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〇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2 / 3)

小說:順茗道 作者:特別白

這畢竟是決定膠州營將來榮華富貴和身家性命的大事,一點也馬虎不得。

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十八,在傍晚時分,龐大的船隊和部隊開始移動,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是完成了準備工作,就要看見結果了。

按說此事李孟應該是百無聊賴,等待那個已經確定的結果,可此時的李孟卻一點也沒有感覺到無聊,反倒是煩躁的要命,在船艙內都無法靜下心來。

夜間行軍,船隻到還可以,但路上的部隊卻受不了,所以一起前進二十里之後,他們就要就地紮營,而船隊則是繼續的向前行動。

李孟的煩躁卻不敢讓身邊的衛士和親信知道,他是一軍的統帥,乃是這十幾萬大軍的主心骨,在這必勝的大戰之前,都是這般的沉不住氣,日後如何去統領大軍,壓服天下,這就是上位者的壞處。

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公眾形象,需要時時刻刻的注意,真情流露,有時候即便是在私宅也不可能,自然是有些憋悶,但這也是上位者應有的代價之一。

儘管這天氣和環境都是頗為的適宜睡眠,但李孟卻無論如何也睡不著,索性是自顧自的搬了張椅子來到船頭。

李孟的出現讓負責守衛的親兵侍衛們嚇了一跳,但隨即也就是安靜下去,在宿遷李孟的船隻已經是換上了鹽商提供的一艘大船,頗為的寬敞,把那椅子放在船頭,隱約間有坐在臺子上的感覺,頗為的愜意。

這個天氣已經有些寒冷,不過李孟也禁受的起,反倒是覺得空氣清洌異常,運河上沒什麼波浪,船隻極為的平穩,坐在椅子上看著前後左右的船隻,在夜色中只能是依稀看到個輪廓,這還是因為船頭船尾掛著的風燈映照。

眯著眼看去,船隻的輪廓都是消失不見,只剩下竿子上挑著的風燈在閃爍,河上的船隊看不見頭尾,這麼看,好像是掛在天上的銀河落在了運河水面,似夢似真,讓人根本分不清楚。

早在一個時辰之前,陸上的部隊已經是紮營休息停駐,被船隊撇在身後,半個時辰之前,船隊上計程車兵也開始休息。

儘管是幾萬人的部隊行進,可卻是安靜異常,沒有什麼聲音發出來,不時的有一兩艘小船在各個大船之間巡視,剩下的就是河水拍打船舷的,但這種單調而有規律的聲音卻讓整個氛圍更加的清幽。

李孟沒有想,如此大規模的部隊行進,卻能做到這般安靜,這本身就是說明部隊的實力和他訓練的精深,這樣的環境卻只是讓他想起來現代的一些事,開始這種煩躁和現代時候,在解放軍部隊之中,從士兵升為士官,任命儀式的前一天晚上,那種等待和忐忑,心情是如此的相似。

不過坐在船頭,仔細的思索,卻發現並不是想這個,大事將成,接下來或許就是在現代時候根本不會想到的富貴榮華。

但這富貴榮華實在是太讓人孤單了,如果能讓自己的父母也來一起分享,可也僅僅是如果而已。

李孟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的事業或許就要達到頂峰,這一刻到來之前,人卻無比的寂寞孤單,想不可能再回到的家,想不可能再見到的父母。

在李孟這座船上的親兵衛士們是輪班休息的,看見李孟坐在船頭一動不動,都是小心翼翼的盯著,卻又距離遠點。

視線中的燈火突然間有些扭曲變形,李孟一驚,這才是從傷感和愁緒中醒轉過來,居然眼眶都有些潮溼,禁不住心中笑罵了自己幾句,眼下什麼事情都沒有確定,自己卻是這般的多愁善感,真是好生的可笑。

去國離家,整整十年,李孟心中的思鄉思親之情愈發的強烈,偏生不管如何思念,卻沒有再次相見的一天,這就令人絕望了,平素裡萬事纏身,李孟又有大志,所以這思緒還是被壓在心中,沒有表現。

