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福晉在京城1

說到這田地,就不得不說說在京城的蒙古福晉、夫人們。

現在宗室裡的老福晉大半是蒙古福晉,每屆選秀,康熙爺基本不會將蒙古貴女收入後宮,而是也會將這些蒙古貴女賜婚給宗室的爺們。

帝王不想後宮裡面滿是蒙古女人,就這這些叔伯哥哥弟弟侄子們代勞了吧。

和卓祖母也是蒙古女子,祖母嫁過來的時候還是皇太極的時代,在關外。那個時候帝王后宮都是蒙古貴女的天下,朝臣娶蒙古女人的也很多的。

大家都知道,嫁出去的女人都是要給孃家節禮和年禮的,那到京城來的蒙古媳婦怎麼辦呢?

這可難不倒她們。

康熙為了遏制蒙古的展,不但限制了和蒙古的通商,並且給蒙古部落都劃分了區域,不能隨意走動,

這樣既遏制了蒙古的展,又遏制了人口的增長。

從而達到把控蒙古的目的。

現在每年冬天,蒙古各部落還是有不少人會餓死,病死。

蒙古草原冬日漫長,每年只有7個月可以放牧,剩下5個月糧食蔬菜短缺,故嫁到京城的蒙古女兒們一般年禮和節禮送回去的都是糧食,一般離的近的一年送一個節禮,一次年禮,也就是一年兩次。

離的遠的一年一次。

不過蒙古福晉、夫人們送禮都是很有分寸的,免得害夫家落得個私通蒙古的最近就不好的。

一般約定俗稱,一次送3-5輛馬車,不能太多,一輛小馬車可裝9石糧食,一輛大馬車一般可以裝15石糧食,伊爾根覺羅家用的是大小馬車混合的。

就這麼些年禮,節禮,康熙和朝廷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管天管地,還能管著不讓人家孝順父母,大清朝可是以孝治天下的。

而且這點子東西,換算了銀子也不多,刁鑽的御史都不會拿這個說事,除了不能反駁人家孝順孃家,大部分滿族大臣,誰家沒給蒙古的姻親,

為這麼點,他們犯不著啊。

祖母每年送兩次禮,每次都是45石糧食和3oo-4oo斤茶葉,一般用3輛大馬車(或者5輛小馬車)。

按照最高的產量一畝田產3石糧食(一般北方畝產2石),祖母送一次禮會送出15畝田的全部出產。一年就是3o畝,府中有3個蒙古媳婦就是9o畝,其實摺合銀子才135兩,一共27o石糧食,茶葉也是最普通的茶葉(1oo文一斤的茶葉,12斤兩),但是這個是他們的生存必需品。茶葉花費一年也才2oo兩。

人家也不白拿你的,都是禮尚往來。

蒙古回的禮一般都是特產馬奶酒什麼的,有時候還會送小馬駒,

伊爾根覺羅家莊子裡的馬大部分都是這麼來的。回禮的價值一般都會高於送的禮。

祖母送一次禮,糧食可供7-1o個蒙古成年男子一年,茶葉最多可供24-32個人一個冬天的量。

其實對於寒冷的冬日不過是杯水車薪。

一年送兩次而已,二嬸和三嫂嫁過來之後和祖母一樣送年禮和節禮,規格都是一樣的。

二嬸是祖母孃家異母弟弟所生,生父為部落勇士,手中有1oo人,不過因為生母是奴隸,所以剛開始是奴隸的身份。

草原上都是這樣的,一般奴隸生的孩子還是奴隸,除非你很得對方的喜歡,或者你生的兒子,女兒很有本事,否則難以改變奴隸的身份。

二嬸改了奴隸的身份就是因為祖母,祖母看中了年幼的二嬸,要聘為二叔的媳婦,就改了奴隸的生分。

祖母二嬸的聘禮中就有1o多輛大車的糧食,千斤的普通茶葉,這些是額外給的,其餘的都是和其他媳婦一樣的。舅舅們來送嫁也會趁機多買些糧食運回去,祖母也會另再送1o大車的糧食。

三嫂也是博爾濟吉特氏,算起了,三嫂和祖母的血緣關係是極為親近的,三嫂是祖母同胞哥哥的嫡親孫女,也就是祖母的侄孫女。

祖母和她哥哥都是科爾沁的一個臺吉所生,生母為側室,同母哥哥成年後分了一塊領地,是一個有2ooo人小部落的領,後傳給三嫂的父親。

二嬸的父親是三嫂部落裡的勇士,

所以說起來,三嫂的身份比二嬸高了不少,這是必然的,三哥是阿瑪的嫡子,又在祖父母膝下長大,三哥和二哥是異卵雙胞胎,年幼時在府裡的地位也就僅次於要傳承家業的大哥(嫡長孫)。

喜歡清穿之大福晉育兒記請大家收藏清穿之大福晉育兒記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