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三章 崇禎十七年初(2 / 3)

小說:順明園安居房 作者:特別白

儘管臨近崇禎十七年的正月,可楊承祖帶著的這一隊人心憂國事,不願意在開封城耽擱,儘管寒冬行動不便,可還是率部啟程,前往山西。

楊承祖這四千人的兵馬在河南境內的時候,自然有山東和河南的“商人”幫著籌辦軍需,可進入山西之後就接濟不上,但此時也不用等山西的那些商人過來奉承了,才進去山西做生意的晉州柳家,給行軍路線上的各家商號發出了密信。

平遙城的高盛和被血洗屠戮之後,山西境內的商人們都是戰戰兢兢,生怕步高家和盛家的後塵。

這次柳家有密信傳出來之後,各家都是找到了報效討好的機會,哪有不一擁而上的道理,楊承祖從河南到大同這段路走的輕鬆無比,作為一軍的主將,楊承祖第一次沒有為軍需給養髮愁過。

軍隊的強悍與否,也能從紀律和行軍的風貌上看出來,在這一路上,膠州營這個團表現出來的素質,讓楊承祖和手下的兵馬自愧不如,同時更是打消了那些不安定的心思。

楊承祖這一支部隊行走在路上的時候,正是除夕和正月,崇禎十七年到了……

滿天下間,能無憂無慮快樂過年的,恐怕也就是那些富貴之家的孩童了,天下間所有的人都沒有什麼平靜的心情。有人忐忑、有人驚恐、有人興奮、有人心灰意冷,只是沒有過年的那種快樂和喜氣洋洋。

當然,齊國公府的內眷們還是頗為的高興,因為這段時間李孟在家的時間前所未有的長,而且各家的親眷現在都是在這濟南城中,可真是個團團圓圓的年節。

相對於內眷們的高興,李孟的精神狀態實在是不高,儘管他是居中排程,可總有個隱憂,那就是目前老營兵馬還有南直隸地的兵馬都是有段時間沒有去作戰,這軍隊的戰鬥力只有在戰鬥中才能保持,如果太平久了,肯定會受到影響。

濟南城外駐紮的各支軍隊也是想著去打仗,在城駐紮實際上比打仗還要辛苦,因為每日間都是在訓練和演習之中,偏偏是大帥親臨督查,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這真讓人苦不堪言。

說起來這都是過年了,各營的兵馬才被李孟放了七天假,總算放鬆放鬆,可正月初八那一天,大帥居然也沒有來督查督練,這倒是讓眾人鬆了一口氣,大家都是輕鬆了一天。

在齊國公府外面的射擊場上,李孟正在舉槍射擊,這次的槍管要比膠州營制式的火繩槍細很多,看起來也沒有鉤住火繩的鳥嘴勾。

很少出現在齊國公府的孫和鬥還有郭棟都是站在李孟的身旁,看著李孟一槍打完,豎起槍管,拿著一根細長的通條上下滑動幾下,然後拿出個兩指粗的紙筒,咬破一頭,先在藥池那邊撒了點,然後全部倒進槍膛,又把另外一頭咬破,把鉛彈放入其中,拿著通條夯實了幾下。

又是把紙包的紙團堵在了槍膛的口那邊,然後雙手把這個火銃平端起來,擺出了射擊的姿勢。

因為這個火銃的槍管很細,所以沒有目前山東制式滑膛槍那麼沉重,自然也就不用架上木叉。槍管後端,有個類似於鳥嘴勾的裝置,不過卻和那鳥嘴勾方向反過來,而且也小了很多。

李孟用右手拇指向後扳開了那個小鉤子,瞄準前面的木靶子,勾動了扳機,啪的一聲輕響,那個“小鉤子”擊打了下去。

“嘭”的一聲槍響,火銃發射了,出膛的聲音比起重型滑膛槍來小了很多,但鉛彈在空中飛行的嘯聲卻尖利了很多。

槍口冒出的硝煙不多,射擊完畢,立刻有在木靶子後面溝中的親兵爬出來,查驗靶子之後,大聲的報數道:

“大帥!八五環~~!!!”

