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王府密宴 禽獸之兵(2 / 3)

要說為什麼對李孟的態度不善,向來是因為李孟在他左良玉到來之前搶了功勞,自己能不能打過是個問題,但是被一名總兵搶了自己的功勞,就是另外一回事,當然,李孟的山東兵入城一千人,他左良玉才帶進來五百人,這想必也是不忿的理由。

李孟微微一笑,對這樣人物的敵意,他也沒有什麼感覺,左良玉盤踞在豫南和湖廣一帶,和自己風馬牛不相及,有敵意就由他去吧。

河南總兵陳永福和這左良玉打交道的次數想必不少,知道此人自大狂妄的脾性,衝著李孟抱歉點點頭,連忙跟了上去。

這幾日河南上下對李孟和顏繼祖兩人客氣親熱,可這左良玉一來,兩人立刻成了配角,李孟倒還好,顏繼祖可有些憤憤不平,越是文官越是講究這些禮節體面的小事,等到左良玉和陳永福進入內屋。

顏繼祖湊過來低聲的說道:

“李大人,莫要看著左崑山今日目中無人的模樣,你可知他當年如何起家,據說他在曹文詔屬下的時候,去吏部侯洵那邊借糧,在那侯洵營中呆了三天,回來後就被升為副將,侯洵什麼人,喜好龍陽聞名士林,看這左良玉的模樣,當年……”

這倒的確是趣事,可李孟卻覺得眼前這顏巡撫,據說是東林名士,大明有名的清貴,面貌居然這般的猥瑣。

不過,雖然李孟覺得顏繼祖猥瑣,卻也覺得親近幾分,人在一起談論他人陰私之事,雖說不道德,但確實是很拉近雙方關係的手段,來到河南的這一系列的事情,到底是顏繼祖人格卑下,還是他有意為之,這就無人知曉了。

左良玉這般囂張,可接下來的保定總督楊文嶽卻完全兩個樣子,這楊文嶽是個和氣謙恭的瘦小老頭,見到李孟和顏繼祖的時候,絲毫沒有什麼身份地位的差別,也沒有什麼文士的架子,客氣的寒暄,然後雙方一同入席。

現如今凡是帶兵的文官,都是活得戰戰兢兢,不知道那一天就被皇帝砍了腦袋,而且楊文嶽也是經歷過貶官復起的起落經歷,活得這般小心倒是正常。

巡撫李仙風滿腹心事,在宴席上也不過是強作歡笑,陳永福不擅言辭,左良玉在那裡自居身份,不願意隨便與人攀談,剩下的李孟三人也是權重一方的大員,何況雙方天南海北,也沒必要去奉承討好誰。

這宴席吃的頗為鬱悶,禮節性的行酒幾圈之後,找了個由頭眾人直接散了。

既然闖軍已經是遠去,開封城安然無恙,麾下兵馬練兵的目的也已經是達到,李孟覺得再在這裡呆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和幾名部下溝通了一下,決定四月初八那天啟程回山東。

在回去之前,李孟這邊還有個不能不去的私宴——周王府的宴請。

那次率軍解圍的時候,開封府的周王在城頭遠遠看了李孟幾眼,那距離畢竟看不真切,這次有機會,當然要湊近了看看。

地方上的親藩交結領軍大將,這種事情是最犯忌諱的,朝廷和地方上對這個提防最嚴,生恐藩王藉機生亂。

不過,眼下兵荒馬亂的時候,河南省的大小官員為了收尾自顧不暇,對這藩王府的監視自然也鬆懈了不少,而且這周王和福王大不相同,福王連一分錢都不願意掏出來的吝嗇鬼,可幾次守開封城的時候,周王都願意花錢募集壯丁守城,王府上下盡心竭力的為守城花錢出人,在民間的聲望也還算是不錯。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有什麼小錯,官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當然,李孟要去周王府見面的話,還是要做一番準備。

開封如此大城,山東兵馬過來,總要在城內遊覽一下,逛逛這些繁華之處,看著這李總兵的親兵是分批出遊。

有十幾名士兵一路的走走停停,來到了開封城內的某雜貨鋪子裡面,想來是要買些特產,官兵們在裡面呆的時間不長,就拎著大包小包的離開了,每一夥出來計程車卒,都有開封府的衙役遠遠的跟著。

跟著士卒,那雜貨鋪子當然沒有人去注意,等士兵們走遠了,那鋪子裡面出來幾名夥計,拿這些日用的雜貨,朝著周王府走去,若是有人問起,這些人就回答是王府有些東西要才買,他們給送過去。

李孟就在這幾名夥計之中,那鋪子就是靈山商行在開封開辦的分店,這分店和周王府早就是掛上了關係,王府不少雜貨的採買都是在這間鋪子裡進行,這也是有帳目,有人證的生意往來。

從偏門進了王府,走到內宅區域之後,就有王府的親隨過來引路,不過李孟倒是先讓對方找了個無人的屋子,自己要先把這身夥計的衣服換下,見這周王,和見岳父的性質區別倒是不大,也要給對方留個好印象。