但大事將成,又是在這種安靜的局面下,人一些心底的情緒卻禁不住泛起來,這才是出來如此傷感的心境。

可這樣的場面頗為的微妙,也僅僅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李孟坐在船頭的時間並不長,這種靜謐就被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了。

夜間行軍駐紮,儘管膠州營平素的訓練和整備,讓士兵們的素質已經是超越了這個時代,並不怕因為喧譁驚擾而造成的夜間炸營,可為了士兵們的休息充份,夜間也是要求肅靜,喧譁者重重處罰。

能這麼毫無顧忌的衝過來的,想必是大事了……

“大帥,是咱們自己的信使,送來的急報。”

邊上的一名親兵頭目低聲的稟報說道,那馬蹄聲靠近的時候,距離岸邊近的船隻上有人拿著風燈在船頭衝著李孟的座艦發出訊號,各種軍令都是自成體制,親兵們都是熟悉的很。

訊號已經是傳了下去,能聽到來路上水面各營軍官在那裡發令,讓士兵們繼續休息,不用管外面的事情,畢竟是半夜突然有這樣的快馬加急,難免會讓士兵們的心思波動,有些變化。

在李孟座船兩邊的船隻都備有小船和踏板,就是為了陸上來的使者能順暢的到達李孟的座船,通報情況。

這幾艘船都是親兵營來負責,晚上輪班值守,效率絲毫不受影響,很快的小船就被放了下來,看著燈火閃爍發訊號,那快馬送信的使者都已經是被送了過來,夜間行船,燈火是指示的訊號和標註,不能輕易的改動。

所以儘管是夜間,李孟的座船上也沒有什麼燈光,那傳信的信使登船,還是藉著船頭的燈光才能看個大概。

這一看倒是把李孟嚇了一跳,這名信使渾身上下的衣衫破爛,即便是在昏暗的情況下也是能看到衣衫襤褸髒兮兮的,好像是遭了什麼罪一樣,上船的時候,正在捧著個皮口袋在大口的喝水,乾渴之極。

一見到李孟,這信使丟掉水袋,跪在地上,開口嘶聲的說道:

“大帥,韃虜自十一月初四入關,十一月初六破薊州,小人自十一月十五自濟南啟程時,韃子軍馬已過楊村。”

聽到這個訊息,李孟即感覺到意外,又感覺到有些輕鬆,按說他主力在南直隸,倉促間無法回去,山東的防務正是空虛的時候,這傾巢而出,以圖南省的大戰略又是他提出來並且堅持實施的。

眼下突然聽到這個軍報,應該是憤怒、慌亂、自責等等情緒都應該有,可李孟這一刻感覺到的總是輕鬆,方才那些煩躁和愁緒都是煙消雲散,或許這才是他那些煩躁的根源,此刻擺上檯面來了,反倒是覺得輕鬆。

唯一的負面情緒或者是無奈吧,當日在小學中學的時候,那本書上講過韃子在最後入關奪天下之前,還入關過五次。

李孟也是懷疑,就算是自己瞭解這知識,可自己是個軍人和押運員,又會有多少的精力來記著這些,怕知道這五次入關,恐怕在腦海之中也僅僅是記住“五次”而已,詳細的年份,不是學生和專業者,誰會記他。

可這局勢還真是應了一句話,所謂“世間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這兩年,李孟佈下了兩個棋局,想要一舉定鼎,確立自己在天下各個勢力之間的優勢地位,誰想到前後兩個局面,或者是內因或者是被外力,都是沒有成功。

看來自己過高的估計了一個穿越者對天下大勢的影響,或許這大勢是不可逆轉的,想要躲開他或者是在其中投機取巧是妄想,只有面對面的解決才是正途。

不過大事臨頭,大兵壓境,埋怨什麼,感慨什麼都已經是晚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人事去做,想通了這一點,反倒是坦然。

“不要慌,來的韃子有多少人,帶隊的是誰?”

相比於周圍親兵士卒的緊張和如臨大敵,李孟問話語氣出奇的平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