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九章 步步連環 後繼有人(2 / 3)

小說:順明塑業 作者:特別白

海州城池能守好,可海州知州和鹽運使絲毫沒有什麼高興的意思,海州一個城池守好有個鳥用,外面的鹽場鹽田,運鹽河邊上的鹽倉船隻才是真正的大頭,這些要是毀了,恐怕下半年的淮鹽的出貨又要受到影響。

眼下湖廣的西邊已經開始用川鹽了,堵了上百年,卻在這段時間出了問題,要是這次在被破壞,恐怕連南直隸都要吃外省的鹽貨了。

但不管鹽商和官府們如何的勸說,張江就是巍然不動,說的也是大義凜然“本將是總兵李大人委派,歸山東顏巡撫統領,不聽他處的命令”,硬生生的把這些人都給堵了回去。

現在的鹽商們真是彷徨無計,特別是看到兩淮鹽業的魁首,揚州方家都是張羅著用自家的私兵家將還有募集莊丁去守衛鹽場鹽田,他們都是更加的慌張。

鹽商們目前做的方法有兩種,一邊是抓緊派人在南京城內活動,讓那些高官大將催促在盱眙的兵馬儘快轉往淮北,這幾次的調整目的,帶兵的將領都是表示不能再跑,士兵這名來回奔波,很容易就會跑垮了,陝西和湖廣剿賊的時候,各處的兵馬都有這樣的難處,跟不上掉隊,反倒是成了匪賊。

這些掉隊潰散的軍兵到了民間,恐怕是比流寇更大的禍害,倉促間動不得,第二個方法就是去招募馬賊來打擊這些流寇。

招募馬賊來打擊流寇,這理由說起來實在是有些可笑,不過當年的鹽商陳武也是這麼幹過,但這也不是個應景的方法,畢竟是遠水不解近渴。

沭陽城被大股流寇圍攻,不過沭陽城守軍民壯登城固守,這些流寇們沒有攻堅的能力,也只是在城下鼓譟了幾天而已。

在河南瀕臨餓死的流民們,來到淮北之後,被人引導著連續打破了大莊園和一些鄉間的砦堡,找到了大批的存糧和用度物品,這邊雖然也是拼命打仗,可比起河南來卻能吃飽肚子。

在開封城下的俘虜營中,有些“鄉親”和“熱心人”鼓譟所謂淮北富庶,只要是來到這邊,最起碼也能吃飽飯。

對於這些飢餓赤貧的流民們,吃飽肚子這就是無上的幸福,就值得為這個目標押上性命去拼死作戰。

圍攻沭陽沒有成功,甚至有不少在鳳陽府跟從大隊的南直隸流民自己走掉,但剩下的還有差不多兩萬多人,人人都被鼓譟的心中火熱,海州城是天下間最富的城池,只要是開了這個城池,大家都可以溫飽無憂。

面對這樣的局面,鹽商們確實是急眼了,方家長子方應忠召集鹽商同業密議了一天之後,信使駕乘快馬從揚州出發,朝著海州而去。

離開沭陽城前往海州的流寇們,沿著官道行進,自從河南歸德府進入南直隸之後,這些流寇們就一直沒有遇到什麼阻礙,但這次卻遇到了大麻煩,離開沭陽城七十里左右,遇見了列陣等待的膠州營淮北軍。

這次的膠州營淮北軍由守備張江親自帶隊,火器和火炮都是帶了出來,只留下一千人留守。

開封城下的時候,流寇們還有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的菜鳥,這一路行來,很多人都老練了許多,最起碼見血不害怕,也敢舉起刀劍殺人了。

