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該殺的必殺,但我不會濫殺無辜

小說:唐末大軍閥下載 作者:雲霄野

聽劉仁贍鬆口說眾人可以自行離去,壓在周圍傷兵敗卒心頭上的大石頭這才算落了地...有人朝著劉仁贍躬身施禮,便開始三三兩兩,相互攙扶著起身離去,這撥吳軍殘部遂也就地解散,所有士兵不願再與魏朝精銳之師廝殺,只想著接下來還要如何各安生計。

什麼魏朝吳國, 我們只是想養家餬口,讓自己的家小盡可能生活得安樂,既然楊氏宗室、徐家父子守不住這江山社稷,父老鄉親幾乎也都成了魏朝治下的百姓...那咱們如若還要拼命,也未免忒不值當了!

“我等散去,可是少將軍又作何打算?您雖然年紀尚輕, 可是有勇有謀,明斷能理,我們弟兄也都看在眼裡...如若少將軍去歸從, 魏朝量才器使,想必也會得受委以重用......”

殘兵已經散去大半,那個稟報聲息的小校望向怔然出神的劉仁贍,又不由的勸說道。然而劉仁贍卻搖了搖頭,並無力的揮了揮手,仍是示意眾人只顧自行離去,也不必再理會他...那小校見狀長長的嘆了口氣,也恭恭敬敬的朝著劉仁贍施了一禮,便拖著疲憊的身子緩緩地向山林外行去。

直到劉仁贍孤身一人獨處時,天地間一片寂靜,只有山風掠過樹林出沙沙的響動聲...彷彿整個世界只剩下他一個人,縱然砥礪前行,卻也根本無力改變任何事。

自己的父親劉金,既然是追隨先主楊行密打下吳國江山社稷的“三十六英雄”之一,劉仁贍心想自己子承父業, 也是受了吳國的福廕,理當效死報國, 如果就此向魏朝投降, 於情於理,也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

可是劉仁贍轉念一想,自己的兄長劉仁規迎娶了先主楊行密之女,眼下恐怕也已被魏軍控制...楊氏宗族子弟被押解趕赴汴京,吳國絕大多數臣子恐怕也都已認命,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甘願接受魏朝的重新任命。劉仁贍勢單力薄,也感到如果繼續頑抗下去,也不過是逆大勢而為罷了......

所以歸降於魏朝,則有負忠義;但吳國覆亡,也是勢不可違...劉仁贍舉棋不定、進退維谷,一時間心中茫然,也不知自己又當何去何從。

其實劉仁贍也很清楚,即便魏朝不曾大舉南征,吳國由徐溫、徐知誥那對義父子把持朝政,楊氏國主也都不過是被他們掌控的傀儡罷了...內憂外患,吳國到底還是難免改變覆亡的命運,自己也不過是因職責所在,奉令抗拒外辱...可現在想來, 劉仁贍心中浮現出來的只有一個感覺, 便是那種不知何去何從的迷茫。

悵然坐了良久,劉仁贍緩緩的站起身來,便形單影隻的朝著樹林深處行去。沒有人知道他將會去哪裡,就連劉仁贍自己不清楚又該投往何處......

※※※※※※※※※※※※※※※

“啟稟陛下,吳國宗室子當中,楊蒙拒不肯降,而為我軍所殺;還有楊潯於押解途中染了急症暴斃,王景仁王都招討奏請將他們的屍骸送至楊氏興陵安葬;至於楊溥、楊澈,連同吳國孝武王楊行密,景王楊渥,以及尚未追諡的楊隆演家眷也都已押解至汴京。

徐知誥於突圍途中伏誅,其嫡系黨羽王輿、崔太初、姚景死於亂軍當中,還有王令謀、周宗、馬仁裕等人為我軍生擒,以聽候陛下落。”

汴京內朝,李天衢聽內侍稟說軍情,想到徐知誥這個南唐開國皇帝到底無法按其原本的軌跡那般,建立十國當中疆域最大,傳三世歷一帝二主,延續國祚三十八年的那一方割據政權,心中或多或少也難免有些感慨。

