什麼樣,出任關東幾國守護,也不少是上杉家的人。

應仁之亂後,幕府實力急劇萎縮,日本六十六國豪強逐鹿,關東很多國已經不在上杉氏的控制下,但處在日本北6地區的越後國仍一直遵循著傳統。

守護是律令制下的一國領袖,而守護代作為輔佐官幫助守護管理國內事務,雖是一字之差,卻是一種身份上的巨大差距。前代家主、作為越後守護代的長尾為景為了控制越後國,放逐並逼死了當時的越後守護上杉房能,並擁護房能的養子上杉定實為守護。隨後為景將自己妹妹嫁給了上杉定實,自己以守護親族的身份征伐掌控越後國,全盛時期拿下了除揚北眾控制的下郡地區以外的,越後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國人勢力。

從為景時期開始上杉定實就成了一尊佛龕,除了供人瞻仰膜拜沒有了一點實權,或許是出於對長尾家的恐懼,也可能是認命了,上杉定實提前過起了安心養老的生活,到了晴景這個名義上的侄子繼承家督,上杉定實已經完全不理政事,安心被妻家供養。本來這一切都很美好,但是春天才過,上杉定實已經6歲的獨子居然夭折了。

上杉定實已經五十多了,在這個年代來看已經算是暮年,不大可能再有孩子了,越後守護上杉家面臨絕嗣的危險。於是以中條藤資為代表的揚北眾提議,過繼出羽國伊達家的次子時宗丸為上杉定實的養子,因為上杉家和伊達家同出身於藤原氏(屬於武家藤原)。

當然,上杉家出身於藤原北家勸休寺流,而伊達家出身藤原北家山陰流,兩家雖然都屬於藤原北家的庶流,但傳承譜系畢竟不一樣,而且分支已經上百年了,血脈還是有些遠的。單論遠近的話,二條家為藤原北家的滴流御堂流一脈,二條家出身的玉千代,實際上與上杉家血緣還要更近一些,但是島國與天朝不同,戰國時期的入嗣跟血緣沒有很直接的關係,更多是政治考慮。

這問題就來了,晴景是絕對不願意將出羽國的霸主伊達家牽扯進越後的,畢竟伊達氏是關東的名門,盤踞關東數百年,稱霸出羽國,勢力強勁,不是今日的長尾家可以對抗的。

而另一邊,伊達家的繼承人伊達晴宗,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弟弟獲得過高的地位,威脅到自己。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伊達晴宗堅決反對父親的決定,還在勸說無效後掀起反旗,這就是席捲整個6奧地區的大動亂——“天文之亂”,之後便是長時間的政治扯皮。長尾、伊達兩家內部矛盾變的十分尖銳,尤其是府內長尾本家與揚北眾所控制的下郡地區矛盾進一步激化,中郡地區各豪族也開始陽奉陰違,即使是長尾氏本家居城所在的上郡都有些政令不通。

越後國處在本州島東北部,地形狹長,多山川,整個冬天都在白雪覆蓋之下。中郡地區的不安定直接影響了長尾家對越後國的掌控,急需要一位有分量的族人鎮守中郡的古志地區,以達到本家對中郡、下郡乃至整個越後國的威懾。

為了鞏固本家的權威,晴景聽從了母親青巖院的建議,讓自己出家的弟弟虎千代還俗,並舉行了隆重的元服儀式,賜名長尾喜平次景虎,出任古志地區櫪尾城的城主,由家中重臣直江景綱為城代在旁邊輔佐,自此,長尾景虎開始踏上了自己戰國之路。

在這兩兄弟精誠合作為長尾家展努力的同時,已經兩歲多的玉千代也有了自己的任務,跟隨老師開始學習文化知識。

"光育大師怎麼是您啊?"玉千代看著面前正在吃豆包的和尚驚訝問到,"還以為您會去櫪尾城輔佐喜平次大人(景虎)呢。"

天室光育意猶未盡的抹抹嘴,直到看到玉千代鄙視的眼神才放棄再拿一個豆包的念頭,玉千代覺得天室光育能教匯出景虎這個"軍神",能力肯定是有的,至少是很能吃,一盒8個豆包這和尚一會就幹掉了7個,按日本這時候的飲食習慣,這食量著實不算小了。

"和尚我信奉真言宗,樂得世外逍遙,哪管什麼世俗事,要不是青巖院夫人盛情難卻,我可都不一定同意教導殿下您啊。"和尚看了眼玉千代,把手伸向最後一個豆包。

"大和尚你好不要臉"玉千代覺得好笑,"教導我是教導我,總不能這個吃法,我長尾家可供養不起。"

倒不是玉千代小氣,來到這個時代後,越體會到島國物資的匱乏。甜食在這個時代是很金貴的,不誇張的說價比黃金,這一盒糖豆包是玉千代在青巖院夫人那死皮賴臉求來的,拿出來只是想讓天室光育嚐嚐鮮,意思一下,沒想到這和尚到真不客氣。

"殿下,"天室光育不以為意,"和尚我用畢生的知識換殿下的幾個豆包,是殿下賺了。"

"那就請教大師了。"玉千代翻著白眼說到。這是玉千代第一次近距離仔細打量天室光育。和尚大概五十來歲,圓臉,略顯富態,穿著一身破舊的黑色僧衣,除了花白的眉毛外看不出一點有道高僧的模樣。玉千代很好奇,這和尚是怎麼調教出一代軍神的。

"大師既然要教導我,那我就問問大師。"玉千代正色道。

"願聞其詳。"天室光育也在打量著玉千代,看小傢伙認真的樣子不由有些好笑。

"大師懂軍略?"

"我又不是一向宗那些想建佛國的瘋和尚,我懂軍略幹嘛。"

"大師會兵法?"(日本兵法一般指小兵法,也就是武藝)

"我自幼出家,又沒遇上神佛授藝,怎麼可能懂兵法。"

"大師懂建築?"

"建個木屋、開片菜地還可以,再大就不行了。"

"那大師通謀略?"

"我又不在廟堂,懂陰謀詭計幹什麼?"

"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您教導我什麼?"

"和尚我略知這亂世數百年曆史。"

玉千代愣了一下,便不顧和尚調笑似的目光,俯身拜了下去,"玉千代,今後要給大師添麻煩了。"

"哈哈哈"天室光育笑著摸摸自己光滑的腦袋說到,"殿下還真是個有意思的人啊,不像虎千代殿下,不,現在要叫喜平次殿下了,其下可是個很無趣的人啊。"

"大師也傳授的景虎大人歷史嗎?"玉千代問道。

"不不,喜平次殿下是個非常有佛心的人,沉默而堅定,他的追求卻過於模糊,所以他索求的知識和尚我是無法教授的,喜平次殿下的學識更多來自於寺裡的藏書。"

"那大師為什麼就知道我要什麼呢?"玉千代有些好奇。

天室光育撓了撓頭說到"玉千代殿下啊,你想要什麼我怎麼會知道呢,只是殿下不如景虎殿下有耐心,讓殿下自己學習估計是行不通。"

"大師還真是直爽啊。"玉千代無語道。

"不和殿下閒聊了,既然是第一堂課那就說點簡單的。"天室光育講起課來也是嘻嘻哈哈的,"具和尚我所知道的,在我們這片土地上,最初是天皇陛下執政的,官家興盛,自然子孫繁多,為了控制皇族開支,很多皇子皇孫被改降為臣籍,賜姓氏為源、平,源、平兩大氏族執掌軍事,用武力保衛皇家,這便是武士的最早起源。"

喜歡公家的戰國請大家收藏公家的戰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