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何為兵者(1 / 3)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樅陽縣外某處,孫軍營帳。

在到達樅陽的當日,孫翊除了安營紮寨,第一時間就是派出了斥候打探李術軍情。

因為李術的封閉郡境,導致廬江郡內有些軍情傳遞不出來,而先前吳縣派往廬江的探子打聽到的訊息也很有限。

孫翊之前只知道李術封閉各縣縣門,以及能戰兵馬大約在一萬左右,其餘都是守城的民兵。

有些更具體的軍情是要大軍進入廬江境內後才能更好打探的。

李術雖然封閉了縣境,並且逮捕驅逐了忠於孫氏的官吏。

但凡事無絕對,李術封閉不了鄉里,而且對那些持觀望態度的鄉里地方豪族李術可沒有下手。

那些持觀望態度的鄉老在孫翊大軍未來前,當然是對李術效忠的。

但當孫翊派出斥候與其接觸後,告知其孫翊大軍到來後,這些只為家族利益考慮的人精的心思也就動搖起來了。

肯定不至於說立馬就效忠孫翊為馬前驅,但也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對孫軍釋放善意透露出一些訊息。

畢竟不管江東局勢如何,如今明面上孫翊擁有六郡,而李術只有一郡,孫翊的整體實力更為強大這是肯定的。

李術想讓廬江郡為一個整體共同抵抗孫翊,這本身就是一個無法做到的事。

曹操奉迎天子佔據大義,本人權謀魅力又都是一流水準,結果官渡之戰時,他那方的臣子暗通袁紹的單位是以百計數的,曹操都無法做到的事,李術何德何能為之。

當然了,孫翊不求廬江郡內有誰主動暗通他,只要透露一些訊息來就好。

如果不透露?孫翊派出的是斥候隊,一隊百人,他們可是帶著刀去的。

至於鄉里的豪族是否知道一些軍情,這是毋庸置疑的,天下任何郡縣中的基層官吏大多就是從這些鄉里豪族裡擇取的。

至於他們告密,告就告唄。

反正他們派人前往皖縣最快也要兩三天,那個時候孫翊的一萬大軍也許早就主動出現在李術的面前了,兩三天時間,孫翊可耗不起這個時間。

孫翊為了軍情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分別派人不同地域的幾個鄉,然後斥候將得到的軍情送回後交給呂範。

呂範甄別互相驗證後,擇取有用的作為正式的軍情報給孫翊。

這也是這時候通用的打探敵方軍情,勢力情況的方法,畢竟這時候沒有百度百科,也沒有熱搜,總不能叫斥候跑到敵方君主面前當面問他吧。

最好的資訊來源就是這些鄉里豪族……

在得到呂範整理出的李術軍的軍情後,孫翊感到頗為頭疼。

先期孫策讓李術鎮守廬江時,因為廬江為軍事重鎮,因此給了他一萬大軍,這一萬大軍戰鬥力雖不如吳縣外的中軍,但也相差不遠。

後來李術決意反叛孫翊,不僅在各縣徵召民兵,為了保證各縣的守衛力量不太薄弱,從這原來的一萬大軍中分出五千分鎮各縣。

由這分鎮各縣的正規軍為守城中堅,輔以民兵守城,以達到加強各縣防務的目的。而剩下的五千大軍則守衛皖縣,由他親自指揮。

其餘各縣的守城兵卒兩千到三千不等,如今廬江郡的守衛總兵力約為3萬。

這與之前得到的廬江郡加上民兵總數為2萬人這個軍情相差太多,這意味著廬江每個縣的守衛力量要比之前預估的更強!

李術的應對方略說來無非八個字,堅城據守,拖時待機。

李術的應對方略可以說是很樸實,一旦呂範匯總出李軍的軍情後,稍微有點作戰經驗的人都看得出來。

只是應對方略雖然樸實,卻正好命中了孫翊的七寸。

李術想拖時間,但是孫翊如今最缺的便是時間。

自孫翊離開吳縣以來,幾乎每天都會收到一封來自吳縣對如今江東境內山越情況的彙報。

雖然孫翊已經分佈諸將,鎮衛各郡,但山越的兵勢越來越強,人馬越來越多,各郡也只是堪堪自保而已。

吳縣有張昭和周瑜的居中維持,暫時無憂,但那只是權宜之計,堅持不了多久的。

至於攻城,廬江郡的每個縣都不太好啃,不說人馬損耗,就這樣一個一個攻過去,那要到猴年馬月。

孫翊將呂範整理出的軍情分別交予帳內的呂蒙、潘璋、徐盛等小將觀看。

隨後孫翊將期待的目光看向呂蒙這個歷史上大放異彩的白衣都督。

呂蒙是孫策薨逝那日護送孫翊的人,孫翊那日就對起上了心,只是後面繼位後事務太多,慢慢的將其暫時遺忘了。

後來孫翊想初步整頓中軍,將軍中小將統兵者比較少,兵馬比較弱的的合併,以便整合兵權。

不料呂蒙得到這個訊息後,怕自己這個別部司馬被裁撤,便偷偷找關係賒來軍器物資整頓軍容,並且加緊操練所領部卒。

到了孫翊檢閱那日,呂蒙的兵馬陣列赫然,兵人練習,在一眾小將所統的兵馬當中,鶴立雞群。

孫翊見之先是大悅,後來看到呂蒙部卒軍裝嶄新,又想到呂蒙家貧,孫翊何等敏銳之人,一猜就知道了大概的緣由。

不過孫翊不動聲色,藉此時機誇讚呂蒙治軍有方,將其調來了自己身邊任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