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忠臣義士(1 / 2)

小說:替繁體字 作者:三合一咖啡

雖然拿下長沙郡對江東的好處很多,但虞翻他還是勸諫道,“建安三年時,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共三郡叛逆劉表,引得劉表震怒,親率大軍征討。

劉表精銳齊出,戰將百名,卻連年攻之張羨不下,這非張羨有才,乃是長沙郡內群山密佈,地勢險要之固也。”

“後劉表攻長沙經年之下,終於討平三郡。

他因為感於長沙郡民多懷念張羨,故而令其侄劉磐及南陽大將黃忠率兵鎮守長沙。”

“劉表雖以劉磐侄兒之親委其重任,但劉磐此人並非全無才幹,其頗為驍勇,加上其有黃忠相輔。”

“臣聽聞過黃忠此人聲名,其為南陽人士,字漢升,其雖年已半百,但作戰時其多先登陷陣,勇毅冠絕三軍。”

“之前先君苦於劉磐、黃忠二人數次率兵入寇西境,便命太史將軍鎮守海昏領兵據之。”

“太史將軍數次擊敗劉磐、黃忠二人,令此二賊再不敢入寇。

太史將軍也曾攻入長沙郡中過,交戰之中雖多有擄掠人民而還,但終究無法攻下攸縣。

這足以見劉磐、黃忠二賊之能。”

“長沙郡地勢險要,又有這劉磐、黃忠二員驍將率重兵鎮守。

反觀我江東,內有全柔之叛未息,外有劉表寇柴桑之憂,當此時,實在不是攻取長沙之良機。”

“望君侯三思。”

虞翻言辭懇切得對孫翊勸諫著,孫翊耐心聽完虞翻的勸諫之後,笑了笑,對著虞翻說道,

“卿之所言攻取長沙數難,孤豈會不知?”

“只是雖有難事,但公瑾已有妙計應對之矣。”

孫翊說完後,用眼神示意周瑜,讓其將攻取長沙的妙計說與虞翻聽。

周瑜領會孫翊的意思之後,對著虞翻一拜後言道,“長沙郡地勢險要,加之有劉磐、黃忠二人率重兵鎮守攸縣,擋住了我軍西進之路。

這兩難之下,我軍若貿然出兵攻打長沙郡,的確是甚為不易。”

“但若是劉磐、黃忠二人主動引兵東進,進入廬陵郡境內呢?”

“長沙之兵為客兵,對廬陵郡地勢不熟,加之其又主動出擊,拋棄了高牆固壘。

縱算其兵馬有數萬,但其已經拋棄了地利。

吾江東兵馬精銳優於長沙兵,吾再在廬陵郡內設伏兵以擊之,敗之不難。”

“再加上劉磐、黃忠二人雖驍勇,但驍勇之人必冒進,我以有心算無心,人和也在我。”

“但凡兩軍交戰者,最重天時、地利、人和,若是能引得劉磐、黃忠二人率兵入廬陵,則我方可佔據地利、人和,焉有不勝之理。”

聽到周瑜如此說,虞翻的臉上浮現思索之色,他思索一番後言道,“若能引得劉磐、黃忠二人主動引兵入廬陵,此事當有可行之處。”

“但劉磐、黃忠二人為軍中宿將,其二人或者智謀不算深遠,但也不會無故率重兵貿然東進廬陵呀。”

虞翻的疑慮,正是周瑜這個計策的關鍵點。

若真能像周瑜所說的那般,讓劉磐、黃忠二人主動率兵東進,那的確是有大敗這二人的可能。

但問題是劉磐、黃忠這二人又不傻,叫他們來就馬上傻乎乎的來了。

虞翻不精通於軍略,都能知道這個計策的關鍵點,周瑜身為設計者,又是深富韜略的人,又怎麼可能忽略了這點呢?

周瑜對著虞翻一拜道,“虞君所慮甚當。”

“吾有一計,可調劉磐、黃忠二人率兵入廬陵,但這一計需要虞君傾力相助。”

看到周瑜這副慎重的態度,虞翻臉色當即嚴肅起來,他對著周瑜說道,

“若是中郎將真有計謀能讓劉磐、黃忠二人率兵東進,以此來為君侯拿下長沙郡的話,臣為君侯臣子,自當會義無反顧,傾力相助。”

得到了虞翻的這番承諾之後,周瑜這才說出了他這番計策最重要的部分。

“虞君名滿江南,若是虞君能寫一封降書遞與劉表,言己身欲獻廬陵郡與其,劉表定然會大喜過望。

又有全柔投誠在前,劉表的疑心此刻是最低的時候。

這時虞君獻郡投降,並言及願以廬陵太守之職權,在廬陵郡內接應荊州大軍到來。

劉表垂涎廬陵郡之疆土,其定會就近派劉磐、黃忠二人率大軍入廬陵郡接應虞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