然而李天衢又聽到周宗這個名頭時,眉毛也不住的一挑,心想這不是南唐大周后、小周後的老爹麼...不過現在距離他大女兒周娥皇誕生尚還有些年頭。雖說周本那兩個女兒,尤其是小周後應該算是五代時期名氣最大的絕代佳人,可是現在甚至都還沒到孃胎裡...當然也不可能會有什麼非分之想。

而周宗其人本是牙吏出身,於南唐建國擢升內樞使同平章事,進遷侍中,也極受徐知誥重用。直到南唐中主繼位,周宗以開國元老的身份也極受尊崇,然而他倒也沒有什麼仗權恃寵便橫行妄為的劣跡...李天衢心說那麼由我的子孫輩娶大周后、小周後入宮,讓周本轉做魏朝的國丈,倒也未嘗不可。

總之還是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也算不上什麼利在千秋的大事,就算周本夫妻會按照原本的軌跡,生下大、小周後,那至少也要等到十幾二十年後,估計她們才會到婚配之齡,那麼現在我操那份心幹嘛?

李天衢收了心思,躊躇片刻,又念道

“徐知誥的遺孀宋金福,因徐景通、徐景遷須要照養,故而不便出家為尼。但也乞請我朝許她長伴青燈古佛,帶修行,並養育徐知誥那兩個幼子長大...罷了,徐知誥既已伏誅,朕又是何等樣人,又豈會為難他孤兒寡母?傳詔內府撥些財帛,擇選處安身之所,也須派遣胥吏定期查訪,在徐景通、徐景遷長大成人之前,保她母子衣食無憂便是。”

若是再年輕個二十歲,李天衢心說自己也會動佔有徐知誥遺孀宋金福的歪心思...可現在早就過了龍精虎猛的歲數,那方面的事雖然還絕對還沒到有心無力的時候,但也不像小年輕那般某些慾望總會十分旺盛...何況當年自己尚還是一方割據軍閥,有些事就算做了倒也無妨,可是如今身為中原正朔皇朝的帝君,也就更要注意影響了......

再者說,徐知誥的長子徐景通雖然尚還年幼,但也到了記事的歲數。如果把宋金福納入宮中,徐景通子憑母貴,長大後也會有更多的機會掌握權力,如果他仍銘記殺父之仇,那麼也將會是一個隱患...若是霸佔其母,再對個四五歲大的孩童下毒手?李天衢心說那種畜生事我還幹不出來。

可是如果徐景通只會是一介平民百姓,李天衢也不認為他以後會對魏朝構成任何威脅。雖然徐景通這個正史中的南唐中主在位期間連滅楚、閩,也是三代國主當中對外侵略性最強的一個...但是他的成就也完全源於其父拿下的江山社稷。

甚至徐知誥(李昪)在世之時,都認為他這個長子沒有能力做皇帝,嗣君的人選都是一換再換...徐景通身為長子,卻被自己的老子接連忽略。只是徐知誥晚年因痴迷煉丹而胡亂服藥暴斃,繼位國君的人選卻沒有敲定,才由徐景通這個長子按排序做了南唐皇帝。

所以如今成長的環境完全不同,徐景通不會再含著金湯匙長大成人,那麼他與尋常平頭百姓無異,即便長大後有鬧事的打算,也沒有能力掀起什麼風浪。

至於那尚還只一歲大的徐知誥次子徐景遷,雖說自小聰穎,讀書過目不忘,且長大後姿儀俊美、風度和雅,本來還是他父親欽定的嗣君人選...不過按徐景遷原本的命途陽壽只活到了十九歲,偶爾進行查訪便是,就由著她們娘仨過安生日子罷了。

畢竟按李天衢想來,如果有必要心狠手辣,那麼也務必要殺伐果斷...可是當殺必殺,也不必枉造殺業,權衡宋福金、徐景通、徐景遷孤兒寡母並不會成為魏朝的隱患,也根本沒有斬草除根的必要。尋思一番之後,李天衢又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喃喃唸叨,而在旁俯恭身的內侍也根本聽不清他的言語

“徐知誥,我必須殺你,是因為我認為似你這等人,挾君篡位,也堪稱一代雄主,必然不肯屈居人下...但是你的妻兒本來就罪不至死,保他們生計無憂,也算是我對你這個本來的南唐開國皇帝聊表寸心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