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皇帝的兄長,竟然投敵

小說:唐末大軍閥 貓膩 作者:雲霄野

魏朝大軍先攻克建州,而後佔取閩國國都長樂府。南面雖然仍有泉州、漳州、汀州三處州府尚未拿下,可是早一時、晚一時,也必然會被中原王朝兼併。

其中鎮守汀州的閩國宗室子王繼業仍打算據城頑抗,可是麾下將兵卻不願白白送死...遂密謀合計,趁夜襲殺了王繼業。待魏朝軍旅殺至汀州治所,就見城門敞開,上面也豎起了降旗,一眾官吏列隊恭迎,就此歸順於中原王朝;

至於泉州刺史的王延武,同樣是王審知的親生骨肉,按史載軌跡,由於他與王繼鵬在位期間重新的妖巫有怨,遂被誣陷稱鬼神知其有異心,遂連同子嗣一併被王繼鵬冤殺...可如今的王延武情知王家閩國社稷,註定難以再延續下去,遂大哭一場之後,便與其子嗣開城表態,願意降從於魏朝。

也正因為王延武認清了現實,不打算再負隅頑抗下去,他的命途軌跡也出現了變化,一家老小也不會被親侄兒王繼鵬冤殺...雖然朱文進、連重遇殺盡長樂府閩國宗室子嗣,可是有王延武這一脈延續下來,曾經勤政愛民的王審知,也不至於落得個斷子絕孫的下場;

而按正史軌跡,閩國覆亡之時,趁機佔據泉、漳二州,自領軍府事,擁兵自重,斡旋於宋朝、南唐之間的一方軍閥留從效現在二十出頭的年紀,眼下只不過是一介州府衙兵...自然也不具備趁亂割據一方的名望與實力,所以魏朝輕取漳州,將閩國全境納入版圖當中。

當閩國覆亡的訊息傳至汴京,朝堂上下喜悅相慶。畢竟除了幾大都護府主要施行羈縻統治的區域,魏朝兼併自前朝唐末亂世以來,相繼稱王稱帝,而自立建國的所有割據政權,這也可稱得上一統天下,而標示著中原正朔王朝的國格實至名歸。

不過按李天衢的想法,還有白山黑水、蒙古草原、青藏高原、西域新疆...等大片廣袤的土地,當然也都是中華不可分割的領土。就算自己不能在有生之年,將那些疆土盡數納入中原版圖,可是好歹也要為後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就眼下而言,要拿下契丹國掌控的全境疆土,對於李天衢而言也仍是頭等大事。

至於閩國覆亡的善後事宜...守將王仁達開啟城門倒戈,便縱兵殺盡貪官佞臣;而朱文進、連重遇又屠絕長樂府內城的閩國王姓宗室,的確也給魏朝省去了不少麻煩......

王仁達開城有功,理當嘉獎封賞。至於弒殺國主,又對閩國王室子嗣大肆屠戮的朱文進、連重遇二人,李天衢心說這兩人攤上的君主,都不是透過正常流程繼承國主之位,又是一代賽著一代荒淫昏庸...所以這兩人的確也有動手的理由。

若是走史載線朱文進自稱閩主,對閩國王姓宗室子嗣又是格外的狠毒...不過他在位期間放宮女出宮,停止大興土木,還要徵用大批役夫的建築工程...雖說也是出自於拉攏人心的目的,可是朱文進臣服於中原,請求後晉冊封,而且治理國家,走的也是與王家那哥幾個施行的暴政完全相反的路數。

所以朱文進、連重遇雖然揹負弒君的惡名,李天衢心說也未必非要除掉他們二人...這兩個叛將應該趁著閩國覆亡之際撈了不少好處,不過以後若能安分守己,就由著他們領份俸祿各司其責吧...畢竟魏朝方面如果無端誅殺已經降從的將官,也難免要惹世人非議。

而閩國既亡,李天衢遂下旨將其國都長樂府改回福州,吏部還要將福、建、泉、漳、汀五州各級官吏上上下下梳理一遍,調派人手,重新進行任命。然而在此期間,駐守於遼西卻又有急報傳來,稟奏敵國契丹那邊,有個地位尊崇的皇親顯貴,竟然帶領親信家眷一併前來投從魏朝......

“東丹國主兼人皇王耶律倍...攜家帶口,帶領一眾親信,前來投從我魏朝?”

聽到這一訊息的李天衢眉毛一挑,立刻便想到正史中契丹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亡故之後,次子耶律德光有他母后述律平撐腰而繼承帝位,他那長兄耶律倍,的確便棄國去投奔後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便接待國主的禮儀迎接,對他也是格外的厚待。

只不過換作如今這般形勢,漢化程度極深的耶律倍仍要選擇從契丹出走,所能投靠的,也就只有魏朝而已。

本來耶律倍是在後世遼寧省大連地界登船走的海路,而在岸邊立了一塊木牌,上刻《海上詩》一有言“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一抒悲怨之情...不過魏朝已然佔據遼西諸地,耶律倍自東丹國攜家帶口的前來投奔,走6路倒也更為便利。

當初的身份只列在天皇帝耶律阿保機、地皇后述律平之下,而貴為契丹國第三號重要人物的人皇王耶律倍竟會選擇投奔中原,倒也頗有四夷來朝的意味...然而李天衢面露冷笑,看來也不會因為耶律倍背離契丹、投奔敵國而重用他。

不過契丹正值風雨飄搖之時,本來貴為契丹皇長子...皇帝耶律德光的兄長耶律倍竟然會投敵請求魏朝收容安置,這也勢必更會導致民心震恐、軍心動盪。

李天衢繼續設想下去,耶律阿保機要改變契丹的部落聯盟制,而建立起一個帝國,在當時便受到各支部族領的強烈抵制...本來聯盟可汗由諸部夷離堇輪流做,每隔三年另選,憑什麼就只能由你迭剌部耶律氏終身世襲,而學中原漢人那套帝王家天下的體制?仟仟尛哾

就連耶律阿保機那些兄弟也十分不滿,遂相互攛掇起來動“諸弟之亂”...由於其他七個部落的強烈反對,而不惜動用武力脅迫,耶律阿保機面對強大的壓力,也的確假意退位妥協過。

然而他採納妻室述律平的提議,決定快刀斬亂麻,設下鴻門宴將各部落的領全部殺死...做法簡單粗暴,也難免更會激起其它部落的仇恨,所以也有契丹騎眾投效後唐,被收編組建成銀鞍契丹直,而站到了耶律氏的對立面上。

而後反對耶律阿保機稱帝的聲音越來越小,是因為他的確有能力帶領契丹翻身做主,開疆拓土,成為雄霸塞外的帝國...契丹族民收穫的實惠利益越來越多,那麼也就不會排斥由迭剌部耶律氏世襲傳承帝位。

可是眼下契丹只傳了一代,先主耶律阿保機含恨身死,新主耶律德光在山河破碎之時繼承帝位...與魏朝進行的國戰全盤潰敗,喪失了大量領土,先前各支臣服的部族分崩離析,契丹不再處於強勢的一方,面對中原王朝的全面壓制,也必然會有迭剌部耶律氏以外的契丹部族再想起當初的舊怨,而去動搖耶律德光的統治地位......

所以耶律倍投奔中原王朝,也正可以這場事件大舉造勢,以儘可能加劇契丹慌亂的情緒...李天衢心中思量,雖說那耶律倍只是為勢所迫,便從契丹出走投敵,這廝也不是真心實意地歸順我朝....但是他既然已經來了,也還會有其它的利用價值......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