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益州分裂(1 / 2)

對於蜀地,上次出征漢中無功而返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當時呂布派出的可都是精銳,更有賈詡隨行,但凡有一絲機會,呂布都要趁著劉焉死的時機打進去,哪怕沒能拿下蜀地全境,至少也要把漢中給拿下。

然而現實卻是雖然小勝一陣,但事實卻是別說攻入蜀地,就算攻入漢中,兵力充足的情況下,也得好幾年,這都是樂觀的看法,用人硬堆進去顯然並不是一個好方法,所以呂布選擇派法正入蜀,伺機挑動蜀中本土士人、東州士之間的矛盾。

要破蜀,強攻顯然不可取,不是打不進去,而是代價太大,耗時耗力,尤其是如今天下多變之時,耗費太多精力和時間在蜀地並不是最優解,所以呂布選擇派法正入蜀地伺機撥亂蜀地之間軍法關係,自己則坐鎮關中以待時變。

而事實也證明,呂布的撤軍並沒有錯,外部壓力一除,隨著法正帶著朝廷的詔書入蜀安撫,蜀中各種矛盾就紛紛冒出來了。

劉璋顯然沒有壓服蜀中豪強的本事,先出現不對的,同時也是法正此番給呂布寫信的根本原因,就是劉璋和張魯的徹底反目。

當初徐榮攻祁山,破祁山大營後就無以為繼,無法勝,只能退兵,本來退了徐榮,於張魯而言,是一場大功,不過劉焉死後,張魯跟劉璋本就不合,如今劉璋做了益州之主,張魯自然不願聽劉璋的,加上此戰退了徐榮,多少有些得志猖狂之感,對劉璋也是更加看不起,這禍根自然也就有了。

至於張魯和劉璋之間為何不合,這事兒還得從張魯他娘開始說起。

張魯是五斗米教任天時張陵之孫,二任天師張衡之子,也是五斗米教的正宗傳人,張衡死後,這五斗米教的主事人並非張魯,而是張魯他娘。

五斗米教中有一術法,叫男女合氣之術,說白了就是床笫之事,男的叫種民,這種修煉之法,在五斗米道中是非常神聖的。

張魯他娘就是藉此為由,邀請劉焉做了種民,共參五斗米道,他日也可共謀長生。

別人信不信不知道,但劉焉肯定信了,所以張魯他娘就常與劉焉同參大道,而張魯能得劉焉信任也是源於這枕邊風。

要知道,當初劉焉讓張魯來漢中的目的,就是攔路搶劫,截殺朝廷來的使節,說是米賊斷道,不得變通,從那時起,朝廷便沒有使節過來了,呂布拿他都沒辦法。

能被派來幹這種事,而且還是將整個漢中這種要地丟交託,可以想象劉焉對張魯有多信任。

不過劉焉信任張魯,但家人對張魯他娘到張魯可就沒那麼好的態度了,本來這事兒用腳趾頭想,也該交給劉家族人來做,如今卻交給一個外人。

劉焉在的時候,沒人敢說什麼,但劉焉死了,這張魯他孃的權勢自然也就沒了,劉璋是劉焉三子,無論從年齡還是倫理上亦或是感情上來說,張魯他娘也不可能跑去再跟劉璋悟道,而且就算想,劉璋估計也接受不了。

事情到了這裡,其實張魯的勢也就盡了,劉璋只要一點點削權,或者將張魯騙回成都抓起來,重新拿住漢中,派宗族子弟前去鎮守漢中就夠了。

但張魯也不是傻子,他在成都這邊的勢盡了,但在漢中卻早已藉著這些年傳播五斗米教而立住了腳跟,加上劉璋跟他之間早就勢同水火,如今劉璋成了益州新主,劉璋一撅腚,張魯就知道對方要放什麼屁,自然不可能去。

幾番推諉之後,終於沉不住氣,直接公然反對劉璋,而劉璋這邊,也沒客氣,直接將張魯在成都的家眷包括他娘一併解決了,也算出了這些年來積攢的惡氣。

不過至此,漢中和蜀地算是徹底分離出去了,法正正是確定了這一點後,立刻派人前來長安將訊息送到呂布這裡,希望朝廷這邊派人勸降張魯,將漢中拿到朝廷手中,而後法正亦在蜀地暗中挑撥、聯合了不少人,如果朝廷收服張魯順利的話,法正那邊會盡快挑唆蜀人反抗劉璋。

兩邊夾擊之下,只要把劍閣、葭萌關等幾處險關拿下,就算劉璋這邊鎮壓下叛亂,或是叛亂成功攻破劉璋,但呂布進軍蜀中最大的障礙卻已經清除了,到時候再入蜀地對呂布來說就簡單多了。

若是將巴蜀拿下,那呂布就有了當年先秦雄霸天下的基本盤,從蜀地可以順江而下直攻荊州,同時南陽這邊也可力,把荊州拿下,這麼一來,呂布就真的和關東諸侯二分天下,人口等綜合實力不再比袁紹差,更重要的是,呂布能佔據主動,因為呂布所轄之地,基本都有險關駐守,他可以隨時打出去,而關東諸侯卻沒有隨時打進來的能力。

手握天子,又有先機在手,天下何愁不定?

這跟呂布此前想的先平關東最後定蜀的策略顯然不同甚至相悖,但確實如法正信中所言,此乃天賜良機,而且從這個思路來看,也不是行不通,最難定的蜀地先定了,那接下來會越打越順。

“今日諸位都在,如何看?”呂布看向自己的四大智囊,笑問道。

賈詡看過書信之後,微笑道“攻蜀不易,但若能成功,朝廷將再無後顧之憂!”

荀攸點點頭“若真如孝直所言,此計可行。”

“主公當斷!”郭嘉看向呂布,這種事,遲一分,便多一分變故,尤其是訊息若至中原,自然有人能夠察覺到蜀地之變,肯定會擔心呂布奪蜀,到那時,若中原諸侯聯手來攻,那就錯過攻蜀的最佳時機了。

李儒捋須道“主公,破蜀不但需戰,而且最好能由主公親臨!”

“哦?”呂布看向李儒“文憂此言何意?”

“關中如今尚算穩定,主公民心所向,一時離開也無礙,然若想一戰定蜀,這如何治蜀還需仔細斟酌,主公最好能夠親自前去探查。”李儒沉聲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