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兩面三刀”的張昭(1 / 2)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龐統在說完這三點後,陳端的臉都已經綠了。

辯就辯,能把他辯的這樣沒法的人,他還是第一次碰到。

龐統最後對著孫翊遙拜道,“綜合統方才所論三點,可知此刻攻取淮南實不利於君侯,因為官渡一戰,對君侯而言,曹公獲勝最好。”

孫翊面帶微笑,對龐統的話表示認同。

陳端雖然被龐統辯的臉綠,但他對龐統說的話是信服的。

只是他還有一點疑問,“士元所論,甚為有理,但若是官渡之戰袁公獲勝該是如何?”

龐統方才提出的三點都是基於曹操獲勝的前提下。

雖然陳端也看好曹操,但現在曹操被袁紹打的不要不要的也是事實,袁紹也是有很大機率獲勝的。

龐統對陳端言道,“若是袁公獲勝,中原殘破無糧食資補,其之鐵騎最多涉及淮泗之地,江東有長江為防線,可擋一時。

當此時,君侯更加應該儘快拿下荊州,竟長江之極,否則來日荊州為他人所奪,江東危矣。”

陳端聽完龐統的這番話後,長嘆一口氣,對龐統拜道,“士元思慮深遠,吾不及也。”

陳端說完後退入了座中。

陳端一退,廳內響起了一片驚歎聲。

驚於龐統方才之言論,嘆於一名不見經傳的臣子竟然辯服了陳端。

這到底哪裡冒出來的人呀!

陳端退入座中後,龐統也退入了座中,退入前還對孫翊與陳端各自一拜。

這一幕讓孫翊感慨,現在計程車人還是很有節操的,辯就辯,不會辯著辯著開始人身攻擊,而且一切都是有理有據,不會亂噴胡攪蠻纏。

這也是孫翊敢於召開議事大會的底氣,要是換上在明末,孫翊還是乾坤獨斷更實在點。

在陳端退入座中之後,廳內的群臣把目光都集中到了張昭的身上。

無論是支援攻取淮南的,還是反對的,亦或是中立搖擺的,此刻他們都以為接下來是張昭出場了。

江東四大謀主,秦松、陳端敗陣,張竑因為顧忌沒來參會,現在只剩下張昭了。

周瑜身後的魯肅也躍躍欲試,他的那聲“不然”等待好久了。

受到眾人目光關注的張昭卻把目光投向了孫翊。

前幾日周瑜領著龐統、魯肅二人覲見孫翊一事他知曉,那時只是以為那是一場尋常的覲見。

如今觀周瑜、龐統二人在廳上這番鋒芒畢露的模樣,張昭想到了更多。

也許在那場覲見中,孫翊心中就有了決斷。

但他還是召開大會商議此事,這說明相比於孫策的乾坤獨斷,孫翊更喜歡居中持重。

孫翊要做的是至高無上的仲裁者。

想到此,張昭在眾人關注的目光下終於開口了,他說道,“北進一議乃是出於時勢而出,但吾今日聽公瑾,士元二人之論,深感此議之不妥。”

“故吾認為此刻的確不可北進淮南。”

張昭此言一出,全廳譁然。

在場的孫氏宗親們更是臉都黑了,他們還想著張昭能夠出來一錘定音,結果張昭臨時轉變主意了。

廳內許多人都開始私下非議起張昭來。

周瑜、龐統二人聽到張昭此言也頗為意外,但隨之就想清了其中緣由,臉露敬佩之色,魯肅則是挺鬱悶的。

孫翊對張昭此言也詫異不已,這還是那個剛正、不屈不撓的張公嗎?

面對廳內的眾多非議張昭並沒反駁,只是在看到孫翊詫異的神色時,他起身對孫翊言道,

“北進一議的出點是為了江東的未來考慮,如今昭已明瞭攻取淮南的後患,故而前後不一。

這出點也是為了江東的未來考慮,萬望君侯不要被先前眾臣北進所請所惑,做出一個明智的決斷。”

張昭此言一出,廳內非議他的聲音更大更多了。

這張公還真是能說會道,突然轉變立場被他說得出於一片公心,恐怕是怕辯不過周瑜、龐統二人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