但那武將袍服是不能穿的,穿的是一般富家子弟的長衫,讓李孟感覺頗為的彆扭,不過整個人倒是顯得儒雅了幾分。

那名王府侍衛一過來,就先宣告,王爺吩咐,今日入府一切都按照民傢俬禮進行,不必講究那麼多繁複的禮節,這倒是正和李孟的心意。

親藩的豪奢,李孟從鹽竿子的時候起,就多有耳聞,對於今日的私宴也是頗為的期待,不過進入這飯廳之後,看見周圍的佈置,和桌上的菜餚,就洩了那股氣。

這倒是有個笑話,好不容易吃上肉,別人卻為了健康開始吃菜,周王府這私宴雖然精緻,卻大多是素菜和蔬菜還有哪些華而不實的精巧材料,屋子的裝飾也是樸實無化,頗有鄉村野趣。

不過這吃飯的屋子,格式卻有些奇怪,飯桌靠前,差不多一半的空間都被珠簾和輕紗擋住,那邊是什麼也看不真切。

周王朱恭枵倒是有些不怒自威的氣勢,但李孟久居上位,自然也不遜色,雙方都是很矜持和嚴肅,周王開口詢問了些李孟的家境和最近的境況,李孟也都是謙恭有禮的照實回答,原本以為對方會因為自己的卑賤出身嫌棄,不過李孟卻能感覺出來周王的滿意。

“我朱家血裔,無論天性如何,自出世就被侷限在這方寸之地中,要是出去看看,那真是天大的福氣!”

這番話沒有挑明瞭說,但話中的意思,兩人卻都聽得明白,李孟只是雙手舉杯,又是敬了對方一杯酒。

雙方閒話家常,周王也算是見慣了起起落落,但對李孟這從微末中十年不到已經是一方的總鎮大將,感覺到驚訝無比。

李孟也是驚訝無比,周王對河南的大災居然沒有什麼概念,朱恭枵每日看著開封城內繁華熱鬧,還以為開封城外也是如此,縱有些天災,也不是什麼大事,所謂的慘象不過是文人士子的渲染啊罷了。

聽到這個,李孟也有些無話可說,周王圈在開封之中,崇禎圈在紫禁城之中,一個不知河南事,另一個不知天下事,這大明能有今日的局面,倒也不冤。

不過他一個無權無勢,被圈在城中的藩王,被河南的地方官員看的死死,就算是想要做什麼也不可能,說也不必說了。

但這私宴越吃越不自在,先是一名略顯病容的年輕人和自己相見,說是周王世子,看著病怏怏的模樣,和活力無限的木雲瑤還真是差距不小,周王的孫子今年十歲,很可愛的小孩也是被人領出來和李孟見面。

對這些人李孟也是強作溫和,客客氣氣的問候寒暄,更讓他受不了的是,那珠簾和輕紗的後面,有許多人在那裡盯著他看,大概是誰他估計也能猜到,想必是這周王府的女眷,那周王還能在城頭用千里鏡看看城下的李孟,木雲瑤的母親,也就是周王妃要看這位“女婿”,就只能是透過這個方式了。

木雲瑤今生今世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和父母相見,為了這個跟隨自己的女孩,有些不舒服也要忍耐下來。

為了讓自己的形象更好些,李孟挺直了些身軀,說話也漸漸的高聲……

等到宴會結束,走出王府之後,李孟發現自己的後背全是汗水,已經是溼透了,小小的一場宴會,居然比領兵作戰還要緊張。

要想回自己居住的宅邸,自然不能穿著這身雜貨店夥計的衣服回去,不過也是做了妥帖的安排,等走出王府這片區域的時候,李孟已和身邊的幾名親衛,已經是換上了一身某酒樓店小二的服飾。

手上都是拎著食盒,慢慢悠悠的轉回了居住的地方,快走到住處的時候,也有幾名差役上前詢問,李孟倒是沒吭聲,不過護衛他的衛士,卻說的一口河南話,那食盒裡面確實是放著精緻的酒菜。

那幾名差役也就不再理會了,開封城的市面看著和城外完全是兩個世界,城外有如地獄,城內卻依舊是笙歌燕舞,太平異常。

不過街道邊上的餓殍和乞丐也是隨處可見,官差衙役也都是懶得理會,別看李孟住處這裡是巡撫的官署,可在外面的街道上依舊是有三三兩兩的乞丐靠在牆邊,看起來晚上也就是露宿街頭,此時雖然是四月,可天氣還很冷,真是不知道這些人怎麼熬過去。

天色已經是完全黑了下來,李孟這幫人也是裝模作樣的打個燈籠,據說這就是這家酒樓的特色。

這燈籠上寫著“迎風樓”三個大字,在夜間配上這大燈籠,實在很顯眼,真有不錯的廣告效應。

燈籠頗為的明亮,即便是李孟低著頭,可面目也被這燈籠的光芒映照的很清楚,當然,沒有必要擔心誰會認出來,就算是周圍有密探和衙役,也只能是在李孟穿著總兵衣甲的時候才知道他是山東總兵。

這樣的便裝,無論如何也不會認出來,何況李孟還是低著頭走在中央,周圍六名同樣是裝作送菜的夥計,把他環繞在中間。

就在巡撫官署和李孟住處外面的那條街道上,也有兩三個乞丐在那裡倒著,按理說這麼晚了,乞丐不管是吃飽還是餓著都要睡了,不過卻有一名衣衫襤褸的乞丐在那裡東張西望,顯得非常的特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