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今日歸命,實不得已(1 / 2)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全柔在離了房間之後,即刻來到城外的軍營之中。

全柔奉命督護丹陽五縣軍事,這五縣分別為歙縣、黝縣、宣城縣、涇縣、陵陽縣這五縣。

丹陽郡地域廣大,這五縣雖在同一郡當中,但彼此之間的距離並不近。

要想反叛孫翊,唯有集合五縣兵力。

方才全柔對全琮言道,要率領這五縣共同舉起叛旗,其實這一點是做不到的。

全柔雖然有督護這五縣軍事的權力,但這五縣的縣長還是吳景任命的。

督護軍事只是說在戰時,全柔可以透過軍事管制,來獲得這五縣的控制權而已。

現在丹陽平安無事,並非戰時。

而且這五縣縣長中唯有宣城縣、涇縣、陵陽縣這三縣的縣長乃是與全柔相交密切,其餘歙縣、黝縣二縣都是吳景的心腹。

一旦自己舉義了,全柔只有信心保證宣城縣、涇縣、陵陽縣這三縣會與其一同從義。

再從軍事層面來說,全柔可以用丹陽西部都尉的身份,將這五縣中的兵馬都調到一起,但調集之下,兵力最多隻有五千之眾。

這五千兵馬守三縣兵力尚可,若是分佈五縣據守,一定會被孫翊從容的各個擊破的。

在全柔的計劃中,他是想先用丹陽西部都尉的權力,將歙縣、黝縣的兵馬調往宣城、涇二縣,再派心腹將領去這二縣統領兵馬守城。

除了因為歙縣、黝縣不會與其一同從義而且避免兵力分散的原因之外,全柔想主要控制這三縣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

丹陽郡內有一條大江,名為青弋江。

而宣城、涇縣、陵陽縣三縣,正好是由北往南的分佈在這條大江邊上。

宣城、涇縣、陵陽三縣的距離並不近,很容易被孫翊分派兵馬切割起來。

但要是有了青弋江的存在,無論是全柔率軍從青弋江逆流而上支援另外兩縣,還是另外兩縣乘船從青弋江順流而下支援陵陽,都十分快捷方便。

這就是地利。

在來到軍營中後,全柔即刻召開議會。

在議會上,他直接透露了自己的心意。

在他的心意吐露之下,議會上的將校很少有反對的。

全柔的兵馬最開始,是由他的家族部曲擴編而來。

所以現在軍營中的將校多為全氏族人,在族長心意已定要反叛孫翊的情況下,當然是沒有什麼人反對了。

至於那些忠於孫翊的在議會上怒斥全柔的人,全都被全柔拿下,被拖出營外斬示眾了。

在軍營內部意見取得一致的情況下,全柔開始正式部署起來。

他親筆了兩封手書,並在手書上蓋上丹陽西部都尉的大印後,就讓心腹將校趕忙按他原先設想的那般,去將歙縣、黝縣的兵馬調往宣城,涇二縣。

同時還要將這二縣中各抽調一部分兵馬,來充實陵陽的兵力。

陵陽畢竟是他的大本營,不容有失。

在心腹將校拿著全柔的手書離去後,全柔開始進行了第二個準備。

也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準備。

他拿出一張帛紙,開始在帛紙上書寫起他給劉表的信來,

柔受孫氏先君厚恩,鎮守丹陽西捶,見遇不薄。

然柔顧天下以大勢為先,用江東六郡薄寡之人,以當荊州百萬之眾,眾寡不敵,明士所共見也。

又吾幼承聖人教誨,知為人君主須以德為先。

今孫翊小兒繼位以來,數開兵戈致使江東生靈塗炭。

其不以此為自身失德之舉,深自反省,反而沾沾自喜,以為得以宣武威於東南,足以自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