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神之領域

臨近年關,日光山一帶的雪越下越大,此時臨近村莊的農人已經很少進山,山道上僅時不時有些僧侶或神官快步行走於其間,還不時緊緊棉袍,以抵禦山中的寒氣。

這日,日光山山麓卻有大隊人馬向山中行進,約莫有五六百人,更有騎馬武士前後穿梭,引得山間的僧侶注目。

景光騎在馬上緩慢前行,掃了眼徒步走在山路上的定光院蓮信,見其面對嚴寒仍是一臉興奮的樣子,就有些無語。今日景光進入日光山這所謂的“神之領域”,要拜會山中寺社的重要人物,因故邀請了這位大和尚。

日光山屬於足尾山地的一部分,是一個連山群,在七八百年前的平安時代被稱之為二荒山。奈良時代開始,勝道上人在大谷川畔建立的“四本龍寺”,是此地寺社本源,後來真言宗創始人空海大師登山,才將“二荒山”更名為“日光山”,日光山作為此地寺社的正式山號便定了下來。

後來,空海的老冤家,島國天台宗創始人圓仁大師登上了日光山,自此日光山由真言宗改宗為天台宗。延應二年,佛寺部分更名為“光明院”,一直繁盛到此時,是島內除比睿山延歷寺以外最大天台宗道場,同時也是第二大佛教道場,其規模甚至比作為真言宗總壇的高野山還要大。

由於“本地垂跡”思想的影響,日光山也是神佛一體的,其既包括佛教部分也包含了神道教部分。而其神社部分,又是此時除伊勢神宮以外第二大神社群,宗教氛圍極其濃厚,因而稱呼此地為“神領”一點都不為過。

日光山開山以來,主要祭拜的神明為日光的三個山神大己貴命、田心姬命、味耜高彥根命,總稱為二荒山大神,擁有當時朝廷冊封的“正二位”的神階。依據“本地垂跡”理論,日光連山中的男體山山神“大己貴命”,也代表“千手觀音”;女峰山山神“田心姬命”,也代表“阿彌陀如來”;太郎山山神則是“味耜高彥根命”,也代表“馬頭觀音”,是典型的神佛一體的道場。

與其他地方的寺社勢力不同,日光山不大介入世俗紛爭,因而景光剛剛平定壬生家,並非是急著來給地方宗教勢力拜碼頭的,而是為了法統問題。

此時,景光雖然透過武力從壬生家手中,奪下了原屬於宇都宮家的領地,但仍有一地的統治權未明確,那便是日光山。

宇都宮家先祖藤原朝綱入道宗圓,最初獲封的是二荒山神社神主兼領鬼怒川流域統治權,因而宇都宮家代代仍兼任此地神職,是名義上的日光山領袖。所以說,取代宇都宮家在下野國的地位,入主宇都宮城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接手日光山的統治權。

景光在奪取了宇都宮城後,便往京都派遣了使者,奏請朝廷與幕府賜封“日光山御神領總政所”一職,當然此地至山城國太過遙遠,難免夜長夢多。景光又先行奏報了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及原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畢竟理論上此地屬於關東將軍轄區,這兩位也有一定的法統性。在得到雙方回覆後,景光也等不得京都方面的反饋了,趕在年節前入山,要舉行繼任儀式。

日光山眾寺社對誰出任“總政所”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畢竟武士們就是掛個名,之後都是該幹什麼幹什麼。

日光山負責接待的僧人出身於壬生家,而實際上,在山中,壬生家出身的僧人不在少數,這也是景光對壬生家及其附屬豪族採取懷柔策略的一大原因,雖然其世俗勢力不強,但其族中所出“化外之人”真的不少,甚至天台宗祖師圓仁大師也是出身壬生家的。

繼任儀式毫無波瀾,本地僧人或神官不過是走個過場,以早點把景光打走作為主要目的。

儀式之後,景光又先後至各社中祭拜了日光山三位主神,並將一尊銅鎏金的“正法明如來”像贈與山門,出資新建神社以供奉。景光還效仿“本地垂跡說”,以此作為“天兒屋根命”(藤原氏祖神)的垂跡化身來一併供奉,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正統性。雖說有些不合規矩,但也並不是太離譜,各寺社也便預設了。

由於山中不方便五六百人的隊伍居住,景光在完成“預定動作”後,趁著晌午回溫,領著大部隊下山了。定光院蓮信和尚則是要留在山中,與“光明院”的僧人交流心得。

鑑於現今的局勢以及宇都宮城的條件,這段時間景光仍是在唐澤山城居住,遙控指揮對下野國中部地區的清洗。如景光所想,壬生周長在得到了壬生城及兩萬石之行後,並未再提出什麼非分的要求,短短半個多月已經完成了族人遷移的工作。現今景光將壬生綱雄這個壬生家嫡脈扣在手裡,也不怕壬生周長翻天。

景光領眾人在唐沼城住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啟程返回了唐澤山城,開始安排宇都宮城修復的相關事宜。

“殿下,真的要把居城遷到宇都宮城嗎?”齋藤朝信對此有些猶豫,並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畢竟其是作為軍團副將參與了對宇都宮城的戰鬥,那都算不上籠城,如此重要的居城被半日攻下,放在山城甚至平山城上來說,都是匪夷所思的。因故,齋藤朝信是不太贊成景光將居城遷至此城的。

此時,景光手下的一干重臣基本都在評定間,大部分人也有類似的考慮,畢竟宇都宮城生過的慘案太多了。

“殿下,我也有齋藤下野守大人這種顧慮,”甘粕景持表了意見,“宇都宮城的防禦能力確實太差了,且連番經歷戰事,不論城體還是內部建築損壞都很嚴重,甚至主天守都被焚燬國,壬生家一直財力不豐,對其也未做過大的修繕,實在不是良選。”

見眾人不大同意遷移居城的提議,景光倒是不惱,畢竟眾人的出點是為了足利長尾家,而且他們說的也都是實情,但遷城的事情是必須推動的,按照此時的領地版圖,繼續龜縮在唐澤山城,安全是安全了,但是極其不利於對領地進行有效控制,也不利於防範北方的那須家和東北方向常6國的佐竹家,畢竟在附屬國人勢力成勢前,足利長尾家的核心軍力是景光的常備,常備各陣隨居城遷往中部地區,十分必要。

“諸位也不要光看到宇都宮城不好的地方,實際上,我倒是覺得其是本家主城的最佳選擇。”景光賣關子說道。

喜歡公家的戰國請大家收藏公家的戰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