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漢城城下 以攻為守(2 / 3)

小說:順明雞蛋 作者:特別白

攝政王多爾袞聽完寧完我和范文程聲淚俱下的勸諫後,第二天就和幾個旗的親王商量,得出來的結論,一邊是派漢官去安撫,一邊則是讓英親王阿濟格和貝勒勒克德渾去往遼陽一帶鎮守。

這兩位大佬可以隨時動員軍隊去往遼南和遼東鎮壓,到了現在,有些事情就要撕破臉來做了。

朝鮮的地形是西平東山,靠著黃海的區域都是平原或者是淺灘,而東邊則都是山區,從義州(此處義州不是義州衛,義州在今丹東一帶,而義州衛則是靠著蒙古草原)進入朝鮮,可以沿著平地一路向南。

不過這平地陸路有個最狹窄的地方,就是開城,開城儘管在朝鮮也是小地方,朝鮮國卻單獨在這裡設定了一個府。就連駐紮在朝鮮的韃虜兵馬也在開城放置了百餘名兵馬,這邊是朝鮮南北的咽喉所在。

膠州營登陸之後,也在開城佈置了千餘兵馬,並且在這裡殲滅了前來換防的幾百名女真韃虜。

趁著開春化凍,朝鮮駐屯軍驅趕本地百姓在開城以北挖掘了大量的壕溝,設定了許多阻礙行動的道路。

等到豫郡王多鐸率領的大軍來到這邊的時候,發現就連唯一那條還算完好的道路,都是被破壞掉了,這麼多的輜重灌備,想要行動,必須要有相對完備的道路,這樣又是延遲了這韃虜兵馬的行進時間。

等到修復完畢,前進到開城,準備開始攻城大戰的時候,卻發現開城已經是人去城空,空無一人。

這可是讓多鐸驚訝異常,只要是一名合格的軍事將領都會知道,想要守漢城就必須要守開城,一過開城這片地域,漢城以北幾乎是一馬平川,完全沒有任何的險地可以憑依防衛,只能是被動的據守城池。

接下來的路程就比較順利了,直接就是到達了漢城之外,在距離漢城十里的地方紮營,多鐸和鰲拜帶著人去往漢城邊上觀察城防。

當日間皇太極徵朝鮮的時候,鰲拜是跟著過來打的,可看到如今的漢城城防之後,直接就是張大了嘴巴,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現在的漢城周圍完全和從前不同了,甚至是兩個樣子,那城牆倒是原來的城牆,可城防的工事,足足的向外擴充了兩裡的範圍,到處都是胸牆,壕溝,拒馬,在城牆周圍差不多有一層兩人高的土圍,也不知道這樣的工程量會有多大。

即便是鰲拜號稱是滿州第一悍勇,可面對這樣的城防工事也是覺得頭皮發麻,甚至連他的胯下馬匹都能感覺到主人的焦躁不安,馬匹也是不停的打著響鼻,本來多鐸和鰲拜心中的難題不過是這漢城的城牆高厚,想要攻擊是個麻煩。

可如今滿眼全是外面的工事和土圍,想要把這個填平和推倒就要花費許多的功夫,更不要說城內至今還沒有見到真面目的所謂山東兵馬。

儘管豫郡王多鐸年紀很輕,可也是有決斷的人物,要不然在阿巴泰始終是個多羅貝勒的爵位下,他都已經是親王,儘管後來被降爵。

但如今多鐸和鰲拜對視一眼,卻都是從眼神中看出了對方的為難,這樣的城要攻,恐怕會折損不少的兵馬。可如今八旗離心,各個旗中的兵丁奴才那都是各旗的財產,折損多了,誰也不會願意。

“豫郡王,您是此次的主將,您來拿這個主意,末將聽令就是!”

