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源平藤橘

天室光育略微思考後,繼續說到"在我們的這片土地上,血統是很重要的,就像源、平兩族世代掌握軍事,世代為公卿的藤原家掌握朝堂,這也就形成了我們說的武家與公家。當然,後來也有少部分皇族和聯姻官家(代指天皇)的人獲得'橘'這個姓,成為了大族,也曾出過楠木正成這樣的奇男子(楠木家為橘氏一脈),極盛時橘氏族人甚至也主掌中樞,顯赫一時,但是並沒有多久就被藤原家徹底擊敗,漸漸凋零了,所以歷史還是主要在源、平、藤原三氏族人間展開。"

"所有一切的開始便是公家與官家的爭鬥,隨著天家式微,藤原氏為代表的公卿們控制了政權,藤原氏北家一脈的藤原良房開始出任攝政關白,開啟了攝關政治,官家徹底失去了權利。這一時期武家的地位非常低,甚至不允許做到五位以上的官職,更不用說是躋身三位以上參與朝政了。武家在這時被朝廷與公家驅使,沒有什麼勢力。到了白河天皇時期,天皇需要借用武家對抗公家,開啟院政,並增設背面武士,收回了部分權力,但這也造成了之後武家的興盛。”

“源、平兩家作為武家的代表,之間也是存在競爭的,直到平大相國(平清盛)出現,他先是擊敗了源家,控制了京畿地區的武士集團,隨後架空了公家與天家,出任了只用藤源氏才可以出任的關白一職,開啟了武士執掌天下先例。好景不長,隨著清盛公的過世,平家內亂不斷,最終被源氏的源賴朝徹底擊敗。源賴朝隨後將武家政權推向高峰,被朝廷冊封為徵夷大將軍,在鎌倉地區設立幕府,號令天下,開啟了延續至今的幕府政治。”

“但事情就是這麼有意思,很快源賴朝的妻族,出自平氏一脈的北條時政以幕府執權(類似於幕府裡的宰相)的身份篡奪了幕府的權利,之後北條家的人一直擔任此職,如此又傳了二百多年。隨後出身源氏的豪族足利尊氏打敗了北條家,出任徵夷大將軍,在室町設立幕府。一直到距今百年前的應仁之亂後,室町幕府又開始衰落,各地大名紛紛備戰,天下才又亂了起來。"

“我們再說說源平藤橘這四大氏族,”和尚喝了口水,說到,“四大家傳承千年,子孫繁多,為了區分出身,開始用居住、習慣、愛好等等作為苗字,或者說叫家名,以區分傳承。比如藤原氏世代出任關白的藤原北家一脈就分出了近衛家、九條家、鷹司家、一條家、二條家五家分支,輪流領政,世人稱為五攝家,至於其他的分支就更多了。”

天室光育停了下來,看著玉千代說到“和尚考考殿下,殿下知道長尾家的由來嗎?”

“知道一些,”這到有些為難玉千代,結合兩世模糊的知識,玉千代整理說到“我長尾家出自桓武平氏一脈。”

“哈哈,皮毛而已,不過以殿下的年紀也是不易了,”和尚搖了搖指頭,“桓武天皇冊封的“平”姓,以葛原親王一脈最為繁茂,其中又以平高望一系最強。最值得說的是平高望長子與末子,長子平國香開創的伊勢平氏,鎌倉幕府執權北條時政所代表的北條家就是出自這一脈。末子平良文開創的坂東平氏,包括了三浦家、土肥家、軼父家、畠山家、千葉家、梶原家、大庭家以及殿下所在的長尾家,這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坂東八平氏。”

玉千代學著天室光育的樣子撓撓頭,確是有些暈了,這傳承歷史可著實不短,想縷順需要一段時間,但大和尚卻是越說越起勁,沒有要停下的意思。

“武士家族的繁衍度可是很厲害啊,野心的膨脹那就更加厲害,”和尚感慨道,“室町幕府創始人室町公方(對將軍的敬稱)足利尊氏為了加強關東的控制,一方面先是在舊幕府鎌倉地區設立關東將軍,由自己弟弟一脈出任,震懾關東,另一方面,由自己的母族,出自藤原氏的上杉家出任關東管領,牽制和平衡關東將軍的權利。長尾家便是一直作為關東將軍或關東管領的家臣團存在的,由此繁衍出了很多分支,嫡流的鎌倉(足利)長尾家,支流的白井長尾、總社長尾、越後長尾。僅僅就越後長尾一支又以居城分出了殿下所在的府內長尾、青巖院夫人孃家古志長尾(景虎去坐鎮的就是越後中部的古志地區),房長大人的上田長尾(阿桃的夫家)等。與大多數武家一樣,長尾家枝繁葉茂,看上去去制霸越後強盛無比,卻外強中乾。宗家與分家看似榮辱一體,卻經常推諉扯皮,相互攻堅。分支過多力量過散,這是可能是長尾家乃至天下武家的通病,也是天下紛爭不止的原因吧。”