但這樣的進步,面對膠州營的正規軍遠遠不夠,儘管他們面對的是新兵為主的部隊,更加要命的是,以往一直是衝在前面作為骨幹的馬賊們,這次卻先逃了。

馬賊一逃,流寇們整個的隊伍就潰散了,等到膠州營的部隊衝到跟前的時候,看似威風赫赫的幾萬流寇,立刻是完全的崩潰掉。

勝利的訊息傳開,南直隸江北一帶都是鬆了一口氣,都對膠州營淮北軍有了重新的判斷,這山東兵馬果然是能戰,讓河南和南直隸兵馬頭疼了這麼長時間的幾萬流寇,淮北軍四千人居然一戰而勝。

也有傳聞說,揚州的鹽業公會給張江許了二十萬兩銀子,此次作戰所有軍資花費全包的許諾,這麼大的好處,才讓張江同意率軍出戰,打贏了這次,看起來這銀子花的還算是值得。

不過,南直隸江北一帶放鬆的早了,被擊潰的流寇並不是被全部殲滅,而是分成了大大小小的隊伍,完全的分散在淮安府各處,攻擊村寨,騷擾鹽場鹽田,現在因為化整為零,這些流民小隊也是靈活機動,開始不過是淮安府地方上恐慌,但現在是淮安府地方上徹底糜爛了。

短短半個月時間之內,就有五家鹽場被焚燒,甚至還有一家鹽商在鄉間的莊園被打破,死傷慘重。

現下盱眙一帶集結的官兵總算是可以來到淮安府鎮壓民亂了,可他們這些兵馬根本無法顧及淮安府這麼大的地方,只能是固守幾個城池。

流民們分散之後對城池根本沒有什麼威脅了,但鹽商們在淮安府並不是靠著城池來賺錢生金,鹽場和鹽田全在城池之外。

經過那一次的擊潰之後,淮北軍守備張江再也不願意隨意的出擊,說是而今淮北地面不寧,本將保護海州城一方平安才是職責所在,要是再隨意出擊,恐怕我家大帥不會饒過我云云,這理由說的冠冕堂皇,鹽商們也是無可奈何。

而且這次讓他們感覺到奇怪的是,上次是花了重金才讓張江出戰,但現在價錢不管開到多高,張江絲毫不動心,反倒是有翻臉的跡象。

這時候,唯一讓人讚歎運氣好的,還要說方家,要不說方家幾百年下來做到這麼大的規模,方家的鹽場大都是在海州城附近,這邊有膠州營淮北軍的大軍護衛,賊兵流寇也不敢過來騷擾。

因為生產什麼的一直很平穩,揚州的鹽商各有鹽場鹽田,產能都是很大,每年為了不產生壓價競爭之類的事情,事先都有商議協定,劃分份額,現下許多鹽場鹽田因為地方上混亂,連一粒鹽都運不出來。

方家和同樣在海州和贛榆附近有鹽場鹽田的鹽商們,在這次混亂中沒有吃虧,反倒是佔了不少的便宜,原本劃定的份額既然那幾家無法生產出來鹽貨,自然也就是作廢。

因為這次混亂,受益者不光是兩淮的某些鹽商,眼下濟寧州的鹽運碼頭上也是紅紅火火,大批的山東各地鹽場出產的鹽貨從水路彙集到濟寧州這邊來,然後透過漕運運往各處銷售。

揚州鹽商是天下富豪之中最頂尖的那一類人,可大家大戶,收入雖然巨大,支出卻也是不小。

現在鹽貨的生意受到影響,那些直接被牽扯的鹽商們處境一下子就艱難起來,去年底和今年初,海賊騷擾鹽場,經濟狀況已經是受到了不小的損害,加上公攤的那筆“保護費”,本來還指望靠著今年的正常生產把缺口和漏洞補回來,但突然間又是出了這麼個事情,許多家都是撐不住了。

實際上這些鹽商富豪家中也是有個資金鍊的問題,一旦收入和支出不平衡,就有崩潰覆滅的危險,現在這危險來了。

揚州城內在七月,茶館閒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屋漏偏逢連陰雨”,越是那些規模偏小的鹽商,在這次的流寇之亂裡面受害最大,某某家已經是遣散不少下人和使女,某某家把收藏的古玩字畫發賣等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