郭棟和孫和鬥還有幾名工匠都是躬身一疊聲的誇讚道:

“大帥神射,大帥神射。”

李孟和站在李孟身後的幾名軍官,包括侍立的親兵都是把目光轉向了一邊的桌子,桌子邊上站著一名年輕的工匠學徒,桌面上放著一個沙漏,看到眾人目光注視過來,這名工匠學徒有些怯場的回答道:

“這次用的時間比方才那一槍少用了四成。”

在場的軍人臉上都有欣喜之色,而工匠的臉上都頗為的得意,李孟用操典中行進持槍的姿勢握住火銃,上下動作幾下,點頭說道:

“這份量差不多也要輕一半,過去幾個人,把那靶子搬過來。”

一邊的親兵統領黃平連忙出聲吩咐,幾名親兵小跑著去了木靶子那邊,把靶子拔出來,又是回來。

這邊的一幫人也不顧得什麼尊卑的分別,聚在那木靶子周圍,看著打中地方,還有人拿著一根竹條朝著彈孔裡面探了探,拔出來看看這深度,大家更是嘖嘖稱歎,邊上的黃平笑著開口說道:

“沒想到這鉛彈小了不少,可威力看著還大些的樣子,有這樣的利器,咱們膠州營更是無敵了。”

周圍的人都是點頭,李孟則是拿著這支槍翻來覆去的觀看,顯然也是頗為滿意,不過郭棟聽見黃平說得話,臉上卻有些為難,和孫和鬥對視一眼,遲疑著開口說道:

“大帥,這槍咱們匠坊想要大規模的製造卻有些困難,連線擊錘和扳機之間的彈簧,可以批次製造,但合格成品的批次太少了。”

李孟聽見這話,才從火銃上轉移了注意力,看著李孟抬頭,郭棟那是怕得緊,立刻就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了,孫和鬥咳嗽一聲,介面說道:

“國公大人,這燧發槍的確是利器,可上面的部件要比咱們膠州營的制式火銃精巧太多,先不說咱們的匠人不熟練,要不是有這些水力的機械,恐怕咱們現在有些東西還造不出來,今日這火銃的扳機彈簧,還是專門請了濟寧城的老鎖匠配合才打造而成,鍛錘打出來的東西,也就是用二十幾次就不行了。”

孫和鬥說完之後,郭棟也是鼓足勇氣,補充幾句說道:

“聽鄧肯和德瓦爾特兩位師傅說,就算如今的西洋之地,這等槍械也還沒有大規模的應用,小人和孫主辦一同去費師傅那邊問過了,的確是如此。”

靠著火繩點燃火藥,發射彈丸的火繩槍和用擊錘擊打燧石,用火花點燃火藥發射的燧發槍,燧發槍靠著相對輕便,設計步驟簡單,還有射速快,威力大,自然是武器的首選,可孫和鬥和郭棟說的也是事情。

憑藉著膠州營兵器製造局這些相對粗糙的水力機械,想要達到製造燧發槍的程度,或者說想要達到製造能用在戰場上的燧發槍的程度,的確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槍管倒是好說,可那連線擊錘的彈簧,在現代看著最普通不過的東西,在這個時代,製造卻是極大的難題。

那些手藝靈巧的老匠人倒是可以,可這樣的手工根本無法行成大規模的生產,能有什麼用。

李孟看了下手裡這支火銃,嘆了口氣,琢磨了下,開口說道:

“既然還有能打造這個的鎖匠,讓他去兵器製造局看看,看看能不能改進機械,要是能批次製造,所有相關的人,本公都是重賞。”

鄭芝龍送來的重禮之中,就有鑲嵌著珠寶的燧發槍,這東西在歐洲也是貴族和鉅富之中用在裝飾和炫耀的物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