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周瑜、龐統、諸葛亮(二)(1 / 3)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他知道龐統此番來,是帶著他的平淮策來的,如果他覺得孫翊是他可以投效的明主,他就會以平淮策獻上。

可是在周瑜看來,平定山越之後,江東應專注恢復元氣,展內政,就算要有所攻伐,那也應該是去攻伐江夏,而不是淮南。

其實如今吳縣許多人因為孫翊取得了兩場大勝,對孫翊的信心都爆棚起來,他們都認為孫翊在武略方面已經可以與孫策並肩了。

而且兩場大勝之後,江東的實力並沒有損失多少,在恢復一段時間後,是很快能達到巔峰時刻的。

這好像看過去,與孫策身死之前,江東並沒有沒有什麼差別一般。只是換了個主人,但還是一樣的武略凡。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今江東的很大一部分臣子,都認為孫翊應該乘勝追擊,乘曹操主力與袁紹對峙的時候,進取中原。

而這很大一部分臣子中,還能隱約的看到孫氏宗親在背後搖旗吶喊的身影。

連日來,孫翊車駕還未到吳,這些臣子就已經紛紛上書,書中主要就是一箇中心思想—紹先兄舊志,起北進之師。

這一部分臣子中帶頭的便是張昭。

這位江東管仲一方面慶幸於,當初他力薦孫翊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另外他又考慮到此刻的確是北進中原的大好時機。

因此他率先上書孫翊,在張昭這個江東第一重臣的打頭之下,其他江東臣子就緊緊跟隨其後,紛紛上書。

除了少數如周瑜、朱治等臣子之外,幾乎有分量的江東臣子都上書了。

一時間,好像北進中原就成了江東的下一步戰略目標一樣。

這讓周瑜很是擔憂,雖然面對許多臣子的北進之議,孫翊並沒有做出什麼正面回應。但他在收到這些上書後,做出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舉動。

八月十二,回吳途中的孫翊臨時下令,轉任黃蓋為建昌都尉,領兵三千去往海昏頂替太史慈,而後就由黃蓋負責率眾抵禦劉表從子劉磐。

而後孫翊命太史慈為折衝中郎將,率其本部兵馬五千回吳縣述職。

太史慈除了很受孫策信任,一直負責鎮守江東西陲的重任之外。他的籍貫也不一般,他乃是東萊郡人,正兒八經的中原人士。

從小生活在中原的太史慈對中原的地形頗為熟悉。

在如今這個北進之議如火如荼的時候,孫翊以黃蓋替換太史慈,並召太史慈回吳縣,其中透露出來的軍事含義讓周瑜不安。

周瑜是不贊成如今北進中原的。

是,如今曹操主力與袁紹正在與官渡對峙,淮南一地兵力空虛,是江東兵進淮南的大好時機。

而且如今鎮守淮南一地的乃是劉馥,這人只有治守之才,軍事謀略無甚可憂。

曹操的精兵強將幾乎都在防備北方,別說孫翊親征淮南了,就算讓自己領諸將前去,拿下淮南也並不是難事。周瑜有這個自信。

但這所謂的大好時機,可讓江東逞一時之雄,卻會為江東引來長久之禍。

當初伯符想北進中原,那已經是四個月前的想法了,如今天下局勢瞬息多變,改變的東西已經太多了。

周瑜擔心孫翊會答應眾臣所請,進取淮南。

如今的孫翊聲望權威已經到了新的高度,如果他下了決定,就算自己怎麼苦諫也是無用的。

暫時忘卻這些擔憂的事,周瑜又把注意力放到眼前這個饞嘴的鳳凰上面。

龐統在來吳縣之時,就跟周瑜說過他要獻平淮之策給孫翊,周瑜聽了之下大為好奇。

好奇之下,之前周瑜一直向龐統打探他的平淮策是什麼。但龐統吃人家的,住人家的,卻就是不跟周瑜透露一絲半點內容。令周瑜也是無可奈何。

這是哪裡養出來的鳳雛哦,沒得一點覺悟。

周瑜想問龐統平淮策,是因為他知道依龐統之智,是不會看不出此時攻打淮南的隱患的。

在此情況下,龐統還能自信滿滿的提出平淮策,說明他有什麼方法可以規避這種隱患。

這讓周瑜很是心奇。

對好奇之物,周瑜一向是見獵心喜的。

只不料龐統嘴巴一直很嚴。

如今孫翊快回來了,周瑜不禁想再度打探,他問龐統道,“士元之平淮策不如說來聽聽,吾可為士元一起參詳一下。”

龐統聽後直搖頭,臉上浮現告誡的神色說道,“吾之平淮策只有吳侯可聞,公瑾身為臣子,豈可逾越。”

周瑜一聽這話,不禁氣急。

這隻鳳凰這段時間在這裡蹭吃蹭喝蹭住,結果他還跟自己扯什麼臣子本分。

端是可惡。

他起身來到龐統身前,對其說道,“君侯不日就將回來,到時候吾就會為你引薦。

在前日,吾已去信告知君侯,說是荊襄鳳雛龐士元現居吳縣,有意投效江東。

君侯昨日特地回信一封,信中寫道將歸,善待士元。

這說明君侯對汝是十分看重的,希望到時候汝的平淮策不要讓君侯失望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