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到家了(1 / 3)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一支蜿蜒數里的大部隊正在官道上快移動著,在這支部隊中間的是一架裝飾華麗的車駕。

車駕周圍有重重士兵守衛著,在這之外,還有一隊隊的騎兵拱衛在側,來回巡視,一起負責著保護這輛車駕中貴人的任務。

這支正在行進中的大部隊,就是從毗陵班師回吳的江東中軍。而在車駕中被團團保護起來的的貴人便是孫翊了。

在寬敞的車廂內,孫翊正認真看著手上的一份文書。

這份文書乃是名為秦松的一位江東臣子所上奏。

秦松可能不如張昭那般出名,但在孫策渡江初期,張紘、張昭、秦松、陳端這四人號稱為孫策的四大謀主,當初一起為孫策提供了不少良策。

身為元從之臣,秦松在江東臣子中的分量是極高的。在孫策死之前,秦松就已經是軍議校尉兼吳縣縣令。

漢末這時期很多官職都比較讓人不好理解,但其實也有個規律。

那就是四個字的官職,主要看前兩個字,前兩個字才是他真正的權力職責範圍。

例如孫策的討逆將軍,雖然是雜號將軍,但因為是討逆兩個字,可以說叛逆皆可討,這個雜號將軍就算雜號將軍中比較貴重的了。

身為三國雜號將軍專業戶的趙雲,擔任過翊軍將軍一職,這也是雜號將軍。

但因為是翊軍稱號,所以他執掌著劉備的中軍,算是劉備的都安保總司令。

論位分,肯定沒有四徵四鎮這些重號將軍貴重,但也不能說這個職位低了,權力還是很大的。

而且劉備可喜歡趙雲了,趙雲經歷了很多雜號,但那些雜號可都是劉備為趙雲原創的,感情深厚呀。

而秦松的這個軍議校尉,籠統來說那就是一切軍務皆可議,這個權力可就很大了。

秦松還兼任吳縣縣令,吳縣算是如今江東的都。

這個時候一縣縣令與一郡太守是軍政一把抓的,所以秦松就是後世中北京市的市高官兼市長兼公安局長兼........,反正該兼的他都兼了。

由此可見他在孫策心中的地位實在是非同一般。

如今就是這樣的一個重臣,五日來已經連續上書了兩次,建請孫翊起兵北進。

而類似這樣的臣子上書,寬敞的車廂內有一大塊角落裡,滿滿的都是,幾乎與坐著的孫翊等高了。

孫翊在認真看完秦松的上書後,心中由衷地讚歎了一句“文表好文筆”,然後就將秦松這份文書扔到了那一個角落裡。

孫翊的隨意一扔,將那角落疊起來的一大摞文書擊散,像一座小山般堆積的文書就像雪崩一樣,瞬間散落開來,無數文書掉得整個車廂內都是。

車廂內的谷利一驚,就要俯身去撿起來放好,豈不料孫翊說道,“撿起來作甚,孤恨不得將這些文書付之一炬。”

孫翊認真觀看秦松的文書是出於對這位江東重臣的敬重,但這不妨礙孫翊對秦松上書的內容嗤之以鼻。

近來奏請孫翊起兵北上的文書多不可數,一開始是張昭率先上書,而後是群臣跟進。

在一開始時,大部分臣子還能有理有據的分析進取淮南的利弊。

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見孫翊對這些上書不置可否,一些臣子開始滿口胡謅,書中大肆誇揚己方的優勢。

而對曹操那方勢力的分析也不再客觀,到了今日,有的臣子甚至都已經開始說,

“君侯神威天授,若引兵北上,淮南士民魂魄頓失,長吏者將委城郭而逃,匿伏山草者必不計可數矣。”

這是這些文書中最誇張的一種說法,但其餘文書表達的意思也沒好到哪裡去。

在奏請孫翊提兵北上的臣子中,還保持著客觀的僅僅是張昭、陳端幾人而已。

孫翊仰躺在車廂中的軟塌上,閉目沉思。

隨著孫翊連續兩場大勝,特別是毗陵一戰大敗山越後,那種讓人心情澎湃的戰果讓江東臣子都信心爆棚。

大勝之後會大幅度的提振己方人心,但凡事有利必有弊。

這時候江東開始慢慢出現了一種驕心,而這愈來愈高漲的驕心正是引此次奏請北進的誘因。

當然孫策遺留下來的這些臣子質量都不錯,如秦松等人,能被孫策奉為謀主,肯定不是盲目之輩。

更何況這件事是由張昭牽頭的,張昭是個智者,若僅僅是因為大勝之後引起的驕心,不會讓這些臣子如此熱烈的出請戰之議。

群臣如此熱烈奏請北進,還因為此時天下局勢生了巨大的變化。

江東內部不說,短短四個月內江東三亂皆平,而江東的主力大軍並沒有受到重創,元氣尚在。

山越更是一戰被打的再也站不起來了,一直附著在江東大動脈之上的毒瘤即將被徹底清除。

沒有了這個毒瘤的時刻威脅,江東完全可以抽調出更多的兵力出來。

四個月以來,江東的整體實力不降反升,孫翊又表現出了足以讓江東群臣自傲的武略,令他們心神振奮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這一切都是江東內部局勢的變化。

而從外部局勢來說,天下間最引人關注的曹操與袁紹的對決也生了大的變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