猶豫了下,鰲拜先是開口,儘管鰲拜的年紀比起多鐸還大,平時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可這次卻把責任完全的推卸了過去,多鐸皺皺眉頭,他自然明白這鰲拜的用意。

末將聽令歸聽令,可做不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反正回到盛京,有什麼責任罪過,可都是主將一力承擔。

豫郡王多鐸沒有回答鰲拜的這個問題,反倒是回身問身後的一名佐領:

“阿爾拉,各隊的兵馬都排除去了沒有,上午就應該有回報了吧,結果如何?”

“回主子的話,這漢城周圍百里內,已經是沒有人煙,在仁川那邊的人也都是逃的不見,想要抓丁還要再走遠一些。”

去往百里之外抓丁,這耗費的人工和精神可就大了,而且目前後續的兵馬還沒有聚齊,一萬多兵圍攻漢城這樣的大城,而且城內還有這麼多兵丁,實在是不能再分兵了。

聽到身後那名佐領的彙報,多鐸琢磨了一下,沉聲的開口下令道:

“靠著籤軍攻城,但是這前面的工事就過不去,我看城內的這些奴才是想要死守,明日間咱們只在這北面架炮轟打,試著從這一面衝進去!”

事情到了現在,也只能是如此,鰲拜勇猛有餘,這用兵排程卻差了幾分,也只能是如此了,當下點點頭,再也沒有說話。

當天晚上,駐紮在定遼左衛鳳凰城的一支漢軍來和多鐸率領的軍隊匯合,這支漢軍是尚可喜的部下,好處是帶著五門大炮,而今這樣的局面,這等遠端攻擊的火器也是越多越好。

第二天清早起火做飯,大軍朝著漢城城下開始移動,這次圍城的情況倒是和草原上土默特部紮營的情況差不多。

漢城四周的都是這種層層疊疊的工事,那個土圍子把整個的漢城城牆包裹一圈,每個方向上所見到的工事都是一樣的。

想要攻城,自然要選擇距離大本營最近,有後路可以退守,並且行軍方便的北面,這一點多鐸會選擇這邊,城中的守軍也知道城外會如此。

一萬五千大軍浩浩蕩蕩的開拔,來到之後,就有兩千餘輕騎自動的離開大隊,去往城池的周圍機動偵察,這也是避免對方從其餘的城門出來,造成突然的驚擾。

紅衣大炮差不多有兩裡的射程,不過要想讓火炮達到最佳的威力,還是要儘量的靠近城牆發射,五百步或者是更近一些,這就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了,在城下觀察,漢城的城頭上也有大炮,看著口徑什麼的也是很巨大,不過城頭的城防炮很難移動角度,只要在另外的方向佈置就可以。

尚可喜手下的這名都司看了這工事之後,鄭重的和多鐸還有鰲拜建議道:

“漢城的這種防禦,即便是就近轟開了城牆,依靠外圍的這些工事阻隔,裡面的賊人也可以用最快的時間把城牆的缺口修補起來,到時候朝著裡面突進,肯定還會遭遇打擊,得不償失。”

儘管鰲拜等人對這些漢軍的將領很是瞧不起,可此時卻不是瞧不起的時候,也是問訊這個都司的意見,那都司得了這等的尊重,頗為的興奮,開口說道:

“咱們這次的將軍炮和大將軍炮差不多有三十門,小人覺得只要是擺開炮陣,從外圍一點點的推進去,總有到他們城牆下的時候。”

這是穩妥萬全的意見,少兵圍大城,也就只能如此了。

牛在前面拉扯著,後面是朝鮮的民夫丁壯在那裡吆喝推搡,大軍則是跟著火炮緩緩的向前行動。

距離漢城那邊還有三里左右的時候,軍隊還沒有進入列陣的狀態,突然間看見土圍這邊正對著的那扇門開啟了,這時候,滿清的兵馬才明白那扇門的配置,土圍朝這個方向的門是那種類似反向的吊橋翻門。

裡面的人扯動繩索,這大門就會翻起,但是這個門到底是開啟與否,外面的人卻無法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