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鎮漢中(1 / 2)

“溫侯,不知天師入朝後,溫侯會如何待他?”眼見呂布跟張魯說的越投機,閻圃終於忍不住向呂布詢問道。

非他無禮,而是張魯顯然已經被呂布帶偏了,一直說的都是五斗米教的事情,呂布也確實有讓五斗米教在關中傳播的意思,但只有這個可不行。

張魯畢竟是他們的主家,再說如果張魯得不到妥善安置,他們這些跟隨張魯的人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這點不管為公為私,都需要爭一爭。

哪怕是虛職,張魯都不能封太低,不然他們沒什麼好結果。

“宰輔,這些事情,溫侯自有定論,何須操心?”張魯不悅的看著閻圃道。

話雖如此,呂布也聽出來了,張魯心中也有自己的一杆秤,他知道自己多半是不會虧待他的,所以張魯不急,倒是手下這些人沒能看出,想到此處,呂布搖了搖頭,既然想聽,那就聽聽吧。

“無妨,這些也該說,以安漢中軍民之心。”呂布看著張魯笑道“來之前,我已請陛下擬好了詔書,印綬也帶來了,只要公祺誠心歸附朝廷,便拜公祺為大司農,公祺以為如何?”

大司農本是掌管國家財富的官職,不過到東漢時,鹽鐵歸了郡縣,權柄衰頹,到呂布這裡時,為了將財、軍、人盡數抓入自己手中,大司農的權柄再度被分。

如今這大司農只管租稅一項。

聽起來好似也挺厲害,畢竟也是管稅收的,不過這裡的租稅只是地租,而朝廷對農業的稅收分為租稅和糧稅,租稅就是百姓租種朝廷的地要繳納一成賦稅,大司農管的是這裡。

但除了這一項之外,還有賦稅,現在也是一成,這個是由其他部門負責,大司農已經管不到,此外屯田的糧也不在大司農掌控之下。

而更重要的是,呂布如今施行的政策是藏富於民,對糧稅收的並不重,也是為百姓能輕鬆一些,尤其是烏孫昆彌被擒,大宛、康居臣服之後,朝廷的稅賦主要來源就是商稅,這裡抽的很重,除了一些減免政策之外,大多數商稅都在一半左右。

當然,只有兩城的糧稅維持朝廷正常運轉還行,但若像現在這樣開戰,糧食肯定不夠,所以每年朝廷會從收到的商稅中,拿出很大一部分來將百姓手中的餘糧買來。

這樣百姓手中有了閒錢,可以去買些喜歡的東西,給自己添置房子、傢俱,朝廷也有了糧,需要的時候,可以賑濟災民,商稅雖眾,但開通西域之後,行商本就是能賺大錢的,莫要遠走,去一趟車師,一匹布到了那邊能三倍五倍賣出去,而且絕對安全,如今到車師國這一段,基本不會再有什麼危險了。

膽子大一些,往大宛走,那就是十倍打底,要是你願意花個幾年時間往貴霜乃至更遠的安息、羅馬走一趟,一匹質地一般的絲綢,到了羅馬那邊,人家願意用等量的黃金來換,羅馬那邊的玻璃製品,在這邊也很吃香,來回走一趟,只要能活著回來,就算交出一半的利潤之後,也足夠一輩子吃穿不愁了。

總之,稅賦的重心從農稅逐漸轉移到商稅之後,大司農的權利也就基本被架空了,而這其中的轉變,朝中百官一開始見呂布主持收商稅的時候還不理解,等幾個政策改變,百姓得了實惠,財政也被直接從大司農那裡轉到呂布手中後,想阻止都沒辦法,朝廷的所有權利也是從那時開始被呂布徹底架空的,而且是名正言順架空。

張魯作為第一個向呂布投降的諸侯,呂布自然不可能虧待,大司農之位雖然權輕,但位重,位列九卿,僅在三公之下,理論上是跟呂布平級的,這個待遇,直接讓閻圃等人無話可說了。

這個位置,已經極高了,三公之位就那麼三個,最多加個太傅,呂布現在都是九卿,你要讓張魯過去直接坐呂布頭上,哪怕只是名義上的顯然也不合適。

“這……溫侯,大司農是否太過,魯德不配位。”張魯連忙起身,有些惶恐道。

“如何不配?”呂布反問道“論出身,公乃留侯之後,大漢幾人可比?論功績,全這漢中百姓免遭戰火荼毒,有何不配?”

好像還真配?

張魯苦笑搖頭,自己其實只要傳教權就可以了,呂布給這麼多,恐怕傳教的事情上會有波折。

而事實上也確實如張魯所想,呂布允許傳教,但教義什麼的,得對朝廷有利才行,允許傳教但不能亂傳,你若引導百姓牴觸朝廷怎麼辦?或者將五斗米教的權利高出朝廷權利之後又該如何?

作為朝廷的實際掌權者,呂布既然已經準備讓五斗米教在關中傳播,那自然要考慮到有可能的後果。

給官給的痛快,又是親近拉攏,為的就是在傳教這件事上有所保留,不過事已至此,呂布沒說過一句要限制教權的話,而且也讓張魯和他麾下文武們都滿意了,這教權的傳播上,以後如果出了問題,呂布可以隨時插手。

“至於其他人,如今伐蜀在即,就請諸位暫入我麾下,做個校尉或是幕僚,待功成之後,論功行賞,諸位以為如何?”安置完張魯之後,呂布又看向其他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