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足利學校

小說:簡單的戰國 作者:大餅醬

鎌倉幕府初期,室町幕府初代將軍足利尊氏的先祖、足利家二代當主足利義兼在封地足利町辦起了一所家族學校,用於培養族中子弟,滄海桑田,學校也算是幾經沉浮,至南北朝時期徹底沒落。但到了永享四年,關東管領上杉憲實因仰慕天朝文化、重視漢學,聘請了學識僧、易學大師快元和尚為學校庠主(校長),撥田賜書,重建了此學校,這一難得的機遇使之得以再興,並在此後的一百多年間日漸鼎盛,這便是“足利學校”,是景光計劃成敗的重要一環。

足利學校修建於足利町西部,在足尾山地的南端,離得倒是並不遠,從勸農城到此處也不過半日路程。景光此時坐在校中的茶室內,一邊喝茶欣賞著北側山川的雪景,一邊與定光院蓮信閒聊,等待學校庠主到來。

重建後的足利學校,一大功能在於對武士和僧侶加以教導,旨在提升其文化修養,當然其與天朝太學不同,這更類似於一個私家書院的性質,全國各地有志於漢學的武士、僧侶甚至是公卿自來到此處求學,相互探討心得,倒也算是文風鼎盛。而得益於復建後的初代庠主快元和尚精通《易經》,使此地成為全島的易學中心。除易學之外,足利學校也教授孝經、論語、五經、老莊,兼及兵法、醫學、卜筮等其他典籍,算得上是一所綜合類大學了,聽聞目前有千數人在此求學。

足利學校庠主(校長)通常以有名的學識僧出任,而當代庠主,也即是第七代庠主九華與初代一樣,聽聞也是一位易學大家。這位九華和尚出身于山內上杉家,入道出家較早,很早就在足利學校修習漢學並隨後任教於此,據傳聞其“傳授之徒百人”,倒是有些效法孔聖先賢的意思,在關東地區各家中極有聲望,算是島內當代學識僧中的標杆人物。

“讓閣下久等了。”一個渾厚的男音自室外傳來。

景光與定光院蓮信聞聲起身,便見一位六十來歲的和尚踱步進來,其面容方正,雖然雙頰佈滿溝壑很顯老態,但觀之氣色紅潤、精神矍鑠。

“庠主大人,是我等不之客叨擾了。”景光特地用天朝官話說道。

“長尾大人很精通漢學嗎?”九華和尚一愣,便也用天朝官話回應,“即使是我校內求學的眾人,除了部分留學僧之外,倒還不見漢文說的如此好的呢。”

“在下只是熟悉些漢話而已,怎麼敢在庠主大人面前談什麼精不精通的。”景光客氣道。

“聽聞長尾大人受封於此,本是打算抽空拜訪的,沒想到倒是讓您先來了這裡,”九華和尚笑著道,“您這麼客氣,我還怎麼好張口要些捐助啊?”

景光知道他是在說笑,但也從屋外將隨行而來的齋藤朝信叫了進來,呈上了已經準備好的兩百貫資助金。九華也不客氣,畢竟學校早年由上杉憲實捐贈的一些田產都在戰爭中逐漸失去了,現在學校主要是靠關東管領家供養扶持,而自去年起山內上杉家陷入了很大麻煩,等到了年底供養金也徹底斷絕了,如果景光不來拜訪,九華倒是真的要到勸農城去“乞討”了。

“好了,”九華和尚命人收起了齋藤朝信呈上的獻金,直入主題的問道“長尾大人有什麼在下幫得上忙的地方,儘管說就好了,您總不會是真的專程來就為給學校送錢吧。”

“既然庠主大人問了,我也不隱瞞什麼了,”景光開口道,“您也知道,在下自越後初入下野國,人生地不熟的,自家又缺少人手,怎麼運轉這足利郡是十分頭疼的,聽聞庠主這裡能人異士不少,所以是懇請庠主准許我從學校中招募些人手,也算是本家救急。”

“人手啊?”九華有些為難道,“校中的教授本身就不多,現今課程安排上已經很滿了,要是抽調誰都不是很方便啊。”

“也怪我沒說清楚,”景光解釋道,“不是想呼叫您授課的教習們,是想從在校求學的武家、公家或是法師中僱傭些人手。”

九華有些不明白景光的真實意圖了,畢竟極少見有領主到自己的學校招募手下的,這倒是個新鮮事,畢竟這個時代做學問的並不是很主流,而且各武家大名也有自己的梯隊培養體制,從學校招人,九華和尚一瞬間還以為自己身在明國呢。

畢竟足利學校與校內求學的眾人沒什麼隸屬關係,學校講學雖然有時收取獻金,但也不是常例,全靠個人自覺,管理上就更加鬆散,九華這位庠主對內實際也沒什麼約束力的。不過其還是表態道“我可以做主替閣下在校中呼籲一下,至於各位在此求學的大人們是否願意接受僱傭,就不好說了。”

“這個在下自然是明白!”景光點點頭,又側身向九華介紹身邊的定光院蓮信,“這位是定光院蓮信法師,是出身比睿山的學識僧。”

九華最初看到蓮信,還以為是景光家中奉養的外交僧一類的人物,沒想到這位竟是天台宗門下的僧侶,畢竟“牌子”大,九華也得高看一眼。定光院蓮信很謙恭的行禮問好,九華雖然沒什麼宗門背景,但畢竟的年紀和聲望擺在那,是任何人也不能怠慢的,更勿論這位是學術達人,確實值得敬仰。

“如果方便的話,蓮信法師將作為本家顧問,常駐在足利學校,一方面法師此次出山門遊歷旨在增長學識,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本家從學校中選人。與之相對的,本家今後將接手供養學校,以每月5o貫文撥付供養金。”景光介紹道。

景光想從足利學校招募奉公役及儲備人才,總不能和後世校園招聘一樣每年來割一輪韭菜,還是要儘量主動介入到學校管理中來,甚至以後安排輸送人員來學校深造都是極好的。蓮信說是作為本家顧問,實際上是有些“學校奉行”性質在裡面,類似於寺院奉行一樣,專職協調足利學校的事宜,甚至可能的話,將足利學校實現“國有化”。

能擔任這一角色的,景光手頭也只有蓮信最合適,最初還在糾結於怎麼說服這和尚,沒想到蓮信倒是很感興趣的答應了,少了景光不少口舌。景光離開時,蓮信沒有跟著,其要留下與九華交流學術上的疑惑,不隨景光回城了,也算是今日就正式上崗。

敲定足利學校的事宜,景光心中的大石頭算是落下了一半,至於另一半嘛……

“去足利城的城下町!”景光對齋藤朝信招呼道。

喜歡公家的戰國請大家收藏公家的戰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