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三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2 / 2)

山東和鄭家的關係,嚴格意義上是生意往來,負責溝通的自然是這一方面的主管寧乾貴,鄭家的人也不是傻子,聽到膠州營這邊想要調回兵船和炮艦,山東這邊想要幹什麼,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幾千名山東子弟在鄭家的船隊中工作,還有那些艘兵船戰艦,有委託培訓的意思,但也有人質的意思在。

這也算是雙方合作愉快的一個保證,膠州營突然要撤回這些人,實在是讓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鄭家和八閩商行在山東的頭目都是求見李孟好多次了,李孟給的理由也是很實在,山東距離遼東太近,擔心對方的會趁虛而入,需要水軍來防禦。

這話對別人說還可以,對鄭家這些見多識廣的老水手來說,這話就是唬人的,按照一位鄭家掌櫃的話說,膠州營在山東幾個港口的防禦,已經比番鬼在南洋幾個港口的防禦要強了,誰也沒有見到那麼捨得花錢在炮臺上。

憑著關外韃子的那些船隻,想要靠近這樣的港口,除了被打沉之外,也沒有什麼別的下場了,種種的原因跡象,這山東調回船隻的舉動就更讓人想不明白了,而且鄭家在山東南直隸的主事人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家族行事並沒有得罪山東的地方,怎麼突然來這麼一出,的確讓人不解。

但詢問幾次之後,膠州營上上下下都是一個理由,而且還給了個保證,說是要回船隻的行為,並不會影響雙方的今後的生意往來。

得到了這個承諾的鄭家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是答應把船和人送回來,畢竟目前鄭家開發臺灣,經營附件,需要大批的鹽貨支援,而且長江口以南,有價值的海港大多是在山東的統治之下,鄭家的船隻也是需要這些停靠點。

鄭家離不了山東,山東有無鄭家卻無關痛癢,再說那船本就是他山東的,無奈之下只得是放行。

但李孟要求的時間也緊,寧乾貴那邊去談,難免是做了些讓步,這幾次鹽貨交易的價格讓幾分之類的。

“回大帥的話,這件事情談的時候倒是不難,鄭家就是擔心,可也拿不出什麼擔心的理由,那鄭家在膠州的掌櫃說了幾句,說是鄭家才不過是兩艘炮艦,卻給你膠州營造了四艘,還是山東善於經營,手裡有錢……”

說山東善於經營,這實際上是變著法誇自己,畢竟這經濟方面是自己來經營,誰想到這話說完,李孟稍微愣了愣,扭頭高聲的喊道:

“去把黃平叫回來!!”

寧乾貴打了個突,還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不多時,黃平小跑著進來,李孟開口問道:

“鄭家的多層炮船有幾艘?”

這個問題問得很是突然,黃平先是一愣,平素裡千頭萬緒的,這個數量從來不是重點,一時間怎麼想的起來,方才被訓斥,現在又有這個想不起來,黃平頭上的冷汗都是跟著下來了,心想這可是自找倒黴,今天是怎麼了。

不過黃平沒有回答上來,李孟卻也不著急,只是開口催促道:

“快些去查出來告訴我,我在這裡等著。”

和膠州營有關係的勢力,不管是敵是友,山東鹽幫都是有所關注,當然因為人力和規模的原因,關注的程度有粗有細罷了。

鄭家這邊倒一直是關注的重點,靈山商行、山東鹽幫還有膠州的地方衙門,對鄭家的人一直是盯得很緊,各種訊息搜尋的頗為及時。

很快黃平就跑了回來,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兩艘,今年年初因為咱們支付的造船銀子頗有富餘,他們這才造了一艘稍微小點的炮船,聽鄭家的那些船頭們說,鄭芝龍曾經說過,鄭家橫行海上,多造商船賺錢才是正事,戰艦等著再造也來得及。”

聽到這話,李孟哈哈的笑出聲來,要說這鄭芝龍也並沒有什麼錯,而今的態勢,整個東方的海面上,就連西班牙人和荷蘭人都要避讓三分,其他再無敵手,沒有威脅的情況下,不如多造商船賺錢。

