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房產大開發

小說:我在古代當縣令 作者:閃電空

萬陵縣一下子湧進來兩萬多人,一下子打亂了萬陵縣本地人正常的生活。

先住房成了大問題,雖然李昌憲讓縣衙先出錢賒給這些難民,允許他們先在萬陵縣四周搭建窩棚,反正山上的樹木多的是。

但是大街上還是川流不息的難民,可以想象得到,在這些難民未來之前,萬陵縣所有人包含來萬陵縣定居的土著人,還有經常下山來的購物的人,滿打滿算不足兩萬人。

現在一下子多半的人,萬陵縣縣衙的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當其衝的是治安問題,這幾天來,小偷小摸,打架鬥毆的事情經常生,忙壞了巡邏的衙役,為此,李昌憲臨時招募了五百多從雞鳴山剿匪下來的兵丁,充實到巡邏的隊伍中去,才制止了各處的慌亂。

這下難民們安生了。可是接下里的一幕讓李昌憲啼笑皆非,有不安分的當地人故意去觸怒一些不知情的難民,讓這些難民怒,進而攻擊路人,然後被當地人反抗,聯合巡邏的人將肇事者擒獲,而且還大言不慚地說本人純屬是正當防衛。

以萬陵縣縣衙的規定,只要你不先動手,那麼罪責就不在於你,先動手的人會遭到勞教,甚至於刑罰。

當然當對方展開攻擊時,你可以正當防衛,只要不對對方造成重大傷害,正當防衛是合法的。

這一下子抓走了不少的難民去勞改,但是也讓這些難民也有了警惕,明白了縣衙這一法令的存在。

以至於當本地人再來挑事時,也絕對再也不會動手,反正把嗓子喊啞了,對方也不敢動手,慢慢地難民們也適應了。

來呀,來一場自我傷害,大家互噴髒話,看誰能堅持住?

相當於內地人漢語的博大精深,各種罵法從出不窮,而本地人只是那麼幾句土著罵,怎麼能是難民們的對手,一個個地都敗退下來。

為此,李昌憲不得不讓縣衙貼出一個文明用語的告示,如果再有辱罵先人等等言語,勞教一天。

這次讓當地人和難民們偃旗息鼓,即使有不對付的人,兩個人也只是互瞪雙眼,看誰的目光能殺死對方。

治安問題沒有問題了,但是萬陵縣四周都是亂搭的窩棚,衣衫襤褸的難民,還有那些活蹦亂跳的小孩子們。

一下子讓萬陵縣重新回到李昌憲未來到萬陵縣的那一刻,看的李昌憲連連皺眉不已。

特別是看到那些嬉戲打鬧,活蹦亂跳的小孩子們,李昌憲更是頭疼,直接讓眾多衙役出動,把這些小孩子都抓到學堂裡去。

就連已經在家已是勞動力的適齡人,只要年齡不過十五歲,無一例外地也被抓走了。

李昌憲的這一舉動直接讓難民們嚇破了膽,有的人都嚇得哭聲一片,萬陵縣縣衙這是要幹什麼?失去了孩子們,他們還怎麼能活下去?

當何嶽等人過來,告知難民們這是要送孩子們去學堂上學,難民才半信半疑地停止了哭鬧,許多人都很疑惑,還有這樣的好事?

說真的,內地來的難民和萬陵縣本地人的教育觀念不同,對於萬陵縣本地人來說,他們送孩子上學只是讓他們識個字就行,最主要的是能習武,關鍵還是學堂還管吃飯。

而內地來的難民就不同了,他們更願意送孩子去學知識,讀書識字才是內地人孩子們的出路,如果以後能學到考取秀才舉人那就更好了。

所以很多人跟著去了萬陵縣學堂,當看到萬陵縣學堂整齊的規劃,學堂先生認真教誨,學堂學生們的學習面貌,他們才放下心來,都一個個地心滿意足地走了。

難民們滿意了,可苦了李昌憲等人,學堂裡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小孩子,原先寬敞的學堂一下子不夠用了。

李昌憲和何嶽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在縣城哪裡劃出幾十畝地來,建造一個新的學堂,準備把學習相對有成的學生都搬到新學堂去,這裡只留下一些新來的和年齡小一點孩子們。

小孩子們都去了學堂,難民也沒有了後顧之憂,都一個個悠閒下來,畢竟萬陵縣太能養活人了,縣衙哪裡有糧食供應,山上不缺野果子和野菜,怎麼吃都餓不死。

但是縣衙也沒有讓他們閒著,分批挑出一些壯勞動力去修路,去建房。

至於剩下來的老人,有縣衙這裡照顧,暫時也是餓不死,有時也能幫助縣衙做些簡單的勞動,也可以換取一些零錢來維持生活。

這時,李昌憲召集萬陵縣所有大戶,就按照以前商議的合作方式對舊縣城進行重建。

以前還打算等大馬路這裡建設完畢後,才開始投入建設的,現在這麼多的難民們到來,一下子讓住房問題成了大問題,都有點火燒眉毛了!

而且還有那些外出剿匪的,以後不知道能帶來多少人,萬一也帶來這麼多的人,還能叫萬陵縣本地人能好好地生活?

建房,必須建,還得抓緊時間去建,不光縣衙這裡焦急,就連萬陵縣大戶們也很焦急,這幾天縣衙裡來了不少的人,就是為了舊縣城改造的事。

李昌憲和萬陵縣大戶們商談的是,舊縣城房屋全部扒掉,統一規劃,建設新的住房。

至於中間的馬路,不再像縣衙裡這裡八馬路寬了,主要幹道六馬路寬,其他道路四馬路寬即可。

馬路兩邊建有店鋪,巷道縱深處建有民房,而是都是水泥路,下水道俱全。

萬陵縣以前是人工難找,為了招人幹活,縣衙和白老頭等人給的工錢也高,現在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的人,要求還不高,只要管飯即可,一下子讓萬陵縣的勞力工資降到了零點。

這下,以前建房修路的本地人都不幹了,沒工資還幹什麼?在萬陵縣縣城隨便生活還能餓死不成?

不過很多人不甘心這樣,就自成立了很多建築小隊,包下了許多難民們不會幹的活,不再讓白老頭和阿德巴兩人在萬陵縣建築界一家獨大。

這些建築小隊有當地土著人合夥的,也有以前從外地逃難來的災民,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張大膽和姜同帶領的同鄉建築隊,一下子竟然聚集了上千人之多。

喜歡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請大家收藏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