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讓劉玄德去(1 / 3)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在劉表的召集之下,荊州文武再次匯聚一堂。

劉表將全柔的信箋,展露給堂中的眾臣觀看。

此刻劉表的臉上滿是一番喜意,他對著群臣說道,“孫翊不仁,終惹得義士舉義,這既是人禍,亦是天意也。”

眾臣中現在還有許多未觀看過全柔的信箋的,但聽到劉表如此說,心中也瞭然了江東生了什麼事。

其中一人立馬拱手對劉表慶賀道,“江東內亂,實乃孫翊倒行逆施的結果,這也證明孫氏在江東不得人心。

而將軍在荊襄行仁義,興王道,順人心,彼逆吾正,孫氏敗亡可計日也。”

率先對劉表進行慶賀的,是荊州二蒯之一的蒯柔。

蒯柔是劉表最信任的謀士之一,現任鎮南將軍主薄,他的話讓劉表臉上的笑意越濃郁。

就像當初剛剛得知孫策遇刺而死的訊息時,也是蒯柔第一個慶賀劉表。

劉表看向這個深得他心的臣子,對著蒯柔說道,“當初子柔言道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生亂者,義不足也。

這句話在當時可詮釋孫策之死,在今日又預言全柔之事,子柔之智,真是深不可測。”

聽到劉表這麼讚譽自己,蒯柔臉上也露出了幾絲得意。

就在劉表與蒯柔這兩君臣互相吹捧之時,堂中的眾臣也都看完了全柔的來信。

看完這封信後,他們對劉表方才口中的“江東義士舉義”這件事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堂中的許多臣子,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當初孫策身死後,劉表雖不想派兵攻伐江東,但也納了蒯越之計,想透過煽動助長江東境內的山越叛亂之勢,讓整個江東徹底亂起來。

但後來江東的情勢的變化,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總的來說,就是喜了江東,愁了荊襄。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江東新主孫翊。

從那以後,劉表也將孫翊當成了他的新的心腹大敵。

在這個關頭,劉表得到了全柔投誠,並願獻丹陽五縣的訊息,這怎麼不能讓他欣喜過望。

在座的荊襄臣子中,既然荊州二蒯的蒯柔言了,蒯越自然也不甘落後,他出拜言道,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全柔既有反意,將軍不如派兵馬接應之。

這樣進可以席捲丹陽斷孫翊一臂,退亦可佔據五縣以圖將來。”

蒯越此言一出,不僅劉表聽後點了點頭,就是堂中的許多臣子也紛紛附言。

更有一大臣直接出拜言道,“臣願率一萬精兵東渡入丹陽,接應全柔。”

劉表朝這位大臣望去,臉上雖露出讚賞之色,但心中卻起了忌憚之心。

劉表對這位起忌憚之心,完全是因為他的身份。

這位大臣名蔡瑁,字德珪,現任南郡太守。

蔡瑁出身襄陽當地豪族蔡氏,蔡氏既是襄陽著名計程車族,亦是當地勢力頗為強盛的豪族。

蔡瑁除了擁有深厚的背景之外,他還是劉表繼室蔡氏的弟弟,是劉表的小舅子。

當初劉表能單騎平荊州,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就是因為他拉攏了南郡的兩大士族蒯、蔡二氏。

在蒯、蔡二族的支援下,劉表才能那麼輕鬆的戩除了,當時盤踞在南郡的眾多宗強勢力,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荊州之主。

而在劉表平定荊州之後,因為蒯、蔡二族在南郡的影響力,也因為蒯、蔡二族為其平定荊州立下了莫大的功勳,所以劉表就對蒯柔、蒯越、蔡瑁這三人十分重用寵信。

時至今日,在劉表的恩寵之下,蒯、蔡二族的影響力已經可以影響整個荊北地區。

這就造成了,在有些時候,蒯越、蒯柔、蔡瑁三人的命令,甚至比他這個荊州之主的命令還管用。

而這一點,又讓步入暮年的劉表起了忌憚之心。

在蒯柔、蒯越、蔡瑁三人之中,劉表最為忌憚的便是蔡瑁。

因為蒯氏二英是文官,並不涉兵權。

但蔡瑁允文允武,帶兵才能甚佳,荊州水軍的主力就是蔡瑁在掌管著。

現在劉表看到蔡瑁主動請纓帶兵東渡,雖然蔡瑁臉上顯露的是一副為主盡忠的姿態,但一向猜忌心深重的劉表,卻不由得多想了起來。

現在蔡瑁的勢力已經很大,隱有尾大不掉之勢。

若是此番被他帶兵東渡,成功幫全柔穩定住丹陽五縣局勢,乃至拿下整個丹陽郡的話,那麼蔡瑁的聲望功勳就太大了。

足以威脅到他的地位了。

想到這點,劉表看向蔡瑁的眼神都有些變了起來。

劉表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他用寬厚的嗓音對蔡瑁說道,“德珪既是南郡太守,又是孤的軍師。

南郡無太守,政務尚可由郡丞代之,但鎮南將軍若離了軍師,又有誰能代之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