本來聽著昏昏欲睡了,卻是被和尚最後一句勾起了興趣,玉千代來自後世,自然知道分封制的弊端,古代島國、歐洲諸國之所以戰亂不斷,分封制是很重要的原因。看似把土地分給自己的親族鎮守十分安全,卻不知道也是分弱了宗主的勢力,最後枝葉強過樹幹,家族這棵大樹也就轟然倒塌了,和尚身在時代之中卻能看清這些,著實不易了。

看到玉千代贊同的眼神,天室光育卻沒有給一個孺子可教的回應,只是有些認可地說“殿下年幼,但應是有宿慧的,源平藤橘包括官家,都分封親族或家臣駐守地方,為什麼?不過是一個利字,天下很大,卻又著實很窮,統管這龐大貧窮的六十六國太過困難,而能得到的利益卻很小,地方的土豪如盛夏之野草,無法清除,亦很難統一調令,而且,執政初期能承擔支付功勳大臣和親族的本錢太少,不授予管轄地方的權利又能給予什麼呢,所以一代一代的武家政權是沒法安定天下的。武士,終歸是不行啊。”

“大師的話可是太失禮了,”玉千代假裝威脅到,“這話讓外面的人聽了,估計會有人排隊合您決鬥啊。”

“哈哈哈,”天室光育不以為意的笑到,“殿下太認真了,這亂世誰會在意別人怎麼說呢,玩命賺取功勳的武士們哪裡懂得這些大道理,打仗不過是為了有口飯吃而已。”

“大師未免偏激了,”雖然沒有作為武家子弟的覺悟,但是和尚的有些看法玉千代還是不認同的,因為在後世的歷史上,結束島國戰國亂世的仍然是武士,仍然是武家政權讓這個國家不斷延續著,島國與亞洲各國比並不大,這時候人覺得大不過是不會管理罷了,“總是有厲害的武士會終結這種惡性的亂局。”

“殿下和喜平次殿下給的回覆很相似呢。”天室光育說到。

“叔父大人怎麼說?”玉千代好奇道。

天室光育想了想說到“那時,殿下初到寺裡時,比您大四、五歲,脾氣卻是十分暴躁的,不像是個孩子,那時喜平次殿下很自信的說自己能夠掃平天下,結束亂世,還政於天皇。哈哈,小小年級能說出這些話真是了不得呢。但其在我寺裡讀書六年,不久前元服,我們又說起這事,景虎殿下說亂世之人如浮萍,隨波逐流而已,但凡秉持義理,問心無愧,再也不敢妄談天下了。”

“叔父大人是覺得自己成為不了那種人麼?”玉千代鬱悶了,怎麼未來的軍神大人的選擇這麼消沉啊。

“並非不能,而是不願意吧。”天室光育搖搖頭,“喜平次殿下雖然生性狂躁一些,卻是很有佛心的一個人,學習這六年卻是看的更清了。立國以霸道,為政以王道,才可能還民以天道,但是景虎殿下卻無法下定決心走出這霸道的第一步,因為這本身就與義理不和啊。”

玉千代隱約明白了這個意思,就像企業集團,原始積累總會是充滿血腥的。

“玉千代殿下天資聰穎,在之前的宴慶上我就現了,今天更是確認了,換作其他的孩子,和尚我說的這些聽都不可能聽懂。神佛還真是護佑長尾家啊,先有了喜平次殿下,又有了您,這是給長尾家立足亂世的兩件瑰寶啊。”

“我可不是出自長尾家,不過是被送來有口飯吃罷了。”玉千代故意說道。

“那殿下來到這裡,不更是說明有神佛安排嗎?”和尚笑道,對玉千代提及自己的出身不是很在意,在這個時代更注重家族傳承,而非單純的血緣,“不過,這是神佛賜予的福氣,卻也是負擔,殿下現在怎麼說也身為武家一份子了,生在這當世修羅道場,又如何做何選擇呢?"

“天塌了自然有個高的頂著,我只要好好過活就好了。"玉千代話雖然玩笑,卻是真實所想。這是什麼世代,戰國啊,人命如秋天的樹葉,風一吹就大把的飄落了,當武士殺敵?別開玩笑了!抱抱未來軍神的大腿,作作米蟲,這一世也就過了。

天室光育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亂世總是不由得自己的,不說這些了。從這個月開始,我每十日便來城中教授殿下一次,殿下有什麼問題嗎?"

"辛苦大師了。"玉千代覺得沒什麼問題,課業安排寬鬆些總是好的。直到第二天,玉千代才痛苦的現自己的功課可不僅僅是跟著和尚讀書。

喜歡公家的戰國請大家收藏公家的戰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