這種炮艦,純粹只為作戰用,無法改造成商船,目前的確是用處不大,而且鄭家利用繳獲和買來的西洋商船改造成炮艦之後,一直是沒有使用的機會,其實整個鄭家的船隊,在這幾年都沒有什麼戰鬥的機會。

這種情況,讓鄭家人無法意識到這種戰艦的強大,所以並不是那麼看重,這就是李孟作為穿越者,所能體現出來的優勢了。

李孟要求鄭家給自己多造炮艦,鄭家多有以為李孟傻的,可誰也不知道,這種炮艦正是將來幾百年軍艦的主要形狀,而鄭家還是停留在火器為輔助,靠近了跳幫肉搏為主的戰鬥模式。

不知道目前的臺灣是否還有這炮艦,也不知道鄭家若是和山東翻臉,能否有荷蘭和其他西洋國家的戰艦參戰,但目前這個態勢,這幾艘炮艦回來,加上港口和信陽水營的力量,自保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附帶說一句,這種所謂的炮艦,不過是最多四十門炮,兩層的小炮艦,距離同時代歐洲的大艦,差距還很遠。

說完這個之後,李孟的心態變得愉快了不少,笑著開口對屋中的孫傳庭和寧乾貴說道:

“費德勒師傅那邊的人已經到了些日子,一直是沒有時間見他們,那個張立普倒是派到靈山商行去忙碌,侯山那邊說做的還不錯,也不知道其餘的人都會有什麼本事。”

寧乾貴笑嘻嘻的介面說道:

“大帥,說起來費德勒師傅,倒是想起蘇安琪那孩子,最近越來越出息,再過個兩年,小人看來巡檢衙門做個管事完全可以,將來就算是接小人這個位子都成。”

那濟南府的同知周揚倒也說過類似的話,這蘇安琪等於他們兩個人的學生,周揚的孩子還小,寧乾貴的兩個兒子都在靈山商行做掌櫃,都對這蘇安琪抱有很大的期望,要知道蘇安琪給劉福來和孫傳庭都是做過書童和學生,幾個人的傳授,加上小孩本來又是聰慧,真是不能小看。

孫傳庭在一邊點點頭,開口道:

“這麼多年倒是少見這等聰慧好學的孩子,大帥,這等良才美玉,還是少讓他和費師傅那些人打交道的好,雖說費師傅是個忠厚人,可畢竟華夷殊途,總有些不妥當的地方。”

看著李孟對那些洋人的熱衷,這孫傳庭倒沒有太大的興致,所謂的洋人,以他這種身份地位的人,見到的當真是不少。

的確有很多士大夫頗為的熱衷西洋之學,比如說德高望重的大學士徐光啟和巡撫孫元化等人。

在西洋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知識,比如說鑄造火炮,還有一些格致、數學、天文之類的學問,確實是有很實用而且是大明帝國很少涉及的知識,不過孫傳庭總覺得這些洋人的目的不是為了傳播這些知識,而是為了傳教。(歷史上的確如此,西洋傳教士來到中國,用一些數學天文和機械的知識吸引士大夫入教,但也僅此而已,另外,對於某些先進的知識,他們還有意的隱瞞)

“大帥,番鬼的東西,雖說有其過人之處,可大帥畢竟身在華夏,還是應當以華夏為宗才是……”

邊上的寧乾貴笑著插言道:

“小人在膠州靈山港的時候,也曾經見過幾個番鬼,身上好大的味道,好像是那沒有見過市面的野獸一般,實在是看不出來有什麼過人的地方,只是聽說他們的船是從萬里之外的地方過來,也不知道真假。”

這時代的差距還沒有來開,等到幾百年後,寧乾貴和孫傳庭眼中的番鬼和野獸已經成了文明的象徵,而這幾千年傳承的華夏之地,卻被認為是野蠻人的國家,或許洋人那邊都是些奇技淫巧。

但領先了這麼多,總歸是又讓人學習的地方,但這話李孟只是心裡思索,也沒有明說,一笑而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