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伏波將軍(1 / 2)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太史慈領著兩萬大軍出了吳縣後,就直往曲阿而來。

就如孫翊那次出征廬江一般,這兩萬大軍也是要由曲阿登船,越過長江東向進入廣陵郡內。

淮泗及江南地區水系達,這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在這些地方征戰時,糧草,兵馬可依靠船隻運輸,十分便捷快。

在孫策統一江東之後,深明其利的他,就十分注重船隻製造。

現在江東在冊的樓船、艨艟、鬥艦等船艦足有上千艘,平時這上千艘船艦都分散在江東境內的各大港口,並都分別有重兵把守。

曲阿縣外的曲阿港,便是離吳縣最近的一個軍事港口。

太史慈花了數日時間到達曲阿港外,這裡在張昭的準備下,上百艘船艦已經修繕完畢,其中樓船就佔了三分之一的數量。

這上百艘船艦就等著太史慈大軍的到來,即可揮他們的使命,帶著太史慈大軍越過長江。

之所以用到如此多的船艦,乃是因為長史府為太史慈準備的眾多攻城器械、十數萬斛糧草、上萬民夫全都要由這些“水上戰馬”運往前線。

這些才是大傢伙,吃水極深,只能分船運送。

畢竟樓船雖然看起來威猛,但有時候容易側漏........

太史慈在領軍到達曲阿港後,曲阿令確認了太史慈手中的虎符,就將其管轄的這上百艘船艦交接給了太史慈。

在交接後,他立馬趕回了曲阿縣,他還有很頭疼的後事要處理。

孫翊很看重這次征伐廬江的戰爭,為了使太史慈無後顧之憂,在他的命令之下,除了留有必備的糧食儲存之外,吳郡整個郡的官倉存糧幾乎一空。

這讓吳郡的各縣令、縣長因為此事,愁的頭都掉了好些根。

曲阿令離去後,太史慈立即下令兩萬大軍登船,見太史慈如此急切,隨軍的司馬朱然言道,“數日來我軍日夜兼程趕到曲阿外,已成勞軍,中郎將不如讓軍眾先行歇息一日,明日再啟程。”

在朱然看來,廣陵在那裡又不會跑掉,太史慈如此急切的行軍,是操之過急了。

這次出征,太史慈並沒有指定要什麼將官,孫翊就讓朱然、徐盛、潘璋等孫軍中的年輕將官一起出徵。

他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讓他們隨軍刷刷經驗。

太史慈知道孫翊有培養這些年輕將校的意思,因此他耐心對朱然解釋道,“廣陵離江東僅一江之隔,陳登覬覦江南之地久矣,必有細作在此。

大軍行動不如細作單人前行更快,我意至多不過今日,陳登定然已知曉我軍動向。

當此時,我軍早到一日廣陵境內,陳登就會多失去一日的準備,兵貴奇,正是此理。

今日我軍登船,至快也要兩日之後才能到廣陵,在此期間,我軍可分批修整,轉勞為逸,義封勿憂。”

朱然聽後恍然,便抱拳而退。

在太史慈的嚴令之下,兩萬大軍不過半日就已全部上船,然後上百艘船艦起錨轉向廣陵郡。

...

果不出太史慈所料,陳登在吳縣留有大批的細作,這些細作在得到太史慈大軍出征的訊息之後,立馬朝廣陵郡治射陽趕來,將這個訊息報給了陳登。

細作除了將太史慈大軍的動向、號稱人數報給陳登之外,就連孫翊的那封檄文也一併傳抄給了陳登。

孫翊寫檄文就是為了罵陳登,像這種事當然是要廣而告之,在太史慈出征的同時,這封檄文已經在吳縣的滿大街宣揚開了,細作看後急忙謄抄了一份。

陳登年近四十,但卻保養的很好,觀外貌看去就像一不到三十的儒雅文士。

在得到孫翊遣太史慈,率五萬大軍來攻打廣陵的訊息之後,他急忙召集了郡府的屬吏商議此事。

在陳登將這個訊息透露給議事的眾人所知之後,眾人無不大驚之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