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在君為君(1 / 3)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在如今廬江,孫翊還關心另外一件事。

孫翊問呂範道,“張公送來的那一萬新兵訓練的如何了。”

呂範想了想,慎重地答道,“野戰不足,守城已可。”

呂範性格謹慎,他能說出守城已可,那就是非常可了。

至於呂範口中的新兵野戰不足,那只是跟江東的中軍相比而已。

而江東中軍的野戰能力是透過無數次戰鬥鍛煉出來的,這一點是無論怎麼訓練也無法達到的。

孫翊當初讓呂範負責訓練這批新兵時,本就不指望短時間內訓練出野戰強悍的軍隊出來,只要能用來守城,就可以了。

才一個月,一萬新兵交給呂範訓練就已經有如此成效,孫翊不由得贊呂範道,“大兄在時常誇子衡有將才,今日吾識之矣。”

呂範得到孫翊的誇讚只是微微一笑,臉上並無驕傲之色。

之前孫翊讓張昭招募一萬新兵,並且讓他將這批新兵和十萬斛糧食一起送到皖縣來。

這一萬新兵孫翊是準備拿來鎮守廬江的。

孫翊回去與山越決戰肯定要倚靠中軍的野戰能力,所以此次帶來廬江的一萬兵馬不久後孫翊就要帶回吳縣,這就會削弱目前廬江的防禦力量。

因此孫翊讓張昭在江東招募一萬新兵送到皖城來。

到時候這一萬新兵加上李術投降的本部兵馬,再從廬江本地招募些兵卒,廬江的兵力就會達到兩萬之數。

孫翊再派個將才統率這兩萬兵馬鎮守廬江,孫翊就能放下對廬江的擔憂,放心回去與山越決戰。

張昭這次招募的新兵多是從丹陽郡中招募的,丹陽郡盛產精兵,幾乎丹陽郡中的成年男子每一個都是優秀的步兵胚子,兵員素質很好。

但是丹陽兵有個很大的缺點,他們太過驕悍,常常恃勇鬥狠,不服從管理,軍紀很差。

諸侯討董後,曹操覺得自己兵太少,丹陽精兵聞名天下,所以他懷抱著滿腔熱情和夏侯惇一起到丹陽募兵。

在丹陽太守周昕的幫助下,曹操得到了丹陽兵四千多人,結果他帶著四千多丹陽兵在龍亢縣休息的時候,丹陽兵突然就作亂,燒了曹操的營帳。

幸虧曹操勇武,手持利劍手刃了十幾個丹陽兵,震懾住了阻撓他的丹陽兵,他才能逃出營來,不然哪裡有後面的魏武帝。

由此可見,丹陽兵的驕悍若是不好好整治,可能會讓主將香消玉殞。

不過孫軍中,能治丹陽兵的有很多。

呂範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呂範自隨孫策渡江以來,就以軍功累累得全軍敬重,而他最擅長的就是整頓軍紀。

當初孫策勢力擴張太快,手下兵馬越來越多,但軍紀卻越來越壞。

後來有一次孫策與呂範在一起下棋,呂範主動提出要為孫策整理軍中綱紀。

面對呂範的第一次請求孫策拒絕了,呂範又正色第二次請求孫策,孫策也只是笑笑並沒有答應呂範。

呂範就不請求了,開始專心下棋,孫策以為呂範放棄了這個想法。

結果在下完棋後,呂範一出將軍府就脫下士大夫所穿的褠,穿上武將常穿的袴褋,駕著馬就來到吳縣外的中軍大營。

對著軍營中的一眾將校揮鞭宣稱孫策命他為都督。

後來這事傳到孫策那裡,孫策沒有怒,只是無奈之下為呂範的都督之名補上了正式的手續,並正式委任他管理軍中軍紀一事,結果不出半年,五萬大軍軍中肅睦,威禁大行。

由此可見呂範的亮篤忠直與治軍有方。

因此在張昭送來這一萬新兵時,孫翊立馬就讓呂範負責這一萬大軍的整頓訓練事宜。

丹陽兵最重要的就是軍紀問題,只要軍紀好了,那麼丹陽的新兵迅就能轉化為一支戰鬥力不弱的合格軍隊。

但沒想到,呂範只花了一個月時間,成效就已經如此快了。

屯田之事已經在慢慢步入正軌,新兵也已經可以用來守城,而且滯留廬江已經一個多月了,想來山越計程車氣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孫翊動了回吳之心。

孫翊對呂範說道,“平越之策無須再去信告知張公了。”

呂範有些詫異,孫翊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道,“吾三日後就回吳縣。”

呂範聽後大喜,孫翊回吳就意味著,孫翊要與山越進行決戰了。

只要孫翊能在決戰中把山越擊敗,不僅意味因為孫策之死而帶來的江東內亂被孫翊徹底平定,而且這個一直以來是江東心腹大患的山越,以後就再也成不了氣候了。

這絕對是影響江東孫氏興衰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