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古墓的真相(1 / 2)

我沒來得及多想,葉蜧已經朝著棺槨走了過去。

棺床的邊上有塊石碑,我猜想應該是墓誌銘。

我走了過去,朝著石碑吹了一口氣,灰塵漫天。

手電筒往石碑上照過去,都是凹刻的小篆,凹槽裡積滿了灰塵,但我仔細辨認了一下,還是認出了上面的字。

天父天王太平天國,義兄義王義薄雲天。

清妖無道,禍亂蒼生,天王慈悲,心懷天下,揭竿而起,天下影從……

一見到這兩段話,已經有眉目了。

這棺中之人絕對是太平天國時期的某位重要人物。

我接著往下看,有些字沒看清楚,我伸出手去擦了擦灰塵。

這墓主人的身份也便清楚了,此人叫林俊。

墓誌銘上還有此人的生平。

咸豐三年四月,紅錢會領林俊率數千人在永春金峰山起義,先後攻克閩省內七縣市,圍攻延平、興化、泉城三府城及南安、惠安二縣。同年,清廷令福建巡撫王懿德、御史陳慶鏞辦理“團練”,鎮壓起義。

咸豐四年年初,總兵鍾寶三率官兵數千官兵包圍退守永春福鼎帽頂寨的林俊紅錢軍。

三月八日夜,寨內糧草被安溪練總李維霖收買的內奸焚燬,林俊被迫放棄帽頂寨退守南安爐內一帶。

咸豐五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林俊為閩王,紅錢軍成為太平軍的一個組成部分。

咸豐五年六月初八,紅錢會林俊部潘宗達攻下尤溪縣城,殺死知縣金琳。

咸豐七年四月,林俊、潘榜、潘宗達義軍圍攻南安縣城及泉州城,未克而退。隨後,林俊揮師北上,欲與入閩的太平軍會師。七月二十一,林俊在順昌縣仁壽鄉仁壽橋被地方團練開槍擊中,落水身亡。

這便是林俊的生平。

然後裡面講述了林俊的一些生平,以及這個鹽礦的由來。

林俊出生於武術世家,家傳‘青春白鶴拳’,也便是現在的詠春拳。

後進入泉城南少林寺習武,起義時的班底,有很大一部分是南少林寺的武僧。

南少林寺也因此被查封。

帶著數千起義軍,軍餉是一大問題,正巧軍中有一教派,名曰‘骨教’,骨教中有一人擔任林俊軍師,名曰白骨道人。

此人跟林俊說他在遊歷泉山之時,現泉山的深山內有鹽礦,起義軍可挖鹽礦,販鹽以充軍餉。

起義都幹了,為何不敢販鹽?

林俊立馬帶著起義軍挖鹽礦販鹽,當時的鹽可是硬通貨,都掌握在官府手裡,只要掌握了鹽,也就相當於掌握了經濟來源。

有了錢之後,林俊的隊伍越拉越大,攻克了不少的縣市,也得到了洪秀全的重視,封了王。

只是好景不長,當時的科技不達,這些鹽礦沒有經過提純,都是以粗鹽的方式食用和售賣。

可鹽礦挖出來的粗鹽含有很多的雜誌和其他的伴生礦,這鹽當中含有砷和硫等元素,也就是說有毒。

但因為攝入量並不會,不會一下子死人,屬於慢性毒藥。

他這些鹽不僅賣給百姓,還給自己的軍隊吃。

就這樣,自己的軍隊被自己慢性毒殺,損員嚴重,戰鬥力也大降。

最終覆滅了。

而崖洞裡的那些都是起義軍的兄弟,他們基本都是吃了毒鹽毒死的,至於他們身上的刀傷,是因為對抗官府的圍剿而留下的。

而墓室這兩旁的銀錠和珠寶,都是起義軍賣鹽換來的軍餉。

沒想到的是錢沒花完,林俊就死了,起義軍也散了。

但也有一部分心腹將林俊安葬於此,並將所剩的資金全都放在這裡,以期東山再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