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消失的歷史(1 / 2)

如果不能選擇自己出身的話,大多數人的出身都不會太好,這個世上權貴終究只是少數。

醫匠被稱作匠自然是被視作匠人一級的,不過是人都會怕死,所以在匠人中,醫匠的地位又非常特殊,高明的醫匠是足矣被達官顯貴視作上賓的。

呂古的醫術很好,但他不得不跑路了,原因也簡單,他知道了自己不該知道的事情。

他是華陰這一帶的名醫,不算富貴之家,但比之尋常人家已經強了太多,便是弘農楊氏都視他為上賓。

弘農楊氏有多強?據傳當今天子都自稱弘農楊氏之後,弘農楊氏也沒有否認!

但這跟呂古沒什麼關係,他只是個醫匠,楊家有多繁華,本與他無關,但誰讓他無意間撞到楊家少夫人與晉王有染的事情,只能帶著不滿七歲的兒子呂布連夜跑路。

呂古是華陰名醫,早年夫人難產,生下兒子呂布後便沒了,呂古這些年也曾想過續一房妻子,只是太差的不想要,畢竟也算當地名人了,而好的人家也不願嫁你個克妻還帶兒子的,事情這麼一耽擱,兒子呂布也已經七歲了。

自己這兒子自幼便懂事,很少苦惱,三歲時,已經能夠自己在家裡找吃的,不用自己太過操心,沒事的時候就好翻閱古籍,史書、醫書、雜書都看,反倒是四書五經什麼的很少涉獵。

雖然兒子有些古怪,而且也不怎麼親他,但在呂古看來,這應該就是呂布自幼沒娘疼愛的緣故,心下愧疚之餘,對呂布也更加關照有加。

誰想出了這事兒,呂古也只能忍痛拋棄家業,帶著兒子奔出關中,準備前往山東隱姓埋名,過自己的日子去。

畢竟晉王與楊家少夫人私通的事情太大,他身為名醫,常與達官顯貴接觸,這富貴人家裡面一些腌臢事聽過的見過的也多了,但事情涉及楊家和皇族的,他只能跑,跑的慢了都有滅家之禍。

一開始還擔心兒子吃受不住旅途勞頓,但一路跑下來,一直過了潼關,呂布不但沒有半分叫苦,而且在呂古不識路徑的情況下,還能判斷出正確方向。

這就讓人很驚訝了,呂古自然驚訝兒子的這般本事,詢問從何處學來,呂布的回答永遠只是書中。

那些雜書之中,會教這些東西?

呂古不解,卻也沒再多問,自己這兒子自小聰慧,但似乎少了幾分稚童該有的天真,之前只覺這孩子省心,如今哪怕遇上劫道的都能淡然自若。

甚至上次他親眼看著自己這兒子藉著年紀優勢,一臉懵懂的把劫道的騙去了另一處土匪窩……

旁人或許會覺得這孩子本該就是這樣,但自家兒子,呂古看著長大的,他露出一臉天真無邪的樣子,在呂古這個父親眼中,那是要多彆扭有多彆扭。

兒子是個怪胎,呂古有些怕這個兒子,不過兒子卻是隻對醫術有興趣,不惹到自己,很少去過問旁事,倒也讓呂古放心了一些。

其實呂布也挺難受,總結前幾次模擬人生的經驗來看,不管是什麼出身,這輩子能活著長大那是真不容易。

他這一世出身已算不錯,至少比尋常人家強很多,但從小到大,他遇到過兩次拐賣,換做尋常小孩,恐怕已經沒了。

這輩子的爹除了醫術之外,怎麼看怎麼不靠譜,楊家和那個晉王的事情,明顯是有人做局,站在呂布的角度來看,分明就是自己這便宜父親現了楊家管事之子與那位少夫人私通,被那管事之子和少夫人聯手陷害,而這老爹竟然沒能看出。

不過大多數醫者、匠人都這樣,馬鈞若是世事練達,估計也沒有如今的成就。

只有七歲的呂布就算看破了,也沒辦法破解,在確定自家父親其實沒什麼危險之後,呂布多數時候還是繼續翻看他的竹簡。

他不但對醫書感興趣,更對史書感興趣。

因為他現在這裡的史書記錄中,與自己所知歷史極度相似,甚至可說一致。

從秦皇漢武到十常侍之亂,都有記錄,但自此之後,好似失了什麼一般,都是一片模糊,直到後來中原王朝分崩,五胡亂華而後再到一統。

對大漢來說,這是個黑暗的年代,呂布每每看及此處,都有種恨不能親自回去將胡人殺盡的衝動。

只是這中間究竟生了何事?自己不可能任由胡人壯大才對,史書中董卓進京之後便再無記錄,這中間生了什麼事,是否跟自己所經歷的一樣?

呂布不得而知,只知道最後天下分崩離析,而從時間上來看,距今也就三百多年的時間,距離自己也就百年左右,以他的壽命,不可能活不到那會兒。

而自己在的情況下,能讓中原內部分崩離析,莫非……之後袁紹、曹操這些人還能與自己分庭抗禮,導致國力耗竭?

每每想及此處,呂布心中就有些陰沉,看來諸侯手中,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能力,回去後得加大鞏固自身的力度,辦學,強軍,造物。

總之,五胡亂華這種事情,既然叫自己知道了,那